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关于《宋元学案》的作者,学界或以为黄宗羲,或以为全祖望,或以为黄、全二人,而少有提及王梓材、冯云濠的。本文最过对《宋元学案》的具体内容的分析综合以及对它得以问世的复杂过程的文献追溯认为,《宋元学案》是黄宗羲、全祖望、王梓材、冯云濠等前后相继、死生以之的一部代表中国古代学术史编纂最高水平的不朽巨著。  相似文献   

2.
关于《葬书》的作者及成书时代问题,历来被学者们视为学界一大难题。时至今日,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也没有完全统一。学者们对《葬书》作者考证的结果比较一致,认为郭璞不是《葬书》的作者,但对于《葬书》成书时代问题考证的结果却大相径庭,主要有晋代成书说、南北朝成书说、唐代成书说和宋代成书说四种观点。通过对上述观点的研究和进一步的考证,认为《葬书》的成书时代应该在北宋后期。  相似文献   

3.
《乐记》集儒家音乐思想之大威,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音乐美学专著。然而因无确切史料可考,《乐记》的成书年代和作者问题虽经学界半个世纪有余的激烈讨论。至今仍未能达成较为一致的认识。但其中有两种观点最具影响:一说战国时期的公孙尼子当为《乐记》作者;二说《乐记》是由西汉的河间献王刘德及其手下以毛生为代表的一批儒生共同编纂而成。本文就此两说的讨论择其要点进行综述,为《乐记》作者与成书年代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5.
《宋元学案》附录的《苏氏蜀学略》是清代学者全祖望补撰的。他违背了黄宗羲原著的宗旨,又依照理学宗传拟定苏氏蜀学的学术渊源,并以为蜀学出于“纵横之学”而“杂于禅”;这些都是极不恰当和非常片面的。然而若将今本《宋元学案》视为宋元学术思想史,而不仅仅是理学宗传史,则它又具很丰富的学术思想史料的价值。《蜀拳略》是第一次将蜀学上升到学术吏的高度,这对晓清以来将蜀学作为具有地域特色的拳术的复兴,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山海经》作者和成书经过是《山海经》研究传统论题的难点。20世纪关于《山海经》作者确指的有邹衍说、随巢子说,泛指有北人说、南人说,关于《山海经》成书经过的讨论也产生了许多观点,有望在能预见的将来取得共识或基本共识。  相似文献   

7.
《通释》兼收宋金明清历代戏曲词语一万余条,既校补了《元曲释词》,又以大容量集历代戏曲词语为一书。其突出特点在于:释词旁征博引;发掘新词新义,同类性质的辞书所未见者不下全目的百分之八,多义词亦多有新解;以音统形,就因析义;大量少数民族语得到解释;吸收前辈和时贤科研成果,亦坚持不同学术观点的辩驳。  相似文献   

8.
汉代学者刘歆在给汉成帝的《上(山海经)表》中说:禹治水时,“益与伯翳士驱禽兽,命山川,类草木,别水土……逮人迹之所希至,及舟舆之所罕到。内别五方之山,外分八方之海,纪其珍宝奇物,异方之所生,水土草木禽兽昆虫麟凤之所上,祯祥之所隐,及四海之外,绝域之国,殊类之人。禹别九州,任土作贡,而益等类物善恶,著《山海经》”。  相似文献   

9.
关于《尉缭子》的作者及其成书年代,学界多有讨论。战国古本《尉缭》成书之后,在秦汉以及后世的流传中经过增益、补充,以及宋代元丰年间编印时为了保留和突出兵家内容而进行的挑选与删减,形成了现在所见的《尉缭子》。今本《尉缭子》中所反映的社会问题与尉缭所提出的建议也不是秦王政时期秦国的情况,未能反映出秦始皇时期鲜明的时代特色,故而作者当非秦始皇时期的尉缭。通过对全书进行综合分析考察,认为今本《尉缭子》是梁惠王(魏惠王)时的尉缭所著。  相似文献   

10.
《释名》成书时代较早,相关史料匮乏,且部分材料孤立无证、甚至相互矛盾。后代学者根据不同史料,对《释名》的作者、成书年代及其篇目等基础性问题做出了不同的判定。考证可以发现,"刘熙作《释名》"说更为可靠;成书年代及其篇目等问题,也随之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11.
在思想史定位上,黄百家表彰了周敦颐开创性理之学的学术贡献.在周程授受上,编纂者在承认客观师承关系的同时,又认为不能夸大其在学者思想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在周敦颐著作的评价上,黄百家依据黄宗炎的考证,批评《太极图说》中夹杂儒释道三教思想,比不上《通书》之纯粹,因此反对朱熹以来的编纂顺序而将《通书》置于思想资料之首.在《太极图说》的本体论阐释上,黄宗羲一方面继承刘宗周的心学思想,一方面又受主张元气实体论的实学思潮影响,从理气合一的立场出发解释了周敦颐的太极说,批判了朱熹理本论的太极说阐释.在《太极图说》的修养工夫论阐释上,黄氏父子继承刘宗周的性情、理欲、动静合一论说批判了朱熹的二元论阐释.  相似文献   

12.
池挺钦 《文教资料》2007,(19):100-102
在汉语语音史的研究中,为了准确描写一部韵书的音系并认定其音系性质,往往要先确定韵书的生平和创作年代。《等音》是清初云南学者的一部韵学著作。论文从史料记载出发,确认了《等音》的作者马自援就是吴三桂手下大将马宝的次子,解答了以往研究者的疑问,从而进一步确定《等音》的成书时间为1673年至1681年之间。  相似文献   

13.
陈文述确为《乾嘉诗坛点将录》主创之一。据新出的《舒位年谱》,推定《乾嘉诗坛点将录》的成书时间应为嘉庆二十年八月至十月间。  相似文献   

14.
《三国演义》成书过程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三国演义》非一人独著,而是一部累积性的作品。其中关键性的作者是《三分事略》的作者,罗贯中、毛纶、毛宗岗父子。并就其成书的具体过程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5.
杨友志 《中学理科》2005,(10):20-20
“学案”一词最早出自历史上中国特有的“学案”体裁,该体裁常用于研究和总结中国两千五百年的儒学史,如明末清初一代大儒黄宗羲所编的《宋元学案》和《明儒学案》,就是遵照传统“学案”体洌的典范.  相似文献   

16.
从版本考证、文本提示、情节漏洞三方面来看,现在常见的《儿女英雄传》版本很可能经过了多次、多人的修改,而且种种迹象表明,文康写作该书至少是分两个阶段写成的。最初的构思可能只有前二十八回。  相似文献   

17.
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聊斋志异》风行逾百年,摹仿赞颂众,顾至纪昀而有微辞。”在众多的摹仿中,《萤窗异草》算得上是一部力作,评论界对它的关注也越来越多,对它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其中尤以对它的成书年代和作的关注为更多,几乎每篇评论《萤窗异草》的章都会涉及到成书时间和作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三家意见比较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18.
《晏子春秋》成书有一个长期积累和演化的过程 ,到战国中后期基本定型 ,至刘向校雠整理后 ,内容始固定下来。汉后各代史志著录篇目不合 ,乃是由于章数分合不同所致。  相似文献   

19.
帛书<易传>整体形成在秦代<挟书律>施行之前,帛书<易传>的散乱期和<挟书律>的施行期基本重合,帛书的整理期在<挟书律>废除到汉文帝前元十二年之间.帛本<易传>中<说卦>前三章的归属问题,帛本<系辞>与今本<系辞>的先后关系问题,帛书<易传>的成书时间问题,都可在这一框架下得到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20.
在为人处世上,黄宗羲对杨时的软弱无为颇有微词.在哲学思想上,杨时致力于统合北宋五子的思想,开朱熹思想之先声,但仍不免浸染了禅学.编纂者反对后世因为尊崇朱熹之学脉而过于推崇道南学派代表杨时、罗从彦的观点,并订正了《豫章年谱》与《宋史》中罗从彦师事杨时的时间上的讹误.编纂者肯定罗从彦、李侗静中体验未发气象的本体工夫论是对程颢静坐体认天理的识仁思想的深化,是入门的工夫手段,而朱熹的批评是担心此方法之流弊,因此朱熹居敬穷理的二元工夫论已背离了师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