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真题回放 历史仿佛是一幅长长的画卷,古代仁人志士各具风采:人生仿佛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它流经坎坷磨难没有尽头;生活仿佛是一本深奥的教科书,它内涵丰富给人以经验与教训。当你回眸时,你就会从其中收获许多……  相似文献   

2.
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引导学生在"读"中体验感悟;在对话中体验感悟;在想象中体验感悟;在设疑中体验感悟。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极大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3.
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带来了许多崭新的教学理念,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误区。如阅读时间不充分而急于让学生感悟;忽视经验积累而强迫学生感悟;强调局部深入而忽视对课文整体的感悟;片面强调对内容和情感的感悟,而忽视对语言文字的品味、积累和运用;一味强调学生自得自悟而忽视教师的点拨、指导;注重强调个性化感悟而  相似文献   

4.
薛素云 《考试周刊》2010,(10):51-51
语文教学的一个很大的弊端就是,教师没有教会学生感悟文本,感悟生活,感悟美和爱,教给学生的只是自己的或别人的感悟,学生从来没有或很少有自己的感悟,即使有一点,也是教师或教参强加给他们的。“一千个读者的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学生从教师的讲解中悟出的恐怕只有一个“哈姆雷特”。对于相同的事物,每个人的思想和理解都是不一样的.无法统一。  相似文献   

5.
6.
7.
所谓“感悟”,是指人们在接触外部事物后有所发现、有所感触而领悟一些道理或思想感情。阅读中的“感悟”是学生凭借对语言及其语境的直感,获得某种印象或意义的心理过程,是意会。因而感悟不是通过教师的讲解就能获得的,只有让学生潜心读书,自己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去体验语言文字的感情才能实现。教师如果摘繁琐分析,硬性灌输给学生一些自己或教参上的理解,一堂课下来,学生记住的只是有关课文的干巴巴的骨架,文章的形象、情感、意境都不见了。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根据汉语言自身的“偏重文理,略于形式”的特点,重视对学生进行感悟体验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完全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或远离文本过度发挥。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2023年各省市中考名著阅读试题,发现命题逐步重视理解、体验、感悟,如侧重体验的几种类型:情感体验、评价体验、多角度体验和实践体验。在名著阅读教学中应积极推行“卷入式”阅读,体验名著的教育价值;锻炼表达能力,将体验上升到理性层次;聚合材料选择主题,拓展体验的广度和深度;创设体验情境,增强实践能力,让学生实现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  相似文献   

10.
有一种美,是徜徉山水,沐浴四季风光,感受春日的和风,夏日的凉阴,秋日的落霞,冬日的暖阳;有一种美,是畅游书海,领略异域风情,一览撒哈拉沙漠的浩瀚,黄土高原的空旷,伦敦大都市的繁华,俄罗斯苹果园的宁静。有一种美,是放飞心灵,洗尽世俗铅华,享受诗人的浪漫,文人的豁达,哲人的思辨,智者的从容。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高压力、快节奏的生活,使人难得闲  相似文献   

11.
12.
进入新一轮课程改革后,体验、感悟出现的频率飙升,在语文课程的阅读教学领域更是如此。《全日制义务教育语  相似文献   

13.
王振 《上海教育》2007,(5A):60-61
感悟是体验式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要注意通过感悟使学生体验成功,学有收获。那么如何在活动中引导学生感悟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认识东、南、西、北"一课,要求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根据一个既定方向推导出其余三个方向,同时学会用方位词描述物体位置。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描述、画图、观察、比较、联系、辨析等学习方式辨认方向,从而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数学,在生活中感悟数学,进而逐步形成并发展空间观念。  相似文献   

15.
徐瑞斌 《快乐阅读》2011,(6):103-104
阅读教学应当在尊重学生阅读差异的前提下,把学生当成真正的读者,根据他们的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引导他们与文本平等对话,自我感知,自主体验,通过对文本认同、赏析、品评、质疑等,以形成独到的见解,从而促进阅读能力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6.
阅读,是一个会识字的人一生的得意之事。高尔基对书本的喜爱“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对于学生没有一个不喜欢阅读的,但却有那么些学生就是不爱上语文课,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感到心情沉重。如果静心反思阅读教学过程,抛开因考试而产生的急功近利教学思想,我们扪心自问;语文课确实缺乏学生的阅读个性自由。素质教育的理念就是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个体的兴趣爱好得不到满足,个性的领悟得不到承认,创造能力就会被压抑,这既有违于人的天然属性,也不符合时代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是学生自主建构的,只有把阅读做到实处,学生才能有真收获。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必须把引导学生好读书、读好书、多读书当作一种责任和使命,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在阅读中成长。  相似文献   

18.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本文根据新课标的精神,界定了体验和感悟的概念,并对阅读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体验和感悟提出了笔者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提升阅读层次,需要注重学生的体验感知。阅读中,教师要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移情体验;发散思维,激发想象体验;角色表演,让学生亲历体验,从而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相似文献   

20.
新课标指出:"在语文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的朗读训练。"朗读是为了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在语文教学中,只有通过朗读才能使学生体会到文章的情感和韵味,气势和神采,音韵美和节奏感。我们知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像世界上找不到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都有着只属于自己的内心天地。他们用各自不同的方式解读语文,用各种不同的语言诠释了发现,对同一篇文章的感悟会有所不同。在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每一个学生独立的阅读情感体验,尊重他们独特的感受和见解,让他们带着自己的思考去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