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自从习近平主席去年9月发出与沿线国家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和10月提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构想以来,国内外媒体纷纷报道并普遍予以肯定。但同时,也有不少境外媒体对"新丝绸之路"构想的战略意图妄加猜测,甚至有意进行误读和误导。如何做好"一带一路"对外宣传报道成为新时期一个重要课题。近来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办的"中国媒体丝路行"跨境采访活动,对此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正自21世纪第二个十年以来,伴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类世界迈入到一个开启"新全球化"进程的"后西方时代",以习近平总书记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命题,并呼吁世界各国人民同心协力,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此,中国媒体尤其是涉外媒体开启了向世界传播"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历程。近年来,中国对外传播"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同时也面临着一种跨文  相似文献   

3.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发展,大学生已成为"网民"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阐述自媒体时代和网络舆情概念的基础上,分析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针对高校网络舆情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加强网络舆情引导与管理队伍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中国传媒产业被称为"朝阳产业",是国民经济中的一个新增长点.行业整体繁荣的背后,新闻市场的竞争格局已经形成,并且愈演愈烈,媒体经营意识大大增强,公信力危机却日渐突出.公信媒体品牌的构建,成为当前我国新闻事业面临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5.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之中,世界卫生组织将该疫情全球风险级别上调至"非常高"。由于新冠肺炎疫情未来的发展趋势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导致媒体对其的关注和报道远远超过埃博拉病毒。西方媒体的报道中,恐惧和恐慌是主要特点之一。同时,西方媒体报道中对中国和华人群体的歧视与偏见,值得引起足够关注与警惕。  相似文献   

6.
十八大以来,随着中国迈向新的历史进程,中国主流媒体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从《人民日报》微博的"粉丝"高涨,到《新闻联播》抢领导人镜头的"光屁小孩",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主流媒体的新气象新变化都成为了人们最近热议的话题。毋庸置疑,一提到以《人民日报》、《新闻联播》、新华社等为代表的中国主流媒体,无论境内还是境外的受众都会产生相当的权威感与厚重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过春节看电影"已经成为中国的一项新年俗,而"科幻电影"出乎意料成为今年春节电影档的关键词,尤其是一部现象级科幻电影《流浪地球》的出现,更是引起海内外媒体广泛关注。笔者选取《纽约时报》在内的多家外媒和国内主流媒体关于这一话题的报道,对比分析中西方媒体呈现的多元化视角和报道策略,希望对中国电影文化对外传播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抖音等社交媒体作为用户分享生活、发表意见、交流经验的工具和平台,在国内市场收割大量"粉丝",广受用户欢迎。但和国内市场爆发出令人惊艳的传播张力相比,其海外传播距离真正意义的海外本土化运营和被主流用户接纳还有一定距离。当前,如何进一步加快社交媒体海外传播布局、生产适销对路的内容,进而从"他塑"转向"自塑",创新民间互动,利用社交媒体弥合时空差异,提升传播效果,正在成为海外信息传播亟待重视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9.
中国主流媒体围绕"一带一路"的传播行为,是中国通过区域化传播争夺国际话语权、塑造良好大国形象的话语实践。以新华社和中国日报社的短视频为例,主流媒体以概念聚合与复合型的叙述者实现宏大叙事,以概念分解与具象化的叙事场景实现微叙事,二者共同完成对国家话语的再语境化;通过收编"拼贴"与"戏仿"两种大众文化和亚文化表征手段,主流媒体分别完成丝路文化的视听符号意指实践,以及跨文化符号表征的丝路想象建构,将国家话语实践落实到短视频的符号表征之上;主流媒体通过短视频中数字身体的"自由旅行"和"体验式在场"传达身体经验,激发公众对"一带一路"的兴趣和想象,以此推动主流媒体国家话语实践由宣传向新宣传突围和转型。此外,国际传播的"供需错位"也为"一带一路"的新宣传带来了亟须解决的现实困境。  相似文献   

10.
"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为保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通过文献整理、实地走访,分析保定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现状和问题,结合信息化时代背景,在媒体设备普及、非遗数据智库、网络移动平台和大众媒体传播方面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1.
<正>在国际传播的媒体大家庭里,有一群独特的"老人",它们就是超过200年历史的海外华文传媒。在社交媒体时代,这些"老人"们怎样生存,又发生了什么变化?这是新闻业界和学术界都关心的话题,然而,相关研究至今仍旧不多。本课题组调查了6个大洲的16家海外华文媒体,将其2016年的各种实践概括为"一变两不变",即"融、承、传"。"融",指海外华媒的新变化——媒介融合,形式上、内容上、管理上的融合。"承",指海外华媒承载中华文化  相似文献   

12.
黄鹂  傅琼 《对外大传播》2016,(4):73-75,1
近年来,"拥抱移动"成为国际一流媒体的重要战略。"移动优先"的想法已经深深植入到国际一流媒体,移动浏览已经成为未来用户浏览新闻的大势所趋。当前,国际一流媒体移动端发展呈现几种新态势:首先,在战略上将移动客户端置于与电视新闻和网络新闻同等重要的地位;其次,在内容上越来越趋于满足窄众的需求,从专业和地域上细化用户定位,提供更为具体的服务;第三,在形式上提供更为精细、多元和便捷的用户体验。  相似文献   

13.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性暴发,一定程度上深刻影响了全球传播生态,并呈现出了一些新变化,这主要包括:全球疫情舆论场形成并在全球抗疫报道中发挥重要作用,但西方媒体固有意识形态偏见破环了疫情信息的有效传播;传统主流新闻媒体价值回归,网络新媒体平台遭遇"信息疫情";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人工智能等加持下的疫情舆论场传播力增强;疫情下媒体商业化服务被削弱,公共服务型新闻复兴。面对疫情下全球传播生态的新变化,全球媒体应对需要强化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传播力。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烟台市在对外宣传工作中,紧紧围绕讲好烟台故事,传播烟台声音,树立良好城市形象,积极拓宽对外传播渠道、强化平台构筑、夯实工作基础,推动烟台对外传播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一、"传统媒体+新兴媒体"融合发力一方面,借助传统媒体传播烟台城市形象。积极参与"好客山东""好品山东"捆绑营销联合推介,加强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日报》、中国新闻社、国际在线等主流外宣媒体的合作,通过开设  相似文献   

15.
<正>一、传统主流媒体在媒介融合环境下面临内宣和外宣的双重挑战对"主流媒体"概念的争论,存在官方和民间、计划和市场、体制内和体制外的较大分歧。以往对"主流媒体"的界定和争论,都是将"主流媒体"限定在传统媒体之中,并没有将新媒体纳入"主流媒体"的范畴。甚至还有人将"主流媒体"和"新媒体"对立起来,例如杨伟光《未  相似文献   

16.
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国际传播格局深刻变革。大力推进传统媒体向新型媒体转型升级,打造"四全媒体",实现新兴传媒产业和传统媒体的融合,是现阶段中国媒体发展的必行之路。新冠肺炎疫情下,中国媒体如何转危为机,传播和构建好中国形象,值得思考与探析。新型肺炎疫情突然来袭,是对国际公共卫生体系的一次大考,也是对各国国际传播能力的一次考验。  相似文献   

17.
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新时代国家发展的需要,媒体智库近年来在我国发展迅猛。这种新型智库的最大特征在于传播力强但研究力弱,需要与传统智库紧密合作,共同提高影响力,最终目的是在国际舆论场上提升中国话语权。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的要求,媒体智库要在强化传播效果上发力:首先应在内容质量上下苦功,打磨精品;进而要在传播策略上使巧劲,找准角度,选准时机,多产品、多渠道、多平台形成互动网络;还要积累资源,建设研究体系,提升整体传播效能。  相似文献   

18.
正纵观当今世界各国现代化发展历程,智库在国家治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逐渐成为国家治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国家品牌构建也日益成为对外传播国家之治的重要抓手。长期以来,西方国家主导的国际话语体系,通过其学术群体、智库和媒体炮制"中国威胁论"、"新殖民主义"等针对性话语,采用"污名化"策略图谋遏制我国和平崛起。在此背景下,智库作为衔接学术界、政界、商界和媒体之间的桥梁,拥有相应途径和责任,充分发挥维护好国家形象和话语权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1979年,邓小平同志正式提出建立经济特区的主张,外界希望通过特区这个窗口了解中国经济、政治体制和社会管理"转型之谜",并对当前我国日益凸显的社会矛盾与冲突进行观察和剖析。为此,除应在对外报道中反映特区在改革开放历程中的功能变化外,还要涉及全球普遍关注的共性话题;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新闻发布、突发事件报道指导协调、与境外媒体的日常联系、对外的新闻报道和新闻交流、以友城为依托的对外文化"走出去"等五种机制;挖掘海外"利益点"、摸清海外"关切点"并找准海外"兴奋点";积极在海外媒体高关注度的"聚光灯"下"抢落点",抓住重要历史节点和重大事件,积极寻找新报道角度、讲述"新故事";敢于正视敏感问题、热点问题,不回避、不绕开,在重大题材上"不失声",占据对外传播的制高点。  相似文献   

20.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的全国两会报道可谓非同寻常——时间推迟、会期缩短、采访名额削减、与会人员全程无接触闭环管理……对媒体人来说,这无异于一场"大考"。得益于"三位一体"的精准传播策略——创新时政新闻报道、打造原创精品矩阵、深耕评论视频化,将"新媒体、新技术、新表达"充分融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新媒体编辑部在全平台发稿量只有去年同期85%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