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职业教育有一个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广义的职业教育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狭义的职业教育在古代社会被排斥出“正规”教育系统,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教育与生产活动相分离。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机器大工业生产技术的兴起为现代学校形态的职业教育的产生提供了条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学说为现代职业教育提供了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2.
教育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说它古老,教育作为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是跟人类社会一同产生,一同发展的.可以说人类社会的历史有多久,教育的历史也就有多长.假定人类社会没有向年轻一代传授生产斗争和社会生活经验的需要,也就不会有教育的存在;反之,如果没有旨在把人类积累的知识传授给下一代的教育(包括劳动力再生产和社会的人再生产的教育过程),人类社会也就无法延续和发展下去.据文字记载,远在上古时期,我们的祖先在原始社会,在劳动过程中产生了原始的教育以后,就出现了教育思想的萌芽。例如,我国古代广为流传的燧人氏教民取火、神农氏教民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有了人类社会,就有了教育,就有了教育者。不过那时的教育是在社会生活中和生产劳动中进行的,教育者是氏族首领、巫(祭祀)、长者、成年人和父母。古代学校的产生和古代教师的出现到了原始社会末期和阶级社会初期,政治、宗教、教育逐渐从生产劳动中分离出来,于是产生了政权、教会、学校,学校已  相似文献   

4.
劳动教育作为人类社会教育的基础,在新时期被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新时代劳动教育不同于原始时期"劳动"与"教育"的自然互动,也不同于大机器生产带来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简单结合.新时代劳动教育强调的是在身心互动中人的主体性和社会性统一,强调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以及在劳动过程中对生产知识和技能的习得.为此,需要在统筹劳动与学校教育、劳动形式及其内容与不同层级学生培养目标及参与劳动目的等关系基础上,从学校教育体系、教育实践形式以及评价体系方面对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发展路径进行系统设计.  相似文献   

5.
在教育的发展历史上,严格地说,教育的概念产生于形式教育即专门的教育活动从生产劳动中分离出来建立了专门的教育机构之后。但这并不意味着之前不存在教育活动,只是这种教育活动与人类的生产劳动和生活是融为一体、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即人类知识、技能的获得是在日常的生产生活当中。因此,如果我们能够把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教育活动也看做是一种教育方式的话,那么,这种教育方式应该是最原始的一种。  相似文献   

6.
职业技术教育 职业教育与技术教育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职业教育,是培养学生从事某种劳动(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所需要的知识、技能的教育。18世纪末期,职业学校产生于欧洲;19世纪中叶,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不少国家相应地设立中等教育阶段的职业学校。我国的职业学校在清末已萌生;“五四”前后,黄炎培等教育家提倡发展职业教育,1917年5月在上海成立了中华职业教  相似文献   

7.
杨贤江职业教育思想的理论前提,是他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关系的看法。他认为,教育产生于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过程中,并且以这种现实的社会经济生活为基础,“只要是现实的经济关系变了,它是必然地跟着变的。”就教育的起源而言,原始时期教育是由于“当时当地的人民实际生活的需要,它是帮助人营社会生活的一种手段。”原始人群为了保存种族,就要把一代代累积的生产劳动知识传授给下一代,在劳动过程中,青年一代才学会了劳动技能。进入阶级社会,由于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私有制  相似文献   

8.
论教师职业发展的历史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职业是一个古老而又新兴的职业,既是古代社会分工的产物,又是现代专业化发展的体现。教师职业从远古时代融于生产劳动的非专业化的原始形态,演变为从事古代学校教育的泛专业化形态,最后走向近现代社会教育的专业化形态,教师职业形态的提升,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岁月。教师职业的发展是与社会外部和教育内部的发展密不可分的。现代教师职业是一种具有较高行业标准的专业,教师是从事教育教学的专业人员,这是现代教师职业的基本性质。  相似文献   

9.
教师职业是一个古老而又新兴的职业,既是古代社会分工的产物,又是现代专业化发展的体现。教师职业从远古时代融于生产劳动的非专业化的原始形态,演变为从事古代学校教育的泛专业化形态,最后走向近现代社会的教育专业化形态,教师职业形态的提升,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岁月。教师职业的发展是与社会外部和教育内部的发展密不可分的。现代教师职业是一种具有较高行业标准的职业,教师是从事教育教学的专业人员,这是现代教师职业的基本性质。  相似文献   

10.
我国社区教育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区教育从其本质上说是一种教育与社区生活相结合的教育形态.人类社会最早(原始)的教育形态实质上是一种社区教育.从人类文明演化的过程,可以清楚地看到,我国社区教育大致经历了非组织形态和组织形态两个发展阶段.改革开放后,我国社区教育经历了孕育、自觉组织、实体化和实验四个时期的发展,取得了一些成就,形成了显著的特色,也面临许多发展困惑,需要在未来的发展中不断的改革.  相似文献   

11.
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教育经历了三次历史性跨越。第一次跨越始于农业时代,教育从融入生产劳动走向与之分离,改变了原始教育,产生了教育的行业形态——学校教育:教育从原始的、简单的、朴素的、  相似文献   

12.
罗崇敏 《中国德育》2011,(2):5-9,66
一、现代教育的本质、特性及功能现代教育的演进。从教育发展的历史沿革来分析,可将教育分为原始教育、古代教育和现代教育。现代教育的产生与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8世纪到19世纪后期约100年的时间,是与以使用蒸汽机为标志的  相似文献   

13.
现代学校发展与"现代学校制度"建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当今世界正是人类社会从工业革命走向信息革命,从前工业时代走向后工业时代(知识时代)的转型期,因此我们的教育也必然带有从传统逐步向现代发展的转型期特点。可以这样认为:现代学校——是指反映后工业社会(信息时代、知识社会)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特点,具有现代教育特征的学校;现代学校发展——当指学校努力体现现代教育特征(而非固守传统教育壁垒)的持续现代化过程。  相似文献   

14.
地理学作为一门古老科学,产生于人类社会生产实践中,并伴随人类社会生产活动的发展而发展,依次经历了古代地理学、近代地理学和现代地理学等阶段.古代地理学几乎同时在中国和西方(主要是地中海)产生,其地理学知识直接来源于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和理解,并作为人类全部知识的一部分见诸于早期人类历史的各种文献中,而专门性的地理著作产生较晚,如中国的<禹贡>、<山海经>,古希腊的<地理学>(埃拉托色尼)及古罗马时期的多部著作.这一时期东西方地理学虽然是各自独立地发展,但它们在思想体系、内容和发展程度上大体一致,差异不大,都处于地理学的萌芽之中.  相似文献   

15.
初中生劳动教育的组织对于初中生健康成长、有效参与社会实践有着积极的意义。当前虽然提出了初中阶段劳动教育的理念,但在落实方面却存在着一定的障碍。初中阶段劳动生活包括家庭、学校、社会三个场所,而劳动教育的开展依赖于学校的教育环境,如何从理念、知识、技能、技巧掌握等多个角度出发,对于学生进行劳动的全面培养,则是学校劳动教育组织所面临的现实困境。本文主要从初中阶段劳动教育的组织必要性出发,明确了劳动教育的内容,提出了劳动教育的具体落实方法,以推动初中劳动教育顺利实施与不断优化。  相似文献   

16.
<正>人类进入现代社会以后,教育(尤其是劳动者教育)逐渐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过程,教育与生产劳动的关系呈现出"一种独特的状态:它们既作为两个过程相互独立,又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1])可以说,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现代教育和现代劳动发展的必然要求。马克思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是改造社会的最有力手段之一,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不仅是增加社会生产的一个方法,并且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类的唯一方法",把它作为未来共  相似文献   

17.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现象,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三种基本形态,三者关系能够反映出教育发展的基本脉络。教育始于家庭,家庭教育是原始社会基本教育形态,教育与社会生产生活合一。奴隶社会时期,学校的诞生推动了教育发展,社会出现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并存局面,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早期的学校只为特权阶层独享,对于劳动阶层来说,所受到的主要教育依然是家庭和社会教育;工业革命之后,随着学校的普及,学校成为教育的主渠道。但学校教育的"野蛮生长"也存在诸多弊端,探索未来教育关系和形态成为一个重要话题,注重家庭教育、消除学校教育"野蛮生长"的弊端、探索新的家校社的协同,成为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18.
教学手段是教学活动过程中所使用的物质工具,它作为一种活动的传导体和媒介物存在于教学过程中,犹如劳动资料(尤其是劳动工具)存在于劳动过程之中。一定水平的教学手段,是社会生产方式和教学方式发展到一定的历史阶段的产物,它反映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教育发展的状况,按照马克思的劳动过程理论,“劳动资料不仅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而且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①同样,教学手段的  相似文献   

19.
<正> 一、劳动教育、综合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是现代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是人类获取生存资料的手段,是人类生存的需要,因此,人类要想生存下去,就必需通过劳动教育把生产知识和经验世代相传下去。从这个意义上说,劳动教育是人类社会教育的基础和首要因素,同时,劳动又是人类发展的重要条件和手段,因此,劳  相似文献   

20.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核心,以在社会总体劳动中占主导地位的知识劳动为形式,通过创造各种智力智能技术及智能工具,扩大劳动功能,从而生产出高质量、低消耗、知识集约化的实物产品,并实觋社会生产过程高效率管理的一种经济形态。这里的知识包括以科学技术、管理科学和行为科学为主要组成部分的人类迄今为止所创造的全部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