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40年前,毛主席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大批知青随后上山下乡接受改造,形成了特定时期的知青档案。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党的知青政策不断深化,如今的知青档案为日照老知青解决切身利益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新知青下乡     
在社会选择多元化的今天,许多城市青年躲开城市化的“压迫”,来到偏远山区或基层小镇,开始自己独特的青春体验。  相似文献   

3.
知青梁晓声     
正谦和、礼让是我与梁晓声历次交往中旁观到的核心质素。本质上,梁晓声是个歌者。我在清华大学前后整整十年,与梁晓声先生并不相识,尽管他所在的北京语言大学与清华大学同属"五道口学院群",仅几条街之隔。真正与梁晓声发生关联是在我创立"红人馆"品牌之时,我那时操作了梁晓声当时的新长篇《政协委员》和筹划中的《梁晓声全集》——由于种种原因,"全集"只出到《伊人,伊人》《欲说》两卷。我离开漫友前,才从电话中听梁晓声说他不好意思问我,因为长期没见后续作品面市,他"以为"漫友不打算出版了,  相似文献   

4.
徐蔚 《视听界》2004,(4):88-89
因为生逢70年代,只能通过影视作品去了解、去想象、去猜测那个神秘的知青年代,所以电影《美人草》热映时,便满怀期待地去看。其实,今天的年轻人对于知青年代的认知大多仅限于父辈们一点琐碎的回忆。上山下乡、批林批孔,这些词对于他们来说,就像是个遥不可及、神秘的梦。他们中有人甚至认为这个梦是诗意的那么多十几岁的城市孩子跑到农村,甚至是云南、延安、西藏、北大荒,种田、放羊、牧马。远离了父母,多自由;不用再读书,多逍遥;种种田,放放羊,深得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乐也。  相似文献   

5.
1995年10月里的一天,一群中年人在微微曙光里乘上了一辆东去的汽车,驶离了郑州,向着那个曾在他们生活中留下深深烙印的地方开去。20多年前,也该是这样的一个清晨,也是他们这群人告别了从来没有离开过的家,踏上了这条路……那时他们还都是些稚幼的学生。那是一个不容易被磨去记忆的年代,一场轰轰烈烈的“上山下乡”运动席卷中国大地,“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成千上万的青年学生背起行装,离开城市,踏上了与农民结合的广阔天地……风风雨雨,岁月蹉跎。一代当年的知识青年都已不再年青,生活的历程使他们在社会中都有了另一个位置的角色:工人、干部、教师、经理、局长或是艺术家……  相似文献   

6.
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国大陆经济困难,周边战云密布.东面:台湾蒋介石政权对我国不断进行军事骚扰,叫嚣反攻大陆.南面:美国在越南的侵略战争逐步升级.西面:印度军队于1962年10月,由东段向我国发动大规模入侵.  相似文献   

7.
<正>1976年6月,刚满18岁的我毕业于德宏州民族中学,回到自己家所在农场参加劳动,故而称之为回乡知青。当时我被分配在嘎中分场嘎中一队,实习期的工资是28.5元,一年以后转正是36.54元。我们嘎中一队全队有老职工52人,有上海、成都、昆明知青67人,老职工及我们回乡知青7人,共126人。割胶橡胶树是一种对管理技术要求很高的热带作物,不但栽培管理要有技术规范,割胶也有严  相似文献   

8.
<正>历时三个多月的筹备,浦东新区档案馆"走近知青档案"网上展于2014年6月9日浦东新区"上海档案日"活动启动当天正式上线。展览亮相次日,便以新闻链接的方式出现在上海知青网显要位置。6月18日,图文并茂的内容又出现在浦东官方微信账号"浦东发布"上面。网展亮相的新闻还登载在中国上海网站上。尽管我们无法在浦东新区档案局(馆)的网站上精确地看到统计数据,但从上海知青网来看,其点击率远远超过其他内容。从电话和邮箱的反馈来看,  相似文献   

9.
《档案与史学》2005,(1):21-22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先后有十八万上海知识青年告别繁华的都市,告别亲爱的父母,来到赣鄱大地,成为那个特定年代里红土地上的新群体.  相似文献   

10.
5月,是鲜花争艳之季.600多儿女乘坐10多辆大巴重返故里--沅江市探亲. 在这块2177平方公里的湖乡热土,1968年,有l万多名知青来建设广阔的农村.  相似文献   

11.
殷建资 《湖南档案》2010,(11):36-38
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国大陆经济困难,周边战云密布。东面:台湾蒋介石政权对我国不断进行军事骚扰,叫嚣反攻大陆。南面:美国在越南的侵略战争逐步升级。西面:印度军队于1962年10月,由东段向我国发动大规模入侵。北面:中苏两党关系破裂,苏联向中、蒙边境增兵至一百万。  相似文献   

12.
13.
响应号召1968年秋季,学校动员我们到农村去锻炼锻炼,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当时父亲正处在病重之际,我又是家里的老大,母亲很想让我留在家里帮她做家务或找一份工作,维系家里的生活。然而,我却执意要去,坚决要和同学们一起上山下乡,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倔强的我,偷偷地把户口本拿出来交给了老师。母亲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帮我准备下乡的行李和衣服。1968年11月1日,早晨8点30分,我全副武装,双肩背着行李,头上戴着赵师母送给我的军绿色帽子,脚上穿着一双靰鞡鞋,像  相似文献   

14.
逊克县档案馆馆藏有关知青工作的档案资源相对丰富,有得天独厚的研究优势。为此,逊克县档案局(馆)自1998年起即指派得力人员开始知青档案研究工作。先后编辑并内部出版了《逊克县知青工作大事记略(稿)》(16万字)、《革命青年的榜样——金训华烈士事迹材料汇编(与党史办联合)》(18万余字)等有关逊克知青的研究成果,市县电视台都予以了报道,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在20世纪60、70年代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高潮中,温州地区共有27500余名莘莘学子离开城镇.奔赴农村、边疆从事农业劳动和边疆建设.回望40多年前的那段艰苦曲折的经历,一种刻骨铭心的记忆令那一代人无法忘怀.沉淀在档案馆藏中有关这场运动的文字和图片,也成了许多知青追寻当年青春岁月的宝贵财富和查阅热门.  相似文献   

16.
知青档案,是"文革"期间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特定历史时期形成的档案,它真实地记录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真实情况,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知青档案的利用状况,不仅关系到与知青个人密切相关的工龄、工资等问题,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因此,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7.
<正>最近在《呈贡知青》一书中,看到了一篇题为"农村需要我,我也需要农村"的扎根决心书,让我想起当年闻名遐迩的昆明市官渡区13名知青扎根派。组建知青参观团一九七六年初,为了学习株洲经验,做好知青工作,官渡区决定组建知青参观团,前往株洲、小靳庄、许昌等地参观学习,参观团由知识青年、知青带队干部、贫下中农和动员单位四方代表组成,区委副书记为参观团团长。知青代表是由各公社  相似文献   

18.
耸立在炎陵县(1994年由酃县更名)城西湘山之巅的“知·青阁”,于1996年9月落成。作为一名在农村插队落户三年并参与知青阁筹建、知青故乡行筹备工作的老知青,刘时雨对这座凝结7000来炎知青蹉跎岁月的建筑有着一份特殊的感情。  相似文献   

19.
一个时代,一段岁月,都会留下其独特的、不可磨灭的印记。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有一群人用青春年华为新中国的历史写下了不平凡的一页。山东省将于9月举办“怀望遥远的青春——山东知青档案史料展”,现向社会各界征集相关档案资料。  相似文献   

20.
当年,胸怀“改造世界,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当好革命事业接班人”的崇高理想,我们登上了石门县壶瓶山镇海拔1400余米的东山红(现名为东山峰y茶叶培植场。壶瓶山,地处湘鄂西边界,丛山峻岭,沟壑纵横,主峰海拔2098.9米,为湖南第一高峰,号称“湖南屋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