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师》2017,(36)
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以下简称崇左)是一个以壮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地,又因地处中越边境,因此,形成了丰富而独特的边疆文化和民族文化。而这些大多可以引入语文课堂教学中,将学生身处的文化背景与教学文本相结合,让学生感到亲切、有趣,从而激活语文课堂。这就要求语文教师了解该地的民族文化,积极探索,并善于收集整理,寻求边疆文化和民族文化激活语文教学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语境中,边疆与民族是可以互为隐喻的。空间(领土)与民族(人民)是理解国家文化软实力问题的两个最基本的维度。国内所有民族在国家认同基础上,通过更加自由平等的文化交流与共同发展而使中国文化具有更强的凝聚力,以及在与其他国家进行文化交流时因自身为人类文化发展做出重要贡献而使中国文化具有更大的吸引力,这是中国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的重要标志。以国内文化多样性的发展为世界文化多样性发展提供更大空间,以国家整体文化的发展为其他国家的文化发展提供机会,即为所有民族提供人类文明进步的创造空间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3.
当前,边疆多民族地区建设和谐网络文化存在一些问题,坚持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契机,推动社会经济科学发展,加强民族和谐文化建设,依托民族院校为重要教育平台,积极探索边疆多民族地区和谐网络文化建设的基本路径,对于推动边疆多民族地区建设和谐网络文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当前高校德育教育存在教学内容脱离现实、内容固化等问题。少数民族文化中存在丰富的德育教育资源,将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纳入边疆高校德育课程建设既有其必要性,也具有强烈的现实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牡丹江流域地理环境独特,各种异质文化在这里相互碰撞、交汇与整合,形成了丰富色彩、多元综合的地域文化,并以文本影像的方式得到了或隐或显的呈现。正确认识、继承和发扬牡丹江流域文化的价值观、审美观,使其强大的生命力在更广阔的背景上得以展示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边疆观念作为对边疆的性质、地位、意义的较稳定的认识,从根本上影响着边疆治理进而影响着国家的治理和发展。与此同时,作为一种重要意识形态,边疆观念往往成为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历史传统、国家体制、政治文化等因素的差异,国家之间的边疆观念存在巨大差异,此种差异必然导致对国家发展起到不同作用。本文在梳理中美两国边疆观念形成与演变基础上,重点阐述了两国边疆观念内涵的差异及其对国家发展所产生的不同作用。  相似文献   

7.
历史上形成的民族交融传统对广西目前的民族团结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民族交融传统是当前广西民族团结最深厚的思想基础,它有助于实现边疆的稳定,为广西的大开发事业提供了精神动力。我们应该继续继承和发扬广西的民族交融传统并合理地加以利用,以进一步密切广西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建立适合开发建设需要的新型的民族关系。  相似文献   

8.
东北边疆文化近百年的发展历史,可以划分成三个既相区别又有联系的时期:半殖民地殖民地时期、计划经济时期、改革开放时期。不同时期的文化发展有不同的特点和问题。总结和反思这三个时期文化发展的特点和问题,是从整体上认识和把握东北边疆的文化与现代化进程相互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9.
我国边疆地区地域广袤辽阔、少数民族众多的基本特征,决定了边疆治理不仅是一个国内问题,也是一个与本国和周边国家关系密切相关的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把边疆治理的起点定位于边界问题的解决,并选择以协调民族关系为核心目标,具有"民族主义"政策取向的族际主义治理方略,既是边疆地区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符合当时实际的科学选择。  相似文献   

10.
大学与边疆既是不同文化接触、交流及其贮存的区域,又是带有混合力量的新生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地带。而以多元文化的视角观察,就会发现大学与边疆都是基于不同人群(族群)汇聚之后的一种文化自由混合地带,是一个包容混合各种文化的过程,而调和与中道则是大学与边疆文化自由生态发展的普遍原则。  相似文献   

11.
中国边疆研究方兴未艾,硕果累累,但对“边疆”概念的界定,学术界不无分歧。边疆史研究尤其如此。欲界定“边疆”,应把握其特征。边疆的主要特征是文化,突出表现于社会生活方面。基于此,研究中国边疆史,应将边疆文化,将边疆社会生活作为研究重点;应进行边疆文化与内地文化的比较研究;研究方法、思维角度应做适度调整。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东盟国家语言与中国西南边疆跨国民族地区民族语言的关系,结合在中国———东盟架构下中国西南边疆跨国民族地区外语人才的需求特点,指出了现行外语教育制度给当今社会特别是给西南边疆跨国民族地区带来的弊端,最后对外语教育制度提出了改革构想。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介绍文化边疆的概念来回顾中国翻译史。研究者Eva Hung把文化边疆的定义为三类,即基于地缘政治的文化边疆、基于制度的文化边疆与基于社会经济的文化边疆,作者结合中国翻译史上的例子对这几个概念进行阐述,进而证明文化边疆在培养译者,文化交流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所讨论的边疆主要是指中国的近代边疆研究,中国近代边疆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和国家的构建结合在一起,国家的建设需要对祖国的边疆,特别是身处边远的边疆地区进行研究,从而在此基础上,制定出为当地发展的政策等.学者的使命和国家的发展休戚与共,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林耀华在20世纪40年代对我国的边疆地区,比如大小凉山等,做了深入的研究,他的边疆研究对我们今天相关课题的研究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近代边疆教育包括边疆民族教育、边政教育及面向国民的边疆常识教育等三个层面.学术界以往的相关研究大多从区域教育或民族教育的角度进行考察,虽然各有特点,但也各有不足,似乎很难涵盖近代边疆教育的丰富历史内涵.而通过教育现代转型、近代国家构建以及中央-地方互动等三个维度进行考察,则大体符合近代国人对边疆教育的理解,也有可能接近百年来边疆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6.
李安宅的边疆建设思想近年来受到民族学、人类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普遍阐发,但其文化地理学价值却没有得到专门研究。尽管李安宅强调"文化"而轻"地形",但"地形"与"文化"在他的学术思想中始终是统一的"人地关系"整体。在此整体中,边疆是以地貌为主的自然条件与以文化为主的人为条件的结合,"边疆性"相应地表现为"地形"和"文化"的双重区隔,边疆建设因此指向从"区隔"到"交通"的双线并进实践。其新启示在于:国家在推动"边疆性"消失的过程中,"地理交通"和"文化沟通"二者不应偏废,学界理当在边疆教育等方面增进"文化沟通",助力于新时代川藏铁路等边疆交通建设。  相似文献   

17.
“民族社会学”——从它运用社会学理论探索和解决少数民族地区出现诸多社会问题以来,已愈来愈显示出为其它学科难以取代的作用与影响。本文通过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运用民族社会学的理论与实践,所取得的一些令人鼓舞的变化与成就,祈望进一步确立这一分支学科在中国社会学发展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以期能为建设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理论,通过继续致力于民族地区社会问题的探索与解决,作出本学科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全球化时代边疆社会所面临的核心挑战主要包括"我者"与"他者"之间的协调问题,以及"开放"与"封闭"之间的协调问题这样两个方面。全球化时代边疆社会所面临的核心挑战与世界主义文化所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之间存在诸多重合之处,事实上也正是这种重合使得边疆社会成为了世界主义文化的生发地之一。当然,由于边疆社会所具有的一系列特质,从而使得全球化时代边疆社会中的世界主义文化在生发方式、承载群体、文化性质等方面都具有不同程度的特殊性。通过对已有实证研究的总结,本文认为可以将全球化时代边疆社会中的世界主义文化划分为民族型世界主义文化、地域型世界主义文化以及游移型世界主义文化这样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19.
高校在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中占有特殊地位,广西高校高度重视大学文化建设,形成了一批具有时代精神、彰显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但也存在文化建设自觉自信有待加强、文化建设品质不高、趋同化明显等问题。分析广西高校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应在建立健全体制机制、依托区域优势和特色资源、强化大学文化的社会服务功能等方面进一步加强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20.
德宏边疆民族地区文化建设既要立足于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使民族传统文化得到了继承和弘扬,又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使民族文化的内含得到提质和升华,体现来自于民族传统文化又要高于民族传统文化,通过民族节日等途径,有效实施"孔雀文化"建设工程,促进边疆稳定、民族团结、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