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18世纪,大卫·休谟首次将"同情"这一概念引入伦理学的范畴,其后亚当·斯密继承了其关于同情的学说,并在批判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一套独具特色的同情理论。在哲学的视野下,从同情的生成、同情的机能特征等多维视角来深度解读亚当·斯密的同情理论,以便我们形成关于亚当·斯密同情理论的全面认识。  相似文献   

3.
史长青 《教师博览》2003,(11):40-40
看到“教育有悔”这四个字的时候,我猛地想起了他——小路。小路,一个热心肠的孩子,一个六年级连五角星也不会画的学生,一个语文只考8分、数学只能考0分、在老师眼里根本“不算人”的后进生。  相似文献   

4.
在启蒙运动时期,苏格兰的科学、经济、哲学以及其他诸多领域都有了长足发展,对世界各地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时至今日,这种影响依然清晰可辨。苏格兰启蒙运动时代的道德情感理论贯穿于启蒙运动时期的苏格兰政治、经济和哲学等领域,苏格兰启蒙思想家所构想的同情构成社会秩序的基础之观念,与中国传统理论相契合。处于新时代发展的当代中国可以从重视人性伦理的传统中探究合适的理论,并汲取苏格兰启蒙运动的道德情感理论,在经济、政治和法律等领域做出自己的理论探索。  相似文献   

5.
同情伦理学对同情的认识有两种取向,一是将"同情"视为一种自然的天性,二是借助一定的想象力或自我反思能力形成的与当事人相类似或一致的心理倾向。同情被认为具有理性较少具备的作用和价值。尽管如此,同情的有效发挥却是有条件限制的。教育直面多样的、具体的生命,这使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积极的情感交流、互动成为必须,同情则可以在其中发挥有效的作用。同情伦理学的同情观有意无意地忽视了个体间人格的差异,将主体性推至极端。从同情伦理学中汲取其合理成分,需要基于教育的立场,重新理解同情的内涵,辩证地认识同情的教育意蕴,并帮助教育者拨开同情的迷雾,在实践中展现同情,体验同情带给人的生命的价值感和意义。  相似文献   

6.
具有“德、才、学”三方面品格的教师是高尚型的教师。在教师高尚人格的影响下,学生为其崇高的品德所折服,为其卓越的才能所倾倒,为其广博的知识所陶醉,才能“亲其师”而“信其道”。因此,人格高尚的教师最受学生欢迎,能达到教书育人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7.
同情的意蕴     
当我们希望孩子们能满怀悲悯地去读祥林嫂、孔乙己、卖火柴的小女孩、小珊迪时,却常遭遇学生的无动于衷甚至爆笑;当我们动情地描述灾区人民的艰难、慷慨激昂地倡议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时,却有孩子冷冷地说:不就是每人要交一元钱吗?有人看到雨天滑倒的小朋友会幸灾乐祸;遇到一瘸一拐的流浪狗要踹上一脚;见到学校花坛盛开的玫瑰花眨眼来个零落成泥碾作尘……我们不理解:孩子们的同情心是从什么时候起开始在可怕地消逝?  相似文献   

8.
“育苗有志闲逸少,润物无声辛劳多。”教坛几载风雨,我备尝苦辣酸甜,也深深认识到:爱是教师最美丽的语言。要当好一名教师,就要爱岗敬业,热爱学生,爱得专心致志,爱得无私无畏!  相似文献   

9.
“同情”和“移情”是两个既相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对“同情”和“移情”的研究是道德情感研究发展的一条主线.本文分析了从“同情”到“移情”所代表的道德情感研究重心向认知的偏移对道德情感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同情性理解是一种开放性的、温暖的认同心理或意向,是将他者、它物吸纳于自我心灵,又把自己融入他者之中的理解和接纳的方式。同情性理解以同情作为约束条件,它往往意味着一种关心,一种爱护,一种兴趣,一种助益意识。教育实践中的认识误区与行动偏离往往导致三种困境,即: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沟通困境、教师规定性角色与日常生活角色的协调困境以及受限的教育与多元、不确定的环境的顺应困境。这些问题的解决有待参与教育活动的人其态度、思维和方法的转变。同情性理解则在其中显现了其独特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11.
从舍勒情感现象学的视角,重新解读"同情"的内涵实质,认识同情的教育意蕴,分析当前教师同情心问题,帮助教师唤醒同情心,认识其内在精神品质,在实践中展现与体验同情带给人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2.
师德是教师的根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这是党和人民对我们的要求,同时学生“度德而师之”。由于现代教师工作本质上是以其自身实践行为及所体现的人格影响学生,以至可以说“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因此其道德修养,道德人格完善,较之从事其他职业者,就显得更加重要,在现代教师素质结构中是最基本的因素。现代教师的道德修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教育事业高度负责,乐于奉献。现代教师对教育事业的高度负责,是基于对国家民族和社会未来的一种深沉的使命感,…  相似文献   

13.
论教师的情感激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能否顺利进行,能否取得理想的效果,关键在于学生是否被有效地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否得到了充分的调动.调动积极性的学术名词叫激励.由于学校组织的特殊性,在借鉴其它组织通常采用的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手段时,会受到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其实际效果也会因奖励标准和个人感受而大打折扣.而且人们已经注意到,近些年来一些学校通过发奖金、奖品、奖状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激励的效果呈递减之势,出现了有"激"无"励"的局面.对此,教育工作者颇感困惑与无奈.我们认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广大学生参与教育教学的积极性,必须充分运用情感激励策略.  相似文献   

14.
齐敏 《吉林教育》2004,(5):38-38
学生最讨厌横眉立目、乱发脾气的教师,欣赏宽容、善良、平和的教师。有的教师不懂得如何树立自己的威信,不讲究自身素质的提高,仅凭自己在师生关系中的先天优势地位驱使学生,压制学生,甚至伤害学生的自尊与人格。有的教师认为使学生惧怕就是威信,甚至不惜采用各种暴力向学生施加压力,这只能导致学生对教师产生抵触情绪。学  相似文献   

15.
同情的意蕴     
当代美国著名教育家威廉·贝内特在他精心编织的长达八百页的“美德书”中把“同情”列在经典性的、不会随着时代与价值变迁而消逝的永恒美德的首位。著名教育学者张文质先生称,发自内心的、对他人与生命万物真正的善行,是一种“人道”;顺从命运、而又由衷地同情弱势个体,也是一种“人道”。并且他在著作中意味深长地写道,同情是教育工作者饱含泪水的“福音书”。我们满怀悲悯地读着祥林嫂、孔乙己、卖火柴的小女孩、小珊迪……学生们却无动于衷甚至爆笑连连;我们动情地描述灾区人民的艰难生活,慷慨激昂地高唱,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孩子们冷冷…  相似文献   

16.
《教育情报参考》2004,(3):36-36
新华社信息北京2月2日电美国学罗伯特认为,教师要用爱和尊重来对待孩子。孩子和大人之间要形成一种充满爱的关系,这种爱的关系既可以培养孩子的求知欲,又可以培养孩子成为一个好人。  相似文献   

17.
一天中午快下班的时候,一对年轻夫妇带着一个七岁左右的小女孩走到我的办公室。女孩的父亲三十多岁,横眉怒眼;其母亲哭泣着告诉我,孩子今天上语文课的时候,因写错了两个词语,被老师一气之下,生生扯落了一撮头发。说着,将手中的那一缕头发放在我的面前。我一看,小女孩的头前顶确实有一小指肚宽的地方光秃秃的,我不敢相信这是老师扯落的。但看着女孩父亲愤怒的样子,看着母亲伤心的哭诉,看着面前的一撮黄头发.也只能是先陪错后安慰,并答应下午对此事进行调查处理。  相似文献   

18.
教师情感素质的培养是形成教师高素质的关键。教师情感可以从三方面来培养:(l)认清无私奉献与市场经济等价交换原则的矛盾,培养对教育事业的情感;(2)认清传统教育与尊重学生个体的矛盾,培养热爱学生的情感;(3)辩证地认识教学工作与科学研究的关系,培养热爱所教学科的情感。  相似文献   

19.
笔者阅读报刊,映入眼帘的一则小故事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一中国教育考察团到英国学校听课时发现这样的场面:教师为了使自己的视角能和学生保持在同一个水平面上,直接面对面的交流,竟跪在地上和学生交流,而且跪得那么自然,一点儿也不觉得有失教师的体面和尊严。我想,这样的事  相似文献   

20.
同情理论是斯密伦理思想的出发点和核心。同情这种情感根据合宜性原则对他人和自我行为进行道德评判,在成就个人美德的同时,也促成了社会的秩序与和谐。正是基于同情,斯密也力图为实现市场社会秩序的理想图景提供一种合理性证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