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鲁迅小说集《呐喊》中,曾塑造了病态社会中形形色色的小人物形象,诸如收入中学课本的《孔乙己》中的孔乙己,《阿Q正传》中的阿Q,《故乡》中的闰土等,作者对他们的态度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因为这些小人物是病态社会中艰难挣扎着的不幸者,他们愚昧、麻木,在他们身上似乎找不到任何亮点。而  相似文献   

2.
《孔乙己》《祝福》《阿Q正传》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传统篇目。这些作品所刻画的主要人物孔乙己、祥林嫂和阿Q尽管形象不同,性格各异,但深入思考后,不难发现他们身上有一些共性:孔乙己、祥林嫂、阿Q是鲁迅先生精心雕琢的一组“多余人”群像。  相似文献   

3.
曲剧《阿Q与孔乙己》是陈涌泉先生的一部作品。该剧以鲁迅先生两部名著为依据,以现实为经、以小人物的坎坷经历为纬,借助阿Q与孔乙己、吴妈等人物的心理呈现,为文学经典的现代解读树立了成功的范式,对当下利益最大化追逐所导致的民族心理结构紊乱予以烛照,不啻是一剂警世劝俗、提升民众审美品位的良药。  相似文献   

4.
鲁迅小说集《呐喊》中,曾塑造了病态社会中形形色色的小人物形象,诸如收入中学课本的《孔乙已》中的孔乙己,《阿Q正传》中的阿Q,《故乡》中的闰土等,作者对他们的态度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因为这些小人物是病态社会中艰难挣扎着的不幸者,他们愚昧、麻木,在他们身上似乎找不到任何亮点。而收在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阿长与〈山海经〉》中的小人物——保姆阿长,  相似文献   

5.
黄欣 《成才之路》2013,(20):90-91
《孔乙己》和《警察与赞美诗》这两篇小说选入了《汉语》第四册,同属第三单元。两篇课文有很多相似点,我在课堂教学时注意把握了这些共同点,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文本,认真发现相似处,以便理解课文内容,最终提炼文章主题。一、作者《孔乙己》的作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先生。鲁迅先生擅长写短篇小说,他愿用"匕首"一样的短篇小说刺向敌人的心脏,"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先生的传世名篇很多,如《阿Q正传》《祝福》《狂人日记》《药》等。鲁迅  相似文献   

6.
[《孔乙己》教学案例]第一课时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鲁迅先生是现代中国文化战线上的一面光辉的旗帜。他创作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同学们,你们知道有哪些?(生:阿Q、闰土、祥林嫂……)鲁迅先生曾说过,整一部《呐喊》十四部小说,他最喜欢《孔乙己》。孔乙  相似文献   

7.
鲁迅先生是一位民俗文化意识非常深厚的作家,在他的作品中有诸多传统节日、民俗内容。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鲁迅作品,如《孔乙己《》阿Q正传《》社戏《》祝福《》药》等,分别涉及了端午节、社日、祭灶节(谢年)、清明节等节日,几乎篇篇以节日民俗为重要背景或发展情节来引发人们对国  相似文献   

8.
李艳敏 《德州学院学报》2012,28(1):26-29,33
在鲁迅先生的作品《阿Q正传》中,有一个不可小觑的小人物邹七嫂。她像一个出色的社会活动家活跃于未庄这个封闭王国的舞台上,用自身的驱动力量无形中影响了阿Q人生的起落。  相似文献   

9.
鲁迅论“国民劣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孔乙己》《药》《祝福》《故乡》《阿Q正传》等小说中,鲁迅先生以形象的描写对国民劣根性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在杂文中,鲁迅先生对国民劣根性也有许多论述,了解这些论述,对我们解读上述小说会有很大帮助。现将鲁迅先生的相关论述分十五个方面摘录如下。  相似文献   

10.
赵吉文 《课外阅读》2011,(10):319-319
鲁迅先生一生写作600万字,其中著作500万字,辑校和书信100万字。鲁迅在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他的著作以小说、杂文为主。鲁迅的小说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鲁迅先生学习西方小说结构经济、灵便、多样的优点,打破中国传统的章回小说单一的形式,创造了中国现代小说的新形态。称鲁迅是中国现代小说之父,也不过份。鲁迅是塑造典型人物形象的文学大家,为中国现代文学的艺术殿堂塑造了第一批永垂不朽的典型形象,如阿Q、闰土、祥林嫂、吕纬甫、子君、孔乙己、四铭等。曾经收入初中语文课本的有《孔乙己》、《社戏》、《故乡》、《药》、《一件小事》、《阿Q正传》、《祝福》等。对于初中语文教学及初中学生实际,要学好鲁迅的文章,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点进行把握。  相似文献   

11.
在中学课本中,收录了很多鲁迅先生的作品,有《故乡》、《社戏》、《阿Q正传》、《孔乙己》、《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拿来主义》、《论雷峰塔的倒掉》、《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等等,这些文章都是鲁  相似文献   

12.
《社戏》是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收入小说集《呐喊》。相比《呐喊》中《狂人日记》《孔乙己》《药》和《阿Q正传》等其它作品,《社戏》没有入骨鞭挞,也没有辛辣讽刺,有的是读后悠长、韵味十足的感觉。语文课本中《社戏》节选自鲁迅《社戏》原文,去掉了前半部分糟糕的看戏经历,只留下少年时鲁镇看戏经历,以少年"我"的视角,写出了一个脉脉温情的江南水乡世界。  相似文献   

13.
一、鲁迅文学的思想基础   鲁迅的文学是理想主义的文学.拿我们最熟悉的那些篇章去看:《狂人日记》《阿Q正传》《孔乙己》《祝福》《故乡》《风波》等,这些作品的主人公实际上都是社会上最渺小的、最卑微的人群中的个体.……  相似文献   

14.
大师的认真     
<正>作家萧红在《回忆鲁迅先生》一文中写道:"鲁迅先生包一个纸包也要包得整整齐齐。鲁迅先生把书包好了,用细绳捆上,那包方方正正的,连一个角也不准歪或扁一点,而后拿起剪刀,把捆书的那绳头都剪得整整齐齐。"鲁迅在写《阿Q正传》时,想多写一些阿Q在监狱里的生活。为此,他想去坐一次牢,好好体验一下监狱生活。但最终没有去成。正因为鲁迅缺乏牢狱之灾的体验,所以他只得轻描淡写地写了一下阿Q在监狱的情形。由此可见,鲁迅先生在写作上是抱着何等诚实与认真的态度。  相似文献   

15.
鲁迅先生的小说集《呐喊》共收十四篇: 《狂人日记》、《孔乙己》、《药》、《明天》、《一件小事》、《头发的故事》、《风波》、《故乡》、《阿Q正传》、《端午节》、《白光》、《兔和猫》、《鸭的喜剧》、《社戏》。  相似文献   

16.
《阿Q正传》续篇阿Q凭借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一文一举成名。他不仅在中华大地家喻户晓,而且在国外知名度极高,备受人们的关注,据刚从国外归来的梅名兄说:一个蓝眼睛的外国学者认为,阿Q的名字中用了一个中文"阿",用了一个英文"Q",说明阿Q不仅属于  相似文献   

17.
鲁迅先生对阿Q的情感态度被概括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这也几乎被世人奉为圭臬,并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对《阿Q正传》的赏析和审美。但这种说法使读者偏离而非接近对《阿Q正传》的本质的赏析和审美。本文从鲁迅先生对阿Q的情感态度谈起,以求对《阿Q正传》真正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8.
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鲁迅先生的代表作。它不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座不朽丰碑,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鲁迅先生用娴熟的笔法为我们成功地塑造了阿Q这个世界文学画廊中的著名形象,让阿Q成为大家耳熟能详甚至家喻户晓的名字。  相似文献   

19.
高宁 《现代语文》2010,(6):156-156
《阿Q正传》是鲁迅先生最著名的作品之一,鲁迅先生写《阿Q正传》是想暴露国民的弱点。阿Q是一个贫苦农民,只能靠打短工来维持生活,社会地位极其低下,连一个姓名也没有,受尽了剥削和欺凌。但是,他却不正视现实,  相似文献   

20.
"孔乙己"是鲁迅先生的名篇《孔乙己》中的主人公。为什么起这个名字呢?鲁迅先生解释说",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了一个绰号,叫作孔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