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年轻的朋友,我想告诉你们,永远不要怀疑理想和信念的力量。我的理想是共产主义,革命斗争几十年,不管遭遇怎样的艰难困苦,这个信仰从没动摇过,是理想信念给了我勇气和力量。谁都会遭遇脆弱、困惑、挫折和失败,理想常常在现实中碰壁,我也不例外。我曾有过战斗失利的痛苦,曾有过死亡线上的挣扎,在周遭扭曲而阴沉的氛围中,我也曾愤懑、怀疑甚至绝望,但最终,对光明未来的向往与执著总能让我在困难面前一次次地挺起胸膛。"  相似文献   

2.
从一枚图章说起我有一枚刻着小篆体的方形小图章,带在身边已有三十六年了。在这三十六个寒暑里,有多少随身携带的东西都不知不觉地丢失了,唯有这枚图章一直没离开过我。它经历了太行山上的抗日烽火和百万雄师过大江的硝烟,听见过欢庆土改胜利的锣鼓,也曾庄严地为一些中国共产党员的《入党志愿书》做过认证。今天说起了这枚图章,并不是介绍它的经历,而是借此引出使它诞生的主人。  相似文献   

3.
学习的问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被全党、全社会所重视。学习已不再是个体的行为,而是社会的行动;学习不再是一时一事,而是一生一世;学习也不再是一科一门,而是全科全门;学习不再是学历教育,而是生存生活需要;学习不再是任务被迫,而是自觉自愿的行为。人类已进入一个学习的社会,终身教育的社会,学习永远不晚。学习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我们的先哲们曾提出过不少睿智的思想,至圣和亚圣学习的思想至今还在深深影响着我们。我们党的三代集体更是对学习推崇备至。毛泽东1939年曾讲过:“我们队伍里边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  相似文献   

4.
永远忘不了1977年这个特殊的年份,这一年我三十而立,这一年8月我生下了小女儿,这一年家里三姐弟同时备战高考,这一年我周围的高龄考生全部落榜,这一年有太多的艰辛故事…… 我是66届高中毕业生,是年龄最大的老三届.那时候,国家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中去,去消灭“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体力与脑力劳动差别”.1969年1月,在一片“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热烈口号声中,我奔赴遥远的海南琼海建设兵团,在那里割胶种地、生儿育女.那个曾发誓要当一名杰出的“物理工程师”的我,只好默默地将这个奢侈的梦想珍藏在心底.  相似文献   

5.
杨善洲是令人难忘的.时至今日,这位老人质朴的谈吐、孩童般的笑容、眼中间或一闪的凛然目光仍历历在目,清晰如昨,虽然时光已过去了6载有余.我也曾在心中反复问过自己,为什么一位仅仅有过两次短暂接触的老人,会在自己记忆中留下如刀刻般的印迹?我的回答是:他的言行曾深深地感动过我.但这似乎也不是答案的全部.现在想来,是他的精神震撼了我.他之所以令人难忘,完全源于老人身上深藏的精神特质.在他身上,我真正感受到了民族文化元素与党的优良传统的完美结合.他所达到的精神境界,让人不自觉地会顿生仰之弥高之叹,既而"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相似文献   

6.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阅读史。但只有我们这一代人的阅读史与众不同。我们经历过阅读匮乏的年代.然后,又经历过阅读泛滥的年代。这多少也有点像我们的饮食史,挨过饿的人会报复性地吃。据说,狮子在吃饱之后绝对不再多吃一口,但我们不是,我们这些挨过饿的人的饮食习惯是记忆培养的,我们的胃会吃饱,但我们的欲望永远吃不饱。而阅读,却不是这样。  相似文献   

7.
罗明 《声屏世界》2011,(3):25-26
法国作家梅里美曾说过:“我不计算我写了多少书,而要计算我写了多少思想。”在互联网十分发达的今天,面对海量新闻、云涌信息,除了要对信息进行筛选、判断和取舍外,资源信息的整合和策划也十分重要。特别是一个有影响力的媒体,  相似文献   

8.
一个作家的写作是由两大背景决定的,一是他的生活;二是他的阅读。经常有人问我,你读过些什么书,能不能向年轻人推荐一些。我就面有窘色,一时答不上来。一般作家谈阅读时都能很潇洒地说出那些大部头,读过多少外国名著。我却不能,就算读过几本,也早已忘掉了。我不是小说作家,是写文章的,正业曾是新闻写作、公文写作,业余是散  相似文献   

9.
我名叫奥克塔夫,我身上的服饰都是专门定制的.我是个广告人:不错,我污染这个世界.我就是那个向你们卖垃圾的家伙,让你们梦想那些你们永远得不到的东西:天空湛蓝湛蓝,女人永远美丽;一种经过Photo Shop处理过的圆满的幸福、无瑕的影像、最时髦的音乐.当你们省吃俭用,终于买下梦想的汽车,也就是我在上次促销中推出的那种,我却早已让它过时了.我总是比你们更时尚,更超前,而且总让你们望尘莫及.奢华荣耀是人们永远无法抵达的国度.我用最新的时尚来毒害你们,而新时尚的好处就在于无法维持,总会被另一个更新的时尚所淘汰.  相似文献   

10.
我也曾迷恋过诗:曾熟读唐诗三百首,曾摘抄了厚厚一本动人的诗句,曾在四季的更替、景致的变换中捕捉诗的气息,曾在日记本里挥洒一行行激情的话语。但这已是多年前的往事了,人们常说,人在年轻时个个都是诗人,我承认,这话确有几分道理。从象牙塔中走出来,日子似乎越过越快,也越过越实在。这世界太喧嚣繁杂,没有多少时间可以去沉思默想,也没有什  相似文献   

11.
访穆巴拉克     
穆罕默德·胡斯尼·穆巴拉克在当埃及总统以前,还不是一位名扬四海的国际人物。他在萨达特突然被刺、继任总统的时候,许多人不清楚他上台后将执行什么样的内外政策。当时埃及政局剧烈动荡,人们的视线象聚光灯似地集中在新总统的每一个动作上。有的外国记者曾直截了当地问他:“你将是萨达特政策的继承者,还是纳赛尔政策的后继人?”他回答说:“我既不是纳赛尔,也不是萨达特,我是胡斯尼·穆巴拉克。”穆巴拉克在就任初期,讲过他的政府对于萨达特政策的“继承性”问题,也多次表示过要调整政策的  相似文献   

12.
曹筠武 《青年记者》2008,(13):39-40
现在网上传<系统>的作者是"80后,资深网游玩家",其实我不玩网游,我玩的都是单机版,实况足球、NBAlive、FM.体育类游戏居多.在采写<系统>之前,我对同游的了解仅来自于我表弟,他玩过传奇,那时候我上大学他上中学.署假一回家,他就找我借钱,为此我对网游产生了一种朴素的抵制情绪,自己从来没玩过.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清末时期,曾发生过一起重大的档案流失事件,号称"八千袋麻袋事件"(以下简称"事件").这一事件的发生,使我国历史档案遭受了惨重的损失,曾遭到了社会各界的强烈谴责,成为档案事业发展史上的一大耻辱,也是我们应该永远吸取的教训.  相似文献   

14.
父亲曾说:“打仗不是演戏,不是知识分子游行喊口号,死神大手一抹,成千上万的生命灰飞烟灭,何来雄壮可言……”“但愿战争永远不要再发生了.”  相似文献   

15.
接到《新闻知识》为纪念创刊10周年写来的专函,我猛然想起自己这些年在《新闻知识》发表的文章有多少篇?多少字?一下子也算不清楚,大约有10多万字吧。十年来,在《新闻知识》举办的几次论文评奖中,我曾两次获得一等奖。在这里,“厚爱、感谢”之类的话已不重要,这不仅是因为自己曾写过此类的话,更重要的是,一个刊物的品位和层次的社会大背景及其内在素质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一代伟人毛泽东在多个场合不止一次说过"我是农民的儿子",他很骄傲,因为农民是创造价值的群体。多少伟人不是出身农民家庭?多少企业家不是来自农村?但农村穷,农民苦,这又是当下中国不争的事实。尤其是中西部欠发  相似文献   

17.
生命册     
《全国新书目》2013,(12):108-109
我知道我们终有一天要回归土地。可我从来没有认真看过自己的脸。是的,我照过镜子,可我看的是相貌,不是脸。一个人的脸应该包括他的全部生命特征。那时候我还看不清自己。不知自己从何处来,要往何处去?我也从来没有想过我们皮肤的颜色为什么是黄的,它是怎么染成的?现在我终于明白了,我们的颜色来自于土地,我们与平原一个色调。  相似文献   

18.
《出版广角》:我看你的专业和出版的联系并不是很紧密,是什么想法让你走进这个行业,成为一名编辑?
  赵海燕:我想,下决心进入出版行业的人,内心深处多少都有一些柔软的文艺情节。多少人曾在少年时期,被杜拉斯的湄公河迷惑过,或者触碰过村上春树脑海里溺水少女的手指,再或者被曾经的《萌芽》勾起内心的蠢蠢欲动。我想,我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9.
依依兰台情     
从我第一次踏进河医人事档案室的大门,到现在已经整整十六年了.十六年中,有多少苦和累,脏和乱,多少希望,多少梦想,多少酸甜苦辣.十六年中,也曾经有过苦恼,有过徘徊,有过离开档案室的念头,但最终我还是咬咬牙坚持下来,与档案室的同志们互助互爱,彼此扶持,在人事档案这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耕耘着……  相似文献   

20.
正官员是权力的主人,企业家才是权力的仆人;官员自己不生钱,企业家是他们的钱袋子。离官员太远发不了财,离官员太近容易出事,这是中国式企业家的两难处境。王健林是我很熟悉的富豪,不是因为他的财富,而是因为他曾搞过足球。当年的大连万达曾统治足坛十余年,后来假球黑哨泛滥,王健林见势不妙,卖掉俱乐部,全面退出足球领域,专心搞他的房地产去了。十几年过去,中国足球依然低谷徘徊,多少人在这里折戟沉沙,而王健林的人生却风生水起,全国各地都建起了万达广场,他也成了内地新首富。这是个很不简单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