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竞技体育现行法治建设制度亟需修订和完善(1)竞技体育法治制度起源和发展在竞技体育的发展变化过程中,人们为了保证比赛公平进行,防止舞弊行为发生,从实践中分别总结了各个项目的竞赛规则和胜负评判机制,并逐步完善了纠纷解决制度,使竞技体育从草根文化逐步发展成为一种制度文化,步入法治轨道。(2)竞技体育传统法治制度亟需修订和完善既然竞技体育已不单是体育界的事情,它还关系到投资人和观众等多方的切身利益,各利益方的发言权都应得到保证和尊重。竞技体育传统的立法、执法和司法制度在新的形势下,应该进行修订和完善,以保证竞技体育健…  相似文献   

2.
营造迎奥法治环境推进我国竞技体育法制发展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需要形成适应现代奥运需要和与世界接轨的体育法治环境?为此,应切实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加速我国竞技体育法制的发展进程,加快体育社会团体实体化的建设步伐,加强基层竞技运动组织的规范运营,加重对竞技体育丑恶现象的依法惩治,加大体育无形资产法律保护的力度,加紧竞技体育法律救济体系的完善。  相似文献   

3.
竞技体育举国体制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梁晓龙 《体育科研》2006,27(3):9-19
通过对当前我国发展竞技体育实施举国体制客观依据的阐述,分析竞技体育举国体制运行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及成因,并就如何进一步完善举国体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北京奥运会之后,党中央、国务院明确发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号召,实现竞技体育人才队伍法制建设是体育强国的重要目标体系之一。用SWOT分析法对我国竞技体育人才法治环境从内部优势和劣势及外部的机会和威胁等方面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并通过系统论的思想方法从中长期竞技体育人才立法规划的制定、创新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管理体制、加强竞技体育人才市场法制化建设以及完善激励保障机制等方面,提供一系列优化我国竞技体育人才法治环境可供选择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完善我国竞技体育保险制度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保险作为朝阳产业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因为竞技体育运动具有高风险性,如何正确合理规避风险是体育运动良性发展的有效保证,而体育保险则是除了规则、法律之外,有效分散风险,减少损失的重要途径。但现行中国体育保险存在产生晚、起步晚,法规制度尚不完善,险种过少,受保对象数量少、覆盖面小,体育保险意识淡薄,体育保险经营主体过少,从业人员数量少、专业素质低等问题,建议实行结合国情,加强体育保险立法力度,建立健全体育保险体系,加大体育保险宣传力度,提高体育保险意识,扩宽体育保险资金来源,提高体育保险从业人员专业数量和专业素质等对策。  相似文献   

6.
对湖北省竞技体育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目前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实施竞技体育规划战略;提升竞技人力资源水平;加强重点项目的建设、优化及布局;提高教练员的综合能力和素质等。  相似文献   

7.
刘巍 《冰雪运动》2008,30(2):47-50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调研方法,运用运动训练学、教育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相关理论,汲取国内外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冬季竞技体育及后备人才培养的具体实践,认为我国冬季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在培养体制、培养方式等方面存在着“重训轻教”、“重体轻育”、教练员水平不高、保障体系薄弱等诸多问题,提出了树立正确人才培养观念、发展多种培养模式、“训教结合”、科学训练、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和完善保障体系等对策,促进我国冬季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全面和可持续发展,为我国冬季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决策与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我国高校竞技体育发展初期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处于初期发展阶段的我国高校竞技体育管理存在着三方面主要的问题:一是体育机构不健全,二是体育竞赛组织不规范.三是运动员培养机制不完善。  相似文献   

9.
从体制矛盾、利益膨胀、价值异化方面,对影响竞技体育公平的内在制度根源、权利道德根源、社会文化根源进行剖析,总结出失去竞技体育公平意味着体育竞赛基本准则的破坏、竞技体育发展活力的丧失、体育强国进程的延缓或扭曲.提出维护基本权利、实现机会平等、确保按贡献分配等实现竞技体育公平的基本规则.  相似文献   

10.
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运用文献资料、数据统计等方法分析、讨论了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存在储备严重不足。人才培养体制落后,资金不足,培养效益差等问题。提出了推进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的创新,落实体教结合,优化后备人才培养方式以压对教练员实行竞争上岗,提高教练员的执教水平等建议,以促进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中国竞技体育职业化中的利益冲突及其法律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益问题是社会的基本问题.运用逻辑分析的方法,从马克思利益理论的视角,分析中国竞技体育职业化进程中存在的利益冲突现象.认为:利益分化是导致中国竞技体育职业化产生利益冲突的根本原因,法律规范欠缺是利益冲突产生的制度原因,非平衡的利益表达则是利益冲突产生的原始诱因.据此,提出通过立法和司法控制中国竞技体育职业化进程中利益冲突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的颁布对新时代竞技体育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为更好地发挥竞技体育在体育强国建设中的引领作用,本研究通过分析迈向体育强国我国竞技体育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以更好地贯彻落实《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相关要求。研究认为迈向体育强国我国竞技体育发展面临服务国家发展大局的作用发挥不充分、竞技成绩下滑、运动项目的结构性缺陷、创新驱动不足、治理能力有待提升、后备人才萎缩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新时代我国竞技体育发展应充分发挥竞技体育的多元功能、构建举国体制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新体制、推动竞技体育发展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全面推进竞赛体制改革、改革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强化奥运会备战参赛工作、大力弘扬竞技体育文化。  相似文献   

13.
举国体制与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战略及现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通过对我国举国体制、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的阐述,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及我国竞技体育的特征、发展趋势,从而进一步就内部结构、奥运金牌的数量与质量、夏季与冬季体育项目等方面分析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14.
竞技体育既是我国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我国体育事业改革中问题最多、推进最难的部分,从法律规制的角度来思考推进竞技体育深化改革的思路及措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文献资料法,对近10年我国竞技体育改革与发展中重大法律问题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与分析。研究认为,学者们对职业体育市场化改革、运动员培养与发展、运动竞赛行为规范、业余体校改革与发展等方面的法律问题研究,既是对国家发展方针、政策变化的一种积极回应,也是对多年来我国在推进竞技体育社会化和市场化改革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在法律层面的思考。研究建议,围绕阻碍竞技体育社会化和市场化改革的重大实践问题,将相关法理性研究视角和观点融入到竞技体育发展的相关立法、司法、执法中,形成具体的制度性文件或法规条例,解决立法的有效性及司法和执法的可操作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随着竞技体育商业化、职业化的发展,竞技体育异化问题日益突显出来,严重阻碍了竞技体育的发展。因此研究探讨这一问题既是体育理论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竞技体育实践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对竞技体育异化的概念、现象、成因分别进行探析,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解决竞技体育异化问题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6.
社会转型与体育法治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法治建设是当今社会呼声最高的内容之一,在眼下“法治热”的背景下,体育法治化也成为体育理论界关注的问题作者从以下3个方面论证了社会转型与体育法治建设的关系,即:①体育法制的理想与体育法治的现实;②需要在理解中国体育实践的基础上推行体育法治;③在体育改革的同时,必须考虑到体育法治建设或制度生长所需要的社会稳定,这种辨证关系的把握是体育法治建设极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埃及竞技体育的管理体系、训练体制及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通过实地考察和调查研究 ,详细阐述了埃及的体育 ,即竞技体育体系是政府参与管理 ,采用俱乐部训练体制。与其他国家相比 ,埃及的竞技体育水平属于非洲及阿拉伯地区的体育强国。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综述法和逻辑分析法对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竞技体育体制的特点和成功经验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其成功经验主要表现在建立了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竞技体育管理体制、以高校及职业体育俱乐部为载体的后备人才培养机制以及多元化的竞技体育资金投入机制等方面。其成功经验对我国竞技体育的市场化、产业化运作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孙和俊 《精武》2012,(24):83-83,85
竞技体育异化一直是现代体育界的热门话题,因为竞技体育异化问题愈来愈左右着竞技体育的开展。结合我国竞技运动实际,分析造成其异化的各种原因,以实现竞技体育原有精神的回归,促使我国体育事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