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严格来说,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概念不是因为法律对土地所有权人的限制而产生的,主要是现代社会人们为了不断开发和利用空间,而使空间使用权具有独立的经济价值,而成为特殊的财产权,其设定将土地资源利用率和公共利益最大化。目前我国《物权法》承认了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但法条较为简单。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客体为土地上下空间,主体为土地所有权人;因其客体的特殊性其设立程序与普通建设用地使用权不同,具体规定与权利冲突的解决也应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2.
我国没有采用土地吸附房屋的一元立法模式,国家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期限性会导致建设用地使用权届满后如何续期等诸多问题。我国《物权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应规定社会公共利益的概念及范围,实行多种出让期,解决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限届满后的续期问题,明确规定续期出让金及计算标准和住宅建设用建筑物的归属及补偿。  相似文献   

3.
土地供应紧张,发展空间不足,是全国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呢?推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不失为最有效的办法.科学修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合理安排建设用地和产业用地,加强用地管理是实现用地的节约和集约化的根本;开展土地清查,盘活存量用地,加大土地整理是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充分挖掘土地资源的潜力所在;推行经营性土地"招拍挂"出让和工业用地公开出让,规范土地流转机制,强化土地资源市场配置,是提高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程度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我国没有采用土地吸附房屋的一元立法模式,国家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期限性会导致建设用地使用权届满后如何续期等诸多问题。我国《物权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应规定社会公共利益的概念及范围,实行多种出让期,解决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限届满后的续期问题,明确规定续期出让金及计算标准和住宅建设用建筑物的归属及补偿。  相似文献   

5.
自从江泽民总书记提出要积极实施"走出去"开放战略以来,"走出去"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走出去"关系改革开放全局,关系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子孙后代的命运,它同西部大开发一样,是我国跨世纪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走出去"的紧迫性、重要性,上下的认识基本是一致的,这同改革开放初期实施"引进来"战略时争论不休的情况大不相同,它反映出20多年来社会的巨大变化和人们观念的更新.据此,笔者认为,研究"走出去"开放战略的实施,固然还需在"为什么"上进一步加深认识,但更重要的还在于要深入地研究如何"走出去".  相似文献   

6.
城市用地不是免费午餐 俗话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我国宪法规定,土地属国家或集体所有,私人和企业没有所有权,只能拥有使用权.而且土地使用权也不能白给你,你要用地,必须向政府缴纳税金.政府得到的这块税收,就是城镇土地使用税.  相似文献   

7.
房屋征收问题的实质是存量土地的利用问题,是土地利益的再分配问题。《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确立的房屋征收模式虽然理顺了被征收人(被拆迁人)、政府和建设单位之间的法律关系,程序上更合法理,但是对土地使用权补偿问题却讳莫如深,这将使条例实施的社会效果和功能大打折扣。作为我国特有的财产形态,土地使用权的价值不能被房屋完全吸纳。土地使用权补偿问题不容回避,在征收活动中给予其全面而充分的补偿才符合现代法治的公平理念,从而有利于化解现实中因补偿不足所引发的拆迁危局。  相似文献   

8.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流转是土地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流转过程中农民权益的保护受到中央越来越多的关注。我国广东、河北、南京等地虽已通过地方规章对此作出探索性创新,但欠缺统一的法律依据和规范的制度支撑,农民在流转过程中的权益仍得不到切实保障。为解决这一问题,应全面解读各地流转管理办法,遵循农民权利赋予、权利行使和权利保障的逻辑顺序,以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立法前提、制度规范和后续保障为核心内容,分析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现存问题并提出完善路径,以保护农民的合法权利。  相似文献   

9.
"提到捡砖块和造房子,你会产生什么联想?" 这是一道招聘公务员的面试题.砖块与房子,两者的关系很简单,是砖成就了房.  相似文献   

10.
1.湖南省嘉禾县珠泉商贸城是一个以商业营业用房为主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嘉禾县在未进行规划项目定点的情况下.为开发商发放《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先办理《建设用地批准书》.再补办土地使用权挂牌出让手续;在开发商未缴纳土地出让金的情况下.发放《国有土地使用证》。在缺少拆迁计划、拆迁方案和拆迁补偿安置资金足额到位证明等要件的情况下,为拆迁人发放《房  相似文献   

11.
物权法切实维护了广大城市居民的财产权益。物权法规定,“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间届满的,自动续期。”在我国土地使用权实行有偿转让制度,因此,城市居民购买房产之后,其虽然对房屋享有永久的所有权,但土地使用权则是有期限的。而土地使用权到期之后,地上的建筑物的所有权是否依然受到法律的保护,成为广大城市居民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采用文献、案例、类比分析法,探究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动因.研究结果表明,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是在"燃烧物质"(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助燃剂"(农地所有权归属不清、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土地利用比较利益差距大)、"点火温度"(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共同驱动因子下作用的结果 .由此提出应该重点解决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问题的以下建议: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产权清晰、落实确权登记、统计核实经营性建设用地数量和构建交易市场并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13.
建设用空间使用权是指为了建造建筑物、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而对土地上下一定范围内的空间进行占有、使用、收益的权利,是土地空间权中最重要的一项权利。我国《物权法》第一百三十六条对其做出了规定。其设定主体可以是土地所有权人、空间所有权人,也可以是普通建设用地使用权人,在既存用益物权的土地空间范围内再设立建设用空间使用权时,应得到用益物权人的同意。其内容与普通建设用地使用权一样,都是利用设定范围内的土地空间建造建筑物、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但也有其特殊性。  相似文献   

14.
目前在我国学界关于宅基地相关概念存有许多不同观点,笔者对宅基地、宅基地使用权等相关问题进行梳理研究,以期丰富宅基地理论,促进宅基地立法发展。本文认为宅基地是指城乡居民因居住生活而建造房屋等建筑物所占用的土地;而宅基地使用权则是指城乡居民在依法取得的国家所有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宅基地上享有建造住宅(或房屋)及其居住使用的有关权利的总称。宅基地使用权是一种用益物权,其基本范畴主要包括:宅基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宅基地占有权、收益权与处分权;宅基地转让权、出租权与抵押权;宅基地地上权、地下权与空间权等。  相似文献   

15.
土地流转是加强我国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动性,提升其利用效率的重要手段。流转市场是土地流转的实践平台及交易场所,而实践中的主体角色缺位、越位,客体流转缺乏约束条件,相关制度不够协调等构成了对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合法有效流转的现实威胁。以安徽省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相关制度及流转市场建设实践为基础,得知应当在明确角色定位的基础之上,合理构建平台及运行模式,加强制度协调,才能实现流转的公平与高效。  相似文献   

16.
在土地出让金审计中,要重点对建设用地审批,征用集体土地,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土地出让金征收、管理、使用等土地业务开展审计和审计调查。通过审计和审计调查,揭示、查处征地、批地、用地和土地出让金的征收、管理、使用中的违法违规问题和重大损失浪费、贪污腐败和国有土地资产流失问题,发现有关土地管理与调控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规范土地市场秩序,推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离婚时"婚前按揭房"的归属认定问题与增值分割问题是离婚时"婚前按揭房"处理的两个核心问题。前者是基础,应从明晰法律关系、协调部门法规定、有利于司法裁判的角度出发,将"婚前按揭房"认定为首付款支付方的个人财产;后者是重心所在,应秉持公平正义原则,从现实生活多做考量,使配偶方合理分享房屋增值利益。  相似文献   

18.
一、行业素描 (一)房地产业发展状况房地产业是指从事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和服务的行业,主要包括;土地开发、房屋的建设、维修、管理,土地使用权的有偿划拨、转让,房屋所有权的买卖、租赁、房地产的抵押贷款,以及由此形成的房地产市场.  相似文献   

19.
集体建设用地改革确立了“同地同权”的目标。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增加“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旨在推动集体与国有的建设用地“同权”。但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法律规定较少且体系混乱、语义模糊,使得“同权”流于表面。以“同地同权”为赋权目标,应明确“同权”的内涵和“同地同权”的内在要求。为实现“同地同权”,就要通过构建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使用权三层权利体系,明确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设立标准和客体范围,建构统一的建设用地使用权权能规范。  相似文献   

20.
"都市计划容积移转办法"为我国台湾地区1998年仿效日本、美国的先例而创设.所谓容积移转,即允许都市计划限制发展的建筑物容积转移到许可发展的基地上,由许可发展的基地所有权人给予受限制基地所有权人相当的补偿.该办法属旧城改建中容积权利补偿的典型市场模式,将容积权利作为土地产权不可或缺的构成部分加以周全保护,符合近代西方民主国家土地政策的根本目的.因而,对我国城市房屋拆迁补偿合理化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