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分析数学问题解题策略是提高小学数学学习困难学生解题能力的有效途径。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和学习科学的发展,为深入分析学习困难学生解题策略提供了新方法。文章在已有学习困难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解题策略认知模拟的方法,以小学数学"众数"问题为例,针对学习困难学生解题过程中存在的数据收集和统计策略等问题,依据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认知模型,分析认知过程,编写认知程序,实现认知模拟。解题策略认知模拟有助于实现问题解决内部过程的可视化,对于设计与开发智能教学系统、构建智慧学习环境、提供有针对性的认知诊断和干预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阐述和分析了小学数学学困生在加减应用题解题方面存在的主要困难,例如文字理解困难、问题识别和表征困难、认知策略不科学等,并对此提出一些可行的补救教学策略,对于学困生的补救教学应该着眼于造成其学习困难的原因,着重提高学生的题目阅读能力、文字理解能力、问题识别和认知能力等。教师要循循善诱,从学生的解题心理和认知角度出发进行干预,通过个别辅导和谈心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心理,适时给予疏导和纠正,希望能够有效提高学困生解决加减应用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加强对学困生的关注度,运用认知诊断相关理论对学困生的认知水平进行诊断。可针对学困生的学习特点及困难成因采取以下干预措施:明确数学学习规律,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基础知识教学,提升数学认知能力;积极转变教学方法,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科学创设问题情境,合理设计典型问题;引导学生家长参与,形成数学教育合力。  相似文献   

4.
文章综述了数学学习困难学生的三类诊断方法(差异模式、课程本位测量和认知诊断)和三种认知干预方法(认知策略训练、元认知策略训练、认知-元认知策略训练),在此基础上分析和总结了各种诊断和干预方法的特点和问题,为数学学习困难学生的诊断和干预提供方法指导,为进一步对数学学习困难学生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对数学学习困难儿童的表现、诊断、认知特点等有了较多的研究,这为数学学习困难儿童的干预策略提供了基础。通过对我国数学学习困难儿童的教育干预研究进行综述,发现主要有知觉加工干预策略、工作记忆干预策略、问题表征干预策略和元记忆干预策略,并在借鉴国外数学学习困难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未来数学学习困难的研究提供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6.
基于项目的在线协作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面临学习任务、协作过程以及在线环境所带来的认知负荷,支架是降低认知负荷、促进认知发展的有效手段。本研究基于认知图式和认知负荷理论,对基于项目的在线协作学习过程中的四个问题解决环节(问题表征、问题解决方案论证与生成、方案实施、监督与评价)和三类认知活动(同伴交互、个体反思、建模)中学习者面临的认知负荷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学习者在问题解决环节中存在由于问题复杂性、任务高交互性以及自身领域知识不足和问题解决策略缺乏带来的内部认知负荷,以及对学习过程的组织、协调等管理所带来的外部认知负荷。在认知活动中存在因缺乏表达策略与技巧、元认知知识与策略、理解与迁移困难而带来的内部认知负荷,以及协商沟通导致的外部认知负荷。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项目的在线协作学习的四种主要学习支架策略:结构化支架、模型化支架、问题化支架和知识化支架,并对其应用方式及来源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随着小学数学教学的进一步提升,对教师的教学提出新的要求和标准,不仅要求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还需要针对学困生的情感心理,引导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促使学生对于数学学习产生较为积极的情绪,能够自主完成数学学习,提高学困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为此,本文主要对学困生的情感心理进行概述,结合学困生情感心理的特点,分析其具体的影响因素,从而提出一定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8.
由于认知能力发展不均衡、长期亚健康的心理状态、学习动机的主观不足和学校教育方式的滞后等原因,学困生的学习质量提升效果不显著,甚至继续下滑,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小学校。多元智能理论依据大量的心理学实验和临床数据支持,给学困生教育带来了启发。文章基于多元智能视角,提出了转变学困观、建立期望效应,发掘优势智能、引导学习正迁移,多元评价、激发学习动机的切入策略,帮助提升学困生的学习质量。  相似文献   

9.
苏敏 《学子》2013,(10):17
在学生的学习中,数学困难成了困扰相当一部分学生的难题,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数学学困生,本文对学困生的数学学习方法进行了较为具体的分析。并针对数学学困生学学习方法提出几点改进的建议。1对学困生学习方法的分析数学学习困难一般指由于数学能力的缺损而导致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落后,即明显落后于同年龄或同年级的水平的现象,也称数学学习障碍。[1]学习方法,指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所采取的具体活动措施与策略。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制度的健全,学习困难学生的问题成为教育界关注的重点和难点。近年来各国学者就这一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研究包括学习困难学生的概念、成因、干预策略等,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此研究探讨了小学学习困难学生的主要成因,进而提出心理教育干预、综合干预和医教结合干预三种策略,从而改善小学学习困难学生的教育现状。  相似文献   

11.
学习过程是认知发展的过程,良好的认知发展对个体学习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认知教学干预是教师根据学习困难学生的认知特点,将相关的认知策略渗透于教学过程。对学习困难学生实施认知教学干预有其必要性、可行性。通过对学习困难学生认知结构的特点及其建构、认知加工过程及其发展、元认知的特点及其开发的分析与阐述,以探索有效的认知教学干预方式,使学习困难学生的认知得以良好发展,进而提升其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2.
心理问题是影响学困生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心理干预法是解决小学数学学困生心理问题的最好选择。小学数学课程中的知识点关联密切,知识点的难度也随着学段的增加呈上升趋势,这导致小学中高段学困生的数量不断增加。针对上述情况,教师可以通过心理疏导、建立独特的教学评价机制、完善教学方法等措施帮助小学数学学困生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13.
混合教学作为在线学习的常态化路径,在自主学习阶段面临学习者认知投入不足的困扰。概念图能够通过帮助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从学习材料中提取新信息并与已有知识建立连接以促进认知投入。因此,围绕概念图工具在混合教学自主学习阶段的应用问题,本研究基于ICAP (Interactive,Constructive, Active, and Passive)学习方式分类学理论、有意义学习理论和活动理论双驱动认知投入干预策略,设计了指向交互建构的学习活动流程和促进有意义交互的学习策略。学习活动流程设计引导学习者在自主学习阶段从参与被动学习活动向参与交互学习活动发展;学习策略设计为学习者参与建构类和交互类学习活动过程提供可操作性的认知策略,确保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有意义交互的发生。同时,通过准实验研究验证基于干预策略的混合教学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干预策略的混合教学对于学习者知识水平以及以元认知意识和沟通能力为代表的高阶思维能力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当今时代下,我国全面推行素质化教育和“双减”政策,要求广大学科教师着力提高课堂教学成效、降低学生的课后作业负担。童谣儿歌在小学学科教育及教学中的融合应用,不仅能够帮助广大学困生提升学习兴趣,同时还能够引导其积极参与课堂知识及问题的思考探索中,帮助其加深对学科知识的认知理解,建立起良好的学科学习思维习惯。本文则主要针对数学童谣在激发学困生学习兴趣、提升其学习能力中的有效创编及应用方法展开了论述。  相似文献   

15.
学习困难学生(以下简称学困生)的动机水平和任务坚持性已越来越受到特殊教育界的关注.传统的学习困难研究一般从学困生的认知角度进行分析和设计教育手段,但现在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非认知因素对学困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智能学习干预是智能技术驱动学习变革的关键环节,也是大规模个性化教育的重要依托。然而,干预目标的“短视化”、干预方式的“程式化”、干预条件的“粗放化”、干预成效的“模糊化”,严重制约了智能学习干预效用的发挥。文章重新界定了智能学习干预的内涵,指出智能学习干预旨在通过全景化教育数据的采集分析,智能诊断和综合评估学生的个体特质、学业问题和学习需求,通过教师和机器的协同决策,找准学生的学习困境,“主动”为学生提供定制化的学习内容、服务与策略,帮助学生减轻学习负担、克服学业困难、提高学业水平、提升学习素养;从主动性、适切性、渐进性、延展性、可解释性、可协商性六方面定义了智能学习干预的实施原则。在此基础上,文章围绕教育数据感知、干预对象刻画、学业问题诊断、学习干预设计、干预措施甄选、干预成效检验等环节构建了人机协同支持的智能学习干预模型,并从价值定位与理念重构、干预成效的长周期检验、风险防范和伦理规约、基于数字人技术的干预模式设计方面展望智能学习干预的实践进路。  相似文献   

17.
陈春华 《考试周刊》2024,(15):109-112
学困生通常指那些在特定学科或领域中遇到较大困难的学生。学困生的存在是正常的,作为教师应该持有关爱和支持的心态,需要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支持措施,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学习能力。文章便立足于小学数学教育实践,即从小学数学教育实际出发,聚焦于小学数学学困生这一群体,详细阐述与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困生学习兴趣激发策略,目标在于为教育界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参考,帮助更多的小学数学教师更好地理解学困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以及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学困生爱上数学学科学习,且能在持续的努力中获得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普通小学数学课堂中,孤独症儿童的有效参与比较困难。为了使1名六年级随班就读的孤独症儿童更好参与数学课堂学习,为将来适应普通初中学习生活打下基础,针对其问题行为,通过实施前提干预策略和综合教育策略,包括功能性干预、回合实验干预、画图训练干预、类别配对干预、学习情感干预等,提高其多项能力,帮助其积极融入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19.
小学数学学困生,即是指智力水平正常发育,但是与同年级学生相比,数学成绩相对较差、学习效果并不乐观的学生。虽然被称为学困生,但他们身心发展都在正常的范围,只是学生成绩长期处于下等水平。针对小学数学教学来说,学困生面临的数学学习困难有:计算困难、辨图困难、理解困难等,使得小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产生极大的难度。教师若想提升学困生的学习成绩,应该充分分析学困生的心理特点,进而针对性地采取矫正策略。  相似文献   

20.
在数学学习活动中,量感是一项极为重要的能力。形成良好的量感,不但可以巩固学生对课内知识的理解,而且能够锻炼学生的逻辑推理、分析预测等能力,进而推动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发展。所以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课程中,量感培养已成为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因此,笔者立足于小学数学教学实践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以研究当中产生的认识为依据,分析了小学数学量感培养现状,提出了在深度学习理念下培养学生数学量感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