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语感是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是学生的认识逐步通向作者心灵的桥梁,它是语言能力系统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能力。强烈敏锐的语感,是阅读能  相似文献   

2.
文章是文、象、道的统一体。阅读教学务必重视“识象”这一重要环节。教师要结合课文,采取成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切实地引导学生去“识象”,加深对课文的感悟、领会和把握。  相似文献   

3.
孩子的现实空间是有限的,总会有这样那样、有形无形的束缚,而想像空间是无限的,任你驰骋,自由自在,无所不能。孩子们是想像的天使,特别是低年级小学生,他们借助想像而表现出的童真、童趣,常常令人惊喜不已。教学中,教师只要依据教材特点,巧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把文本学习与自己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就可以使他们借助生活积累。让想像飞腾起来。  相似文献   

4.
"文本"一词是从西方文艺美学中借用过来的俗语.在我们的阅读教学中,它是特指一篇篇的课文.美国霍埃说:"文本是一种语言,也就是说,它像一个"你"一样自身的说话,它不是一个客观的对象,而更象对象中的另一个人."这就要求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走进文本与作者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才能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激发阅读的灵感,在阅读中创新.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生活是习作的泉源.习作与生活密不可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使孩子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多姿多彩.也为他们的习作提供了大量丰富的素材。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在生活中认识.在认识中习作,以有效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相似文献   

6.
区阳芳 《新疆教育》2013,(8):104-104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认真学习,勤做笔记,多炼多写,可以提高学生文化知识水平。但在教学另一个方面,通过培养学生掌握阅读方法,进行课前课后阅读,更能使学生加深对文化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极大的兴趣。  相似文献   

7.
王金鹏 《学周刊C版》2019,(8):123-123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扩大学生的阅读面,让学生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所以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应树立"拓展性阅读"教学观,应在课前、课中、课后加速学生的拓展性阅读,能迅速有效地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加宽加厚学生的人文底蕴,使阅读教学更有效。  相似文献   

8.
赵馨 《考试周刊》2008,(52):35-35
一提起语文,很多学生头脑中马上会出现"作文"二字,也正是这两个字令千千万万的学子望而生畏,他们写起文章来往往是应了一幅对联:"苦坐苦等苦思苦想苦茶入口苦不堪言,愁情愁理愁物愁景愁眉苦脸愁断肝肠",横批是"写不出来"。好不容易"憋"出来了,却与众人雷同,如刻画人物的肖像,总是"一双乌黑明亮的大眼睛"或"苹果般的圆脸",写高兴是"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相似文献   

9.
一、引导学生对艺术形象进行多元思考。在进行艺术形象分析时,教师应尽量撤去定格好了的框子,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再想象、再创作的空间,努力启发、精心点拨、巧妙引导,放手让他们讨论争鸣。学生通过对作所描写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研究、揣摩,从而提出自己所持的意见,加深对课中心的领悟。  相似文献   

10.
“适性教育”是我们学校近多年来的办学理念。它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思想,早在孔子时代就十分重视,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有相关的论说。我们对于“适性教育”的基本解读是“教育即适性发展”,就是遵循儿童的身心特点,从学生自主发展需要出发,通过实践过程整体优化,引导学生主动发展的教育。在这办学理念的指导下,努力构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适性课堂”,我认为其中最重要的最迫切的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笔者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参与制订学习目标、参与学习过程、自主选择作业方面做了一些探究,旨在通过探究使每个学生潜能得以发挥,使他们学会学习。  相似文献   

11.
王三忠 《学子》2013,(2):29
一、创设情境,激发想象儿童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而构成课文的血肉的语言本身是抽象的。如何有效地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呢?在教学中我努力创设情境,将抽象的语言变为具体形象,这样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如,"精彩的马戏",光凭文字,学生很难理解动物的表演如何精彩。教学时,我应用多媒体手段,将猴子、黑熊、山羊的表演生动地展现在学生眼前,让学生如临其境,受到感染。我抓住学生入情入境的好时机,让学生扮演马戏团的讲解员,向同学们介绍各种动物的精彩  相似文献   

12.
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各学科教学中均要渗透创新精神的培养。小学语文可以结合阅读教学实际,渗透学生创新精神培养。一、从激发学生好奇心入手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好奇心是推动对新事物探究的一种心理倾向,它可以推动人们积极地观察世界,展开创造性思维。因而,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创设一些新情境,引发起小学生的好奇心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促使他们能够主动学习,积极地进行思考,通过亲自动手动脑去获得知识,培养创新思维能力。例如,有位教师在教学《穷人》一课时,教  相似文献   

13.
“Saving the Earth”这篇课文的安排,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对教材的内容进行补充,促使学生拓展思维,开阔视野,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史学家范晔说过一句话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这句话道出了知识积累的重要性,阅读教学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弱点,崔峦老师说:教学的最高境界是真实、朴实、扎实。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回归常  相似文献   

15.
一、巧设疑,促体会1.抓心理,巧设疑。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去设置一些悬念,往往能使学生产生迫切的心理和极为关注的情感。我在教学"走遍天下书为侣"时,就以学生关心的旅行为话题,开篇布疑:同学们,如果有一天我们有机会去周游世界,你打算带什么呢?学生兴致高昂,有的说带一部相机可以拍摄沿途美好的风光,有的说可以带一支画笔把看到的祖国的大好河山都画下来,之后我说:"作者和你们的想法有些不同,他会带什么去  相似文献   

16.
阅读教学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去理解课文主题、分析文章结构、掌握表达技巧等.从本质上说就是理解美和鉴赏美。课文的形象美、意境美、结构美,以及语言本身的美,都能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提高审美能力。阅读教学,不仅是认识的过程、实践的过程,而且是审美的过程.因此阅读教学要促进语文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沟通、交融、互补和相长。  相似文献   

17.
据笔者调查,当今小学的习作能力普遍低下,在众多学生心目中作文是件苦差事。每逢作文课,学生总是愁眉苦脸、抓耳挠腮、搜索枯肠、东拼西凑。为激发学生对作文的感情,让学生喜欢作文,不再对作文望而生畏,笔者认为可以从下几个方面入手,优化作文教学策略,培养学生习作能力。一、加大阅读与欣赏力度,积累语言与写法1.通过阅读实践,培养欣赏能力,丰富语言积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指出:  相似文献   

18.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根本,是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专家认为:“堵不住繁琐分析的嘴,就迈不开语言训练的腿。”此语一针见血地道出了阅读的重要性。作为阅读,它是一种再创造,它带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在教学中就要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重视、  相似文献   

19.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根本,是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专家认为:“堵不住繁琐分析的嘴,就迈不开语言训练的腿。”此语一针见血地道出了阅读的重要性。作为阅读,它是一种再创造,它带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在教学中就要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重视、  相似文献   

20.
自学能力是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独立地进行学习的一种能力。语文新课标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听说读写的实践,重视在实践中学习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要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鼓励他们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主动地进行学习。……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为了开发学生的智力,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其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在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