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异化劳动理论向唯物史观的过渡——读《神圣家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44年8月末,恩格斯在由英国返回德国途中,在巴黎与马克思第二次会面。此时,在“一切理论领域中”都显示出他们的意见完全一致。从此,便开始了两位革命导师毕生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共同战斗的历程。他们合写的第一部著作是《神圣家族》,这部论战性的著作发表于1845年2月。列宁认为,此书所阐述的思想“奠定了革命唯物主义的社会主义的基础”。本文着重从《神圣家族》的思想实际入手,探索它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的地位,考察它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借以阐明马克思思想发展的一个阶段。  相似文献   

2.
分工是马克思哲学历史观的一个重要范畴。马克思的分工思想与古典经济学家存在着维度和旨趣上的差异,阐释马克思的分工思想,不仅有助于理解其深层次的涵义,展示其独有的视域,也有助于对马克思早期其他思想的研究和理解。  相似文献   

3.
有的同志根据马克思不仅在早期著作中广泛使用了异化概念,而且在成熟的著作里也同样使用异化概念这一情况就认定:“马克思有一贯到底的异化思想”。这种观点似是而非,难以成立。笔者不揣冒昧,试引言之。马克思早在学生时代就接触到传统的异化理论。1841年大学毕业后,革命民主主义者的马克思开始零散地阐发自己的异化思想。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马克思把国家比做政治领域中的宗教,也是一种异化。随后在《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的思想转变从社会历史现的角度看是人本主义劳动异化史现到唯物史现的转变。“人的本质”、“私有制”和“共产主义”等范畴在两种历史现的不同语境中具有不同的内涵,这体现着两种历史现逻辑框架、推理方式以及理论结论的不同和联系。分析这些范畴的不同内涵,有助于我们更科学地认识马克思历史现的转变及其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5.
异化作为一个重要的哲学范畴,不同历史时期的学者有不同的解释。笔者仅以黑格尔、费尔巴哈、马克思、马尔库塞四位哲学家的异化思想为线索来探讨这一范畴的理论脉络,为异化的最终扬弃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6.
论青年毛泽东从唯心史观向唯物史观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四运动前,毛泽东把“宇宙之真理”看作改造社会的“本源”,并把改造社会的希望寄托在“圣人”和“君子”身上,从而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以及人民群众历史作用这两个问题上陷入了唯心史观。五四运动后,毛泽东提出“吃饭问题最大”、“民众联合的力量最强”,也正是在这两个问题上开始形成唯物史观的  相似文献   

7.
唯物史观,作为马克思的两大发现之一,对人类历史进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以往的研究中,人们大多是把马克思脱离思辨哲学,转向研究经济问题,提出“市民社会”、“私有制”等重要范畴,看作是马克思形成唯物史观的关键。我认为,这种看法过于笼统和宽泛,不能准确地反映出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的真实的理论进展过程,以及马克思早期思想发展的逻辑特征。本文将通过对马克思早期劳动思想的剖析,说明这一思想在唯物史观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为我们更好的倡导和贯彻新型的企业伦理提供了崭新的视角:从“劳动”理解企业伦理;从“异化的劳动”理解企业伦理,从异化劳动的“四个规定”理解企业伦理,认为企业伦理作为决策的理念之一,与“异化”有着莫大的关系,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借用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使用的异化理论,对教师劳动异化现象进行了论述,分析了教师劳动异化的根本原因,提出消解教师劳动异化的基本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两千年多年的封建社会中,针对儿童的历史教育是通过私塾、义学、家塾等非正规形式来完成的,适合这种教育形式的儿童历史教科书也是由民间自发地、历史地形成的,如《三字经》《龙文鞭影》。鸦片战争,中国的国门被迫打开,在西学的逐渐影响下,儿童历史启蒙教育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家务劳动使一些人乐趣横生,却给另外一些人带来苦恼和忧愁。家务劳动愈来愈成了一个社会性的问题。它与生产的矛盾显得愈来愈突出和重要了。这一矛盾成了其它许多社会矛盾的契机。解决这一矛盾,成了解决其它许多矛盾的钥匙。因此,探索家务劳动的规律,掌握其发展的必然趋势就是非常必要的了。本文试就家务劳动从公共劳动向私有劳动转变的问题作一探讨,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2.
13.
长期以来,学术界基本上是将劳动异化论视为马克思巴黎时期的主要思想来看待的,很多论者用它来表达、阐发甚至等同于马克思一生的异化思想。但是,如果把这一时期马克思的著述整合起来研究,就会发现,他的思想仍然处于变化、发展之中,特别是他借阅读和摘录詹姆斯.穆勒的《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的机缘所阐述的思想,明显把劳动异化论发展为社会关系异化论。这是理解当时马克思思想必须关注的一个现象。而从思想传承的逻辑看,如果没有社会关系异化论作为中介,要过渡到《德意志意识形态》在历史唯物主义视角下对异化现象所做出的新分析,将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14.
一抽去分工具体的历史形态,从最一般的意义上说,分工是劳动的社会存在形式。劳动创造了人,人通过劳动从动物中分化出来,形成了自身及其社会。人只有继续劳动才能作为人而存在,才能保持自己质的稳定性,与动物界严格地区别开来。但是,就象分散的纱线不能叫做布料一样,孤立存在的劳动者和劳动资料并不是现实的劳动。孑然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着力考察了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异化和劳动异化现象 ,在此基础上指出人处于一种异化的存在状态 ,进而洞察了人的本质。但马克思的论述并没有涉及前资本主义时期。从异化和劳动异化的角度审视 ,前资本主义时期各社会的人的存在亦是一种异化 ,人的产生过程就是一个异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人的需要构成利益的内容。利益是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各种有利条件的总和,其本质是人的需要实现的社会形式。人的需要和利益是历史唯物主义重要的基础性范畴。利益结构可以划分为物质利益与精神文化利益;个体利益、集团利益与社会共同利益;经济利益与政治利益;直接利益与间接利益;广义利益与狭义利益。  相似文献   

17.
"需要"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一个重要范畴,探讨它在唯物史观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其产生作用的机制,分析"需要"在方法论上的重大意义,对全面认识和理解唯物史观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自从一九三二年马克思的《一八四四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发表以来,异化理论便成了西方学者研究的热门。但是,由于他们的立场出发点不对,因此,对异化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一方面,他们从理论上歪曲马克思曾经使用过的异化概念,人为地制造“青年马克思”与“老年马克思”的对立,从而诋毁马克思主义;另一方面,他们从现实上,用所谓的“异化理论”来攻击社会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制度,把社会主义国家存  相似文献   

19.
论韦伯的社会劳动分工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韦伯的社会劳动分工思想梁向阳王月琴提到社会学家的社会劳动分工思想,人们自然会想起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EmileDurkheim,1858———1917)的《社会劳动分工论》一书。但有不少人不知道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韦伯(MaxWeber,1864—...  相似文献   

20.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马克思通过异化劳动理论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与压迫,为剖析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奠定理论基础。然而,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了数字化阶段,并产生了不同于传统雇佣劳动关系的新的数字劳动关系。数字劳动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劳动形式,是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当代阐释。数字劳动通过劳资关系的重构,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人的主体性丧失。为此,需要正确对待数字技术与数字劳动异化的关系,摆脱数字劳动异化、突破数字资本逻辑的统治,积极寻找缓解数字劳动异化的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