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浮漂的选择     
鞠清鹏 《中国钓鱼》2007,(11):23-25
在竞技钓鱼比赛中,浮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对初次走人竞技钓圈的钓友,在浮漂的选择上,由于对各种造型浮漂的功能不甚了解,在相应的各种鱼情上选择什么浮漂也不清楚,甚至对于浮漂的一些常识也不明白,就会造成在对浮漂进行选择时心中无数,比如选购的浮漂由于造型不合理而不实用,或者配置重复造成财力的浪费,甚至道听途说冲动购买没有  相似文献   

2.
初识浮漂     
东北一位钓友致电《中国钓鱼》编辑部:说他初学钓鱼,希望能介绍一些用漂的粗浅知识。  相似文献   

3.
浮漂是垂钓者的眼睛,有效的保护好浮漂极为重要。笔者使用502胶水涂在浮漂上,使用多年效果很好,现将具体方法介绍给广大钓友。  相似文献   

4.
程宁 《中国钓鱼》2007,(6):62-63
近几年我国用于手竿垂钓的立式浮漂,经常有些新工艺、新造型的产品上市。这些新型浮漂,极大地丰富了我国钓具市场,为广大钓友挑选浮漂扩展了空间,满足了钓友们在不同水域,钓不同鱼种的需求;同时这也是我国钓鱼运动良性平稳发展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5.
程宁先生《关于举办“归零点”辩论会的建议》在本刊2001年第2期第30页发表后,引起竞技垂钓和垂钓理论爱好者的很大兴趣。本刊嗣后将陆续刊登一些有代表性的文论,以谢读者:“归零点”是否真的存在?若有,其成因到底是什么?这些问题既困惑又有趣。搞清它,对我们钓技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对我们钓鱼理论的发展,无疑都是有益的。这也许是我们不吝篇幅进行此项讨论的初衷吧。  相似文献   

6.
自制大浮漂     
市场上销售的大浮漂,都是空心浮漂,外出垂钓时必须仔细保护,否则容易损坏和变形。下面介绍一种自制大浮漂,其特点是:实心漂体,携带方便,抛投及收线时阻力小,浮力大,瞭望方便,制作简单,经久耐用。  相似文献   

7.
李克军 《中国钓鱼》2007,(12):59-60
如今,无论在网上,还是在钓鱼刊物上,经常可见钓灵与钓钝之间的争论。这个说:"钓灵是钓鱼的利器。"那个讲:"钓钝才是获鱼的法宝。"其实依我看来,钓灵与钓钝,只不过是钓鱼的两种形式而已,它们都有各自的优点,也各有各的局限性。在我们实际垂钓的过程中,鱼情和水情总是千变万化的,只片面的强调钓灵或是钓钝,都不能完全适应复杂多变的鱼情。我认为是选择钓灵还是钓钝,应当根据当时的鱼情和水情去决定。只要你能钓到鱼,钓好鱼就  相似文献   

8.
自动浮漂     
《中国钓鱼》2001,(2):27-27
  相似文献   

9.
自动浮漂     
《中国钓鱼》2001,(4):22-22
  相似文献   

10.
名川 《垂钓》2006,6(5):30-31
经常有钓友和我讨论这样的话题:手竿垂钓,到底是钓灵好还是钓钝好?有钓友说应钓灵,有钓友说应钓钝,他们还拿出各自垂钓中的实例来阐明其观点。可我的想法不一样,我认为钓灵、钓钝都好。因为鱼情受季节、天气、水温等因素影响不断在变,所以钓灵、钓钝不可妄自断言。不能因为某次钓灵、钓钝的成功,就坚持说钓灵好或是钓钝好,那样只能使你走进灵、钝的误区——鱼情一旦发生变化,就会造成缺少应变思路及方法的局面,最终导致失败。所以我们应及时顺应鱼情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杨陈 《钓鱼》2010,(7):19-20
网络中、现实里,钓鱼人对于垂钓灵钝之争由来已久,诸位大师对于灵与钝的说法也各有见解,在笔者看来,乃是殊途同归,所以大师依然是大师,苦的是普通钓鱼人。笔者并非大师,也不敢妄称在垂钓方面有多么深厚的造诣,人各有所长,笔者仅有一点浅薄的想法,愿同钓友们分享。  相似文献   

12.
自动浮漂     
《中国钓鱼》2001,(6):40-40
第二届大连国际钓鱼用品交易会的招展招商工作已于3月初全面展开。在大连市政府有关部门的配合下,组委会对外商的招展和招商工作已在进行之中,现已向世界各国近2000多个渔具商发出了邀请。到4月2日止,已收到来自美国、英国、新西兰、法国、澳大  相似文献   

13.
自动浮漂     
钓鱼者大都喜欢谈“过五关”的事,钓到如何如何大的鱼,而不愿谈论“走麦城”的事。好像钓到大鱼是新闻,钓到小鱼就不是新闻了。我认为海上钓鱼有两种本事,一是钓大鱼,二是钓小鱼。我在黑海曾钓过从头到尾不超过5厘米的小鱼,至今想起来还是其乐无穷。  相似文献   

14.
邹台龙 《钓鱼》2007,(1S):52-54
我们常看到一般钓友在垂钓时发生钓组缠线的情形,就是说子线与母线或浮漂互相缠在一起。如果是轻微的缠线还好,万一严重的话,可能整组报销,重新再来是件麻烦事,一天之中发生个几次,相信你的钓兴一定会大打折扣。所以说要减少这类事情发生,我们必须从装备上改进,从整个钓组上改进,从浮标与母线上改进,这都非常重要,绝不要偷懒或图省事,这是钓技改进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5.
自动浮漂     
《中国钓鱼》2001,(5):24-24
  相似文献   

16.
翻开《中国钓鱼》第6期看到发表的《我对几种新型浮漂的理解》一文(以下简称《我》文),感到十分突兀,作者对浮漂的理解其中有一些见解显得有些牵强和苍白。大家都知道,在我国几千年的垂钓发展历史上,钓技钓法及工具到目前已有了很大进步(我深信,今后也会不断的进步与发展),传统的卧钩底钓已被有心的钓友演绎出许多方法,例如:有底坠轻触底、重触底、底  相似文献   

17.
李好 《钓鱼》2012,(19):26-27
浮漂作为一种鱼讯传导工具,在钓鱼的过程中事关重大。一直以来,关于浮漂材质对浮漂信号的影响,有着“芦苇灵、羽毛稳、巴尔杉木中庸”的说法,不知是不是一种传说。  相似文献   

18.
漂尾的粗细直接关系到浮漂的灵敏和醒目程度,而灵敏和醒目一直是两难全的。一般说。漂尾细灵敏度高,但观漂吃力;漂尾粗灵敏度低,但动态醒目。干国通和叶之恒两位钓友潜心钻研,琢磨出了一种新型浮漂——箭尾漂,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难题。这种浮漂由于漂尾如弓箭的箭尾,故称箭尾漂。它既灵敏又醒目,特别适合老年和视力较差的钓友使用。  相似文献   

19.
黄斌 《中国钓鱼》2004,(6):54-55
《中国钓鱼》之“钓技论坛”栏目,关于水表张力与浮漂灵敏度方面的有关理论问题,前后曾有多位钓友多篇文章提到与讨论和分析。例如,第149期24页陈燕曾钓友的:《试述水表张力对示标的放大作用》和第157期36页籍英志钓友的《不能曲解水表张力的作用》等文章,在钓友  相似文献   

20.
在钓位不变的情况下,长时间垂钓,浮漂的钓目总要有些变化(例如从早晨一直钓到中午)。本来调得很灵的浮漂,慢慢地会变得越来越钝,甚至看不清鱼咬钩了,好像窝子里的鱼不见了。有经验的高手,垂钓几个小时后常常要再重新调一下浮调。原因是什么?有些资料介绍,是因为长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