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希林  东辉 《下一代》2008,(12):50-57
教育之道十二:启发式(教学方法)孔子在教学上根据每个弟子的具体情况实行"因材施教",并在教学中运用"启发式"。孔子在《论语·述而》篇中说:  相似文献   

2.
<正>《〈论语〉选读》作为浙江高中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块内容,大多数学校要用至少半个学期的时间来完成相关的教学,无论老师还是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既感受到了孔子学说的历史光辉,也体悟到了孔子学说的现实意义。《〈论语〉选读》的教学从原先的资料匮乏,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已经逐渐走入到了资料充实,相对成熟的阶段。如何处理文本与资料的关系,如何处理孔子思想与现实的关系,笔者在此想谈谈自己的看法。一、不能把《〈论语〉选读》按一般文言文来处理一般文言文的教学我们可以根据文本体裁和内容做不同的处理,或重人物形象的分析,或重意境情趣的  相似文献   

3.
孔子一生渴望参与国家政治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是一位积极的入世者,但在《论语》中却记载着不少孔子流露出归隐情绪的话语。在仔细研读《论语》的基础上,分析了《论语》中体现的孔子的"隐"与"见"的思想以及"隐"的原因,探讨了孔子的隐逸思想中的积极因素,揭示了孔子"隐"与"见"两种矛盾思想的统一以及孔子隐逸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许森 《小学生》2013,(3):62-62
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记录孔子和他弟子们言行的《论语》,也是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的必修课。《论语》中很多思想运用在现代教育中,也有非常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张希林  东辉 《下一代》2008,(10):44-47
孔子在长期教学中摸索和总结出"因材施教"等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孔子的教学方法,两千多年来被历代所运用。今天,我们的大、中、小学的老师也在自觉或不自觉地用着孔子的教学方法。为了更好地继承孔子留给我们的这份珍贵遗产,我们重读《论语》,进一步深入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古为今用,使之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6.
儒家思想是我国两千多年封建王朝的正统思想,在现阶段高中语文教材中,儒家思想的应用依然具有其现实意义。这里主要针对高中语文教学,探讨儒家思想在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借鉴应用。一.儒家思想在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借鉴应用1、教材内容方面儒家思想的经典之作《论语》,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他的弟  相似文献   

7.
孔子的体验式教学思想和教学法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海英 《考试周刊》2007,(40):11-12
本文从讨论体验式教学的理论依据和本质特征出发,以记载孔子主要言论的《论语》为依据,探析了孔子教育思想中的体验式教学理念及其实际运用的体验式教学法。  相似文献   

8.
《论语》是2500多年前,孔子的弟子收集的"孔子应答弟子、时人"的语录集,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这其中亦包含了孔子择偶应重德的思想。《论语》中有关孔子婚姻观的内容并不多,但通过整理《论语》中孔子为侄女和女儿择婿的相关章节,能够探讨孔子的择偶标准及其历史影响,以及相较于当代年轻人的择偶标准,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哪些启示。  相似文献   

9.
新课标强调学科核心素养,重视语文与生活的融通。在此视阈下,如何引导学生破除语言文字障碍,做好章句解读,用心灵、生命真正与孔子相遇是高中语文《论语》教学的重难点。从问题入手,依据新课标要求,抓住《论语》与生活的契合点,基于文本,提出应用于高中语文《论语》教学的生活化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10.
郭淼 《语文天地》2016,(4):94-95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载体。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要把儒家文化渗透到教学中,使儒家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一、通过儒家文化提升学生的语文修养孔子提倡"仁",因此,自古以来,中国人在教育上重视德育的培养,尤其重视人的品德和情操的形成,而当今社会,个人的品德却不如从前,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就可以渗透儒家文化,运用儒家文化提升学生的品德修养。语文教材中的儒家典籍《论语》《荀子》《孟子》和  相似文献   

11.
孔子的教育精神:"有教无类""有教无类"一词,原出自于2500多年前的孔子思想。在记述孔子教育言行的《论语》中有此一章"子曰: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南怀瑾先生曾解释道:有教无类是孔子的教育精神。他不分阶级,不分地域,不分智愚,只要肯受教,  相似文献   

12.
刘永绪 《山东教育》2012,(11):16-17
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历史名人之首。《论语》是研究孔子最可信赖的依据,其中的许多言论时至今日仍然被世人奉为至理。北宋政治家赵普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那么,孔子到底给了我们什么,我们又继承了什么?当前,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铺天盖地而来,一股新的教育实验正在大江南北轰轰烈烈地展开。我们不禁要问,"新教育"真的很"新"吗?几千年前孔子的教育思想是否已经过时了?翻开《新教育》,翻开《论语》,会很容易地发现,新教育的学理基础在《论语》里早已提出,只不过我们又重新捡回来罢了。  相似文献   

13.
《论语》隐含了一种体裁,我们权且称之为"孔子对话"。从《论语》到《庄子》,"孔子对话"经历了这样的转变,亦即从作为对象被回忆、记录、复现,到作为逻辑论证的手段与工具用于导向已经先行存在的结论。可以说,《庄子》中的"孔子对话"是对《论语》的戏仿,《声无哀乐论》也是这种戏仿体的变体:在这两个文本中,"孔子对话"是一种论证的策略。然而,"孔子对话"的最初形态并没有消失,《世说新语》类的笔记,诗话,以及宋代新儒家的语录和禅宗的语录、公案、参话头,都与对交谈对话场景的记录与复现有关,并在文本中保存了《论语》的客观记忆。可见,作为"孔子对话"原始文本的《论语》内蕴着以上两条发展线索,它们都是对《论语》的创造性发挥。  相似文献   

14.
<正>作为儒家经典著作,《论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毋庸置疑。古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时而习之",汲取其中的智慧。那么,《论语》中的智慧,对于政治课教学有何启迪呢?笔者试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学习感悟。一、渗透"仁""礼"观点,成才首先成人孔子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他教育学生成才首先  相似文献   

15.
一《论语》中的启发式教学思想概述(一)启发式教学思想的内涵《论语》中的启发式教学思想的要义体现在孔子的名言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1]其中,愤是指苦苦思索而未想通的样子;悱是指口里想说而不能明确说出来的样子。整句话是说,学生在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16.
宋朝开国宰相赵普说过一句话:“半部《论语》治天下。”现在看来未免言过其实,但是,在中国文化史上《论语》确实是最重要的一部书。所谓“千里滔滔水,源自滥觞时”,它是许多中国文化传统的源头,所以有人说认识中国文化传统须从儒家开始,而认识儒家则须从孔子开始,认识孔子则必须从《论语》开始,而要在透彻地了解《论语》的思想的同时,仔细琢磨它的文学手法的自觉运用,我们会对它流传千载而仍有无穷魅力的经典地位更为信服。一、言简意赅、隽永有味的语言《论语》是记录孔子与弟子的言行、阐释深刻义理的一部书,它以当时明白晓畅的口语为主,…  相似文献   

17.
先秦儒家与中国古代医学的养生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孔子及其儒家的思想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影响所及,包括整个中国社会的政治思想、伦理道德、历史、教育等各个方面。这里我们仅就先秦儒家与中国古代医学的养生思想的关系作一些探讨。首先,在《论语》一书中,有许多地方记载了孔子的养生思想。对于饮食卫生,孔子是特别讲究的。《论语·乡党篇》中记载:  相似文献   

18.
<正>《论语》是孔子教学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被学生片片段段地记录下来,这些以课堂笔记为主的记录由他的学生汇集编纂的一本语录,它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样在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适应日常秩序,找到个人坐标。易中天教授在为《于丹论语心得》作序中戏言,"孔子只有温度,没有色彩",是一个"灰色的孔子"。而我从《论语》的字里行间看到五彩缤纷,色彩斑斓,五光十色的孔子形象。让我们从《论语》中找到艳丽色彩的出处,展示圣人持彩练当空舞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19.
《论语》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作品,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位居"四书五经"之首,也是古代文人学子必读之书。在《论语》当中,孔子对教育有许多精彩的论述和阐释,比如"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在当今都是十分先进、科学的教育思想。此外,《论语》当中的德育方法也对现代德育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从五个方面论述《论语》对当代中学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孔子思想的集中体现。《论语》一书中所体现的孔子重视教育、"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教学相长"的教育思想在今天依然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与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