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解龙林 《新作文》2021,(3):40-42
浙江师大教育学院潘涌教授这样定义积极语用:“积极语用,是指表达主体基于独立人格和自由思维而以个性言说、独立评论和审美表达等为形式特征的富于表达力乃至创造力的自觉完整的言语行为.”在“跟课文学写作”教学实践中,积极语用观究竟如何落实呢?我以为,应着力体现三个层次.  相似文献   

2.
重言语接受,轻言语表达,是中国传统语文教学之痼疾。即便到了现代母语教育中,这种教学流弊依然未得到根本性的纠正。从以认知、理解、记忆为重的“言语接受型”教学,走向以“积极语用”为鲜明标志的“言语表达型”教学,是时代发展和母语教育促进人思维力、表达力及完整生命力提升的必然趋势。其间,“巧设表达话题”、“给予表达时空”和“实现表达生长”构成了“表达型”语文教学的三大要义。  相似文献   

3.
<正>浙江师范大学潘涌教授提出了“积极语用”的中国母语教育范式。“积极语用”教育观强调内语用“思”的关键作用,旨在推进外语用“视、听、读、说、写、评”的深度。内“思”外“表”,以积极思维推动积极表达,是“积极语用”教育观的核心要义。本文以丁素芬老师执教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例,探讨“积极语用”的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4.
苏良明 《新作文》2021,(3):46-47
浙江师范大学潘涌教授认为,一个人的语用能力体系应包含“听、读、视、思、说、写、评”七个方面,其中“思”处于核心位置,是内在的语用运算;“听、读、视”作为输入性语用,是“说、写、评”输出型语用的基础与条件;“说、写、评”作为一种高阶能力,是输入性语用的目的和指向.这种教育观更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独立思维和言语表达,是对传...  相似文献   

5.
积极语用教学观是在反思母语课堂消极语用异象的基础上提出的,异象背后基于"接受本位"的主流观念,如"思政中心论"、"语文工具说"、"语感中心说"是导致母语表达力长期弱化的直接原因。积极语用教学观认为,以小班化教学提供学生砥砺表达力的实践契机,以"留白"艺术提供学生内语用和外语用的思维空间和必需时间,以教师的积极评价唤醒学生的表达意识、养成其表达习惯、激励其形成其可持续发展的表达力。  相似文献   

6.
语用是语文学习的基础,脱离语用的语文教学是毫无价值的.教师应积极更新教学策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积极开展语用教学,培养学生合理、恰当运用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为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有立足当前的语用教学现状,从课堂和学生两方面着手,在语境、推敲、实践、感悟中展开教学活动,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性,唤醒学生的语文思...  相似文献   

7.
<正>一、是否引导积极语用:高考作文改革的焦点表达为本的积极语用新理念,在修改前后的高中语文课标中都获得了彰显。无论是义务教育阶段,还是高中阶段,语文新课标一致强调"表达为本"的积极语用新理念。课程改革实施多年来,积极语用新理念深入人心、广为弘扬,尤其是在高考作文题型的改革中得到鲜明的体现,从而对考生的写作产生了深刻而积极的影响。新课标鼓励每一位考生敢于充分表达,即基于独立思考、心灵感悟而以理性  相似文献   

8.
<正>记者:徐校长好!我了解到,您和您的团队一直致力于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提升的实践研究,倡导“积极语用”的教学主张。能不能请您谈一谈,您是在什么背景下开始“积极语用”的教学探索的?其内涵和价值是什么?徐瑛:感谢您的关注。我们做“积极语用”的教学研究主要基于这几个方面的考虑:一是当下语文教学中存在“少语”现象。一直以来,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或者说是学习语文应掌握的四项基本能力,然而现行考试评价缺少口语考核,  相似文献   

9.
张林 《新作文》2021,(4):21-23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笔者认为,提升学生写作素养的关键是:在积极语用观的视野下,引导学生从浅层思维迈向高阶思维.美国课程与教学论专家安德森的《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将“认知过程”的维度分为: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如图).  相似文献   

10.
积极语用是表达主体基于独立人格和自由思维而以个性言说、独立评论和审美表达等为形式特征因而富于创造活力的主动完整的表现性言语行为,消极语用是一种机械认知、单向接受从而趋同外化、共性输出的被动狭隘的复述性言语行为。由消极语用到积极语用是不同时代背景下的语用风格的转换。积极语用观依托思想开放、文化多元的时代发展的大背景,汲取了"超越论"创新说"等新教育理论、"表现性目标"等西方新课程理论、当代积极心理学和时间美学等诸多思想精华而发展起来。积极语用观包含了多维度基本内容,即基于表达动机的"自觉语用",以"思"为中枢、以"听"读"视"为输入、以"说"写"评"为输出且互为有机循环的"全语用",从言语内容到言语形式洋溢着主体个性活力的"深度语用"(表现性语用)。积极语用理论视角的顺时确立,为中国母语教育的思维创新和实践创新提供了一种坚实的学理支撑,为其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乃至母语教师素养的完善和更新输入鲜活的思想养料,进而催生母语教育多元、个性化和开放的一系列实践性探索。这种实践性探索将打造出未来公民以"表达力"和"表现力"为内核的活力汉语,最终转化并汇聚成象征青春中国的空前的文化创造力。  相似文献   

11.
中共中央从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目标出发,空前重视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话语创新.话语创新必将催生一个全面、高度、和谐发展的“思想中国”.作为观念形态的“思想中国”相较于物化形态的“现实中国”而言,是指秉持自由创造信念、洋溢思维灵感和深度创新活力的东方精神强国及其象征的“中华文明”当代新形态.20世纪初叶以来中国现代历史的文明演进,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诸多显著业绩,已经证明话语创新是一种顺应时代需要的必然历史逻辑.反思哲学社会科学界,确实存在着诸如表达力衰微、批判力丧失和解释力走弱这种种现实的“话语问题”;需要警觉的是:“话语问题”淤积之“弊”将阻碍全社会思想的进一步解放和文化创造力的喷发,无益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长远积累.当前创新理论学术话语,亟需转换理论学术研究主体的语用范式,鼓励从消极语用走向积极语用的新境界: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强调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为基本的思想原则,彰显研究主体在创新话语过程中的独立人格、思想品位和表达个性.一方面可以从主观上强化学术主体的创新理念、坚定其创新行为、拓宽其创新思路、优化其创新方法等环节着眼;另一方面可以从改善学术文化境遇、提升学术评价机制、构建学术成长平台等外在方面入手.转换语用范式,将有效促进研究主体思想创造力的大释放,实现“中华文明”在全球化时代的创造性升华.  相似文献   

12.
象声词一直是语法教学中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一类词。 象声词即摹拟自然界声音的一类词,如“乒乓”、“叮当”、“哗啦”、“轰隆隆”、“劈里啪啦”等。从表意作用方面看,象声词能使浯言具体、形象,给人以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实感;从语法分析的角度上看,象声词具有明显的、独立的语法特征。它既可以在句中独立充当句子成分,又能作独立语,是别具语法特征的一类词。然而长期以来,象声词的语用、语法作用却一直没有得到人们认识上的肯定与重视。因此,对象声词的语用、语法作用作进一步的研究、探讨,对正确认识乃至正确分析、运用象声词都具有积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融合词汇语用和文化语用双重视角,聚焦汉语常用应答词“随便”,剖析其语用内涵及功能,并审视其背后的文化根因。研究发现:“随便”在具体交际情景中的使用已超越其静态、稳定的词典义,呈现由“漠视”到“重视”的动态人际语用内涵,并发挥着调控人际关系的语用功能。该人际语用内涵和功能的实现是中华文化中的“待客、做客之礼”“中庸之道”以及“易经之妙”使然。本研究可在理论上弥补目前人际话语研究领域关于文化维度学理性思辨的不足,提升民族文化信息对特定语用表达及语用现象的阐释力;在实践上可进一步推动对外汉语教学的开展,助力中国特色表达的理解与传播。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学中的含蓄否定现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语文教学中,常常会遇到一些有趣的语言现象.比如“否定”本来是语言中人们习以为常的现象,从字面上一看就知,“不”、“没有”、“无”等都是表达否定的标志,可实际上,有些表面上不具备否定的标志,但在特定的语境中却可以表达否定的意义.我们把这种否定称为“含蓄否定”.这种否定不是语法、语义层面的否定,而是语用层面的否定,因此本文就从语用角度对含蓄否定作一番分析.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何为语言文字运用?广义的“语用”是指在学习和生活等情境中,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运用语言文字经验来处理问题、解决现实矛盾;狭义的“语用”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阶段,包括阅读和表达两个方面。显然,以语用作为起点,是语文教学脚踏实地的根本。落实语用,强化语用,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在扎实训练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这是新课改下语文教学的必由之路。现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思考。  相似文献   

16.
积极地听说读写思,即为“积极语用”。不同于语言学中的概念,这里的“语用”特指课标提出的“语言文字的运用”。借鉴西方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成果.“积极”强调儿童的主体价值。衡量学生是否学会语文,不是看学生掌握了多少语言知识,积累了多少词语句子,而是看他是否能够积极地使用。2011年版课标将语文课程的核心任务定位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后.如何站在“积极语用”的视角重建课堂,展开有深度和创意的教学变革.成了语文教学最重要的实践命题。  相似文献   

17.
把“写长法”运用于高中英语教学很有必要.它对学生语言知识的巩固、语用能力的提高、英语思维能力的训练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运用“写长法”的关键环节是精心设计写作任务,改变传统的作文批改和讲评方式,充分发挥“写长法”的促学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介绍语用学及语用能力的定义入手,通过分析意大利语学生在口语表达中的语用问题,得出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开发教学资源,进行语境教学,并充分利用多媒体工具,培养学生的语用意识,发展学生的语用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意大利语水平.  相似文献   

19.
李洪 《江苏教育》2014,(21):36-38
积极语用教学,就是以培养表现性言语能力和表现性言语品质为最终目标,并以此贯穿课堂活动的课堂教学新实践。从语用学的角度把握语文教学的本体性质,促进语用范式从消极向积极的转型,这是落实知识阅读向素养阅读提升的课标精神,能唤醒学生的表达意识、优化学生的表达品质、享受心灵的表达快乐,应该是语文教学改革不可忽视的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20.
小学语文教学是综合性、实践性较强的语言文学应用的过程,语言应用是课堂教学实践中的关键点,而如何选择语言应用的点,如何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语用"教学任务,则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站在"积极语用"的角度,重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这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具有挑战性的课题。文章结合教学实践,从剖析"无用"的"泡沫语用"入手,探讨了构建语用型阅读课堂的具体应对策略,包括镶嵌得体,探"文言";抽丝剥茧,现"文法";提纲挈领,解"文体";固本强基,寻"文化"等,并进而阐述了如何创设开放表达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有效关注读写结合,实现语用的正向迁移等教学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