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一、遵循逻辑思维规律,准确找出句子语病按照普通形式逻辑的观点,逻辑规律有同一律、矛盾循、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等四条基本规律。同一律要求人们的思想要有确定性,即要求所用的概念或判断要保持其确定的内容。如果违反了这一要求就会犯“偷换概念”或“偷换论题”的逻辑错误。矛盾律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于同一对象的两个互相否定的思维不能都是真的,至少有一个是假的。如果违反这个要求,就会犯“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排中律的内容和要求是:一个思想或是反映某个客观对象,或者不反映某个客观对象;一个思想或者是真的,或者是假的,二者…  相似文献   

2.
第五章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本章是全书的重点内容之一,主要介绍思维的基本规律.着重掌握同一律、不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各自的内容、要求,懂得违反它们会犯什么逻辑错误.一、同一律的内容、要求及违反它的逻辑错误同一律的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都与自身保持同一.即在同一时间、同一关系下,反映同一对象的概念,内涵与外涵不变.因而,同一律的要求是:自觉保持同一思维过程中概念、判断的确定性.违反同一律的逻辑错误违反同一律的基本逻辑错误是思想不确定,即在同一思维过程中的概念、判断不确定.其具体表现是偷换概念或偷换论题,混淆概念或混淆论题  相似文献   

3.
第五章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是思维形式的规律,即概念联结成判断和判断联结成推理的规律。规律这一章是比较重要的,应特别注意掌握同一律、不矛盾律、排中律的内容、要求,以及违反规律所犯的逻辑错误。一、同一律同一律的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都与自身保持同一。它要求:自觉地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保持概念、判断的确定性。违反同一律的基本逻辑错误是思想不确定,犯偷换概念或偷换论题、混淆概念或混淆论题的错误,  相似文献   

4.
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 ,培养学生遵循正确的思维规律 ,掌握好推理和证明方法 ,是学好数学基础知识、提高基本能力的有效途径 .而数学的推理、证明必须遵循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 ,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有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 .如果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违背了这些基本规律 ,就会产生不同的逻辑错误 .下面 ,我们针对学生在解题中常犯的逻辑错误进行分析 ,引起大家在教学中的重视 .这些逻辑错误主要表现在 :1 偷换概念证明中所涉及到的概念必须是清楚的 ,并且在同一论证过程中必须保持同一意义 ,否则就会犯偷换概念的错误 .当偷换的概…  相似文献   

5.
逻辑学是从结构方面研究思维形式及规律的科学.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有四个即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它们是保证我们正确思维的必要条件.如果违反了它们,就像违反了其它客观规律一样,都要犯错误.  相似文献   

6.
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遵守正确的思维规律,掌握好推理和证明方法,是使学生学好数学基础知识、提高基本能力的有效途径.而数学的推理、证明必须遵循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有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如果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违背了这些基本规律,就会产生不同的逻辑错误.下面,我们针对学生在解题中常犯的逻辑错误进行分析,引起大家在教学中的重视.这些逻辑错误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7.
逻辑学是从结构方面研究思维形式及规律的科学。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有四个即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它们是保证我们正确思维的必要条件,如果违反了它们,就像违反了其它客观规律一样,都要犯错误。  相似文献   

8.
吴家国教授在《关于建立普通逻辑体系的几个问题》一文中指出:“形式逻辑作为人们在日常思维和思想交流的过程中经常运用的一种逻辑工具,充足理由律是不可缺少的.没有它,就不能保证思维的论证性.”充足理由律与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一样,具有客观性和必然性,不管我们承认还是不承认,它在每一个论证中都起着作用.因此,充足理由律当然地应当成为形式逻辑(普通逻辑)的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9.
逻辑在英语语言知识构成的三要素(语法、修辞和逻辑)中作用极大。学习英语偏重语法,轻视逻辑的看法是错误的。在英语学习中,要掌握最基本的逻辑规律;三段论,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充分理由律;就能避免犯以下逻辑错误;四名词;中项不周延,以偏概全;偷换概念;自相矛盾,两不可,虚假理由。  相似文献   

10.
同语是英语中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正确的思维方式和推理形式必须遵守逻辑的基本规律,那就是:同一律、不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通过实例分析,我们发现同语的本质就是一种违反了逻辑规律中同一律的特殊反复。它的句式均衡,节奏分明,表达有力,能带给人模糊而又蕴藉的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11.
同一律与矛盾是一条规律的两个方向,同一律是一种肯定的形式,而矛盾律是否定形式;排中律则是同一律和矛盾律的发展和引申;充足理由律是客观时间中因果关系的反映,是两种现象的内在联系。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这四条形式逻辑的主要基本规律,彼此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的,在数学的论证和推理中往往需要同时使用这些规律。  相似文献   

12.
形式逻辑基本规律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南律是客观事物某些最普遍性质在思维中的反映,是正确思维必须满足的,是逻辑对正确思维的基本要求。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存在于一切思维形式中,对一切思维形式(概念、判断、推理)都是普遍有效的,这是形式逻辑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这些逻辑基本规律的定义,应该说不是一件难事,  相似文献   

13.
33.同时否定 SEP 和 SOP,则( )。(1)违反同一律的要求(2)违反不矛盾律的要求(3)违反排中律的要求(4)不违反普通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34.如果既不否定 SAP,又不否定 SEP,则()(1)违反同一律的要求(2)违反不矛盾律的要求(3)违反排中律的要求(4)不违反普通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同一律,作为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之一,它要求人们: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概念必须保持同一,不能任意变换;判断也必须保持同一,不能随便转移。在人们的正确思维中,同一律确实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在一个理论体系中,如果违反同一律的要求,这个理论体系就会缺乏严密性和科学性,在探讨真理的论争中,如果违反同一律,就达不到分辩是非的目的;在我们的日常交流中,也需要遵守同一律的要求,否则无法沟通。但是,我认为,把同一律当作一条清规戒律,似乎不能越雷池一步,也是不恰当的。如,《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认为:“违反同一律要求构思想一定是混乱和错误的”①(圆点为笔者所加)。而中国人民大学的《形式逻辑》更认为,对故意违反同一律的偷换概念,“必须不仅从逻辑上,同时也从政治上,加以无情的揭露,暴露他们的反动本质,并且肃清其流毒和影响。”②我认为,这两种观点实际上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违反同一律,从主观方面看,如果是无意识地、不自觉地违反的,多半是思想模糊、认识不清或者缺乏逻辑修养造成的;至于出于某种目的,故意违反同一律——偷换概念或偷换论题,确是“马列主义敌人经常采用的诡辩手法之一”,③但并不是只有马列主义敌人故意违反同一律。在现实生活中,有一部分故意违反同一律的例子,既谈不上思  相似文献   

15.
赵本山小品意味深长,家喻户晓,打造了一张中国喜剧小品的王牌,被誉为赵氏小品,幽默是赵氏小品的灵魂。赵氏小品中存在着大量的对逻辑规律的进行违反的现象,使其语言获得了深沉的幽默,逻辑规律的违反是指在语言运用过程中对逻辑的四条基本规律,即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的超越或背离,通过对逻辑规律的变异而又辩证的妙用,能产生幽默,既令人发笑,又耐人寻味,这是赵本山喜剧小品幽默的重要依据和手段。  相似文献   

16.
本认为逻辑思维的基本特征是确定性和论证性。反映思维确定性的逻辑基本规律是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反映思维论证性的逻辑基本规律是充足理由律。而且充足理由律是逻辑思维的第一位的基本规律,其形式语言表达式(形式定理)是MP规则(即分离规则)。  相似文献   

17.
排中律。排中律的定义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不能同假的原式和继式不能同时给以否定的思维形式的规律。正确地运用矛盾律和排中律都是为了避免永假式。例如,“A是B和A不是B”两个命题,在三同一的条件下,是既不同真又不同假的,都给以肯定是违反矛盾律的,都给以否定是违反排中律的。而无论“都给以肯定”或“都给以否定”,都是因为涵有逻辑矛盾。因此,矛盾律和排中律是思维形式组合原则“避免永假式”的两个不同侧面的展开,或者说是从不同侧面对同一律等值原则的具体规定。定义中的“同一思维过程”仍然指三同一,即同一时间、同一关系、反映同一对象的思维过程。不能同假的原式和继式包括:下反对关系的,如原式为SIP,继式SOP的等;矛盾关系的,如原式SAP,继式SOP的等。前  相似文献   

18.
语文思维要遵循一般思维的基本规律,包括逻辑规律和辩证规律。逻辑规律包括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语文思维活动遵循了普通逻辑的这四大规律,就可以在听说读写活动中思维首尾一贯,保持统一和确定。做到概念明确,判断恰当,推理有逻辑性,论证有说服力;避免含混不清、自相矛盾、模棱两可、无论证性。从而正确地表达思想、交流思想,正确地认识事物。  相似文献   

19.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本文以下简称为大纲)对学生初步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要求中,规定了要使学生“逐步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 所谓有条理地思考问题,是指在思考问题时要符合逻辑规律的同一律、排中律和矛盾律等;有根据思考问题是要符合充足理由律的要求。 尽管小学中还不够系统、详尽地进行逻辑知识的传授,但按《大纲》的这种精神,对学生进行一些最初  相似文献   

20.
形式逻辑是研究思维的形式(概念、判断、推理、证明及反驳)与思维的规律(同一律、排中律、矛盾律及充足理由律)的一门科学。本文是讲教育心理学的思维规律:问题律、情境律、多路律和情动律在数学教与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