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当前,高校面临着繁重而艰巨的改革任务。我们认为,在这诸多改革任务中,毕业生分配制度的改革,是其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必须积极慎重对待。为此,我们根据试点的经验,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此发表一些见解,和大家一起探讨。  相似文献   

2.
高等学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始终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在此,我们发表了朱开轩同志1989年3月应《求是》杂志要求而写的关于此问题的一篇文章(后因发生政治风波,未曾发表)。从这篇文章中,读者可以看出,虽然时隔五年,但是其基本观点是完全正确的,对当前我国高等学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仍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同时,也可以看出,此项改革势在必行,而且已进行了几年的试验,并在实践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所确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征得作者同意,在编发时未作修改,保持了文章的原貌。意在通过回顾历史,说明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必须具有改革的一贯坚定性的精神,只要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就要下定决心,排除困难和阻力,长期坚持,决不动摇,直至取得成果。  相似文献   

3.
50年代以后,高等院校毕业生分配制度的一大特点是由国家统一计划分配。这种分配制度在历史上曾经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它已经不能适应要求,必须改革。本文力图对现行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的必然性和可能性作点理论探讨。一、从高校毕业生分配在“四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看其改革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改革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这项改革在学校内部涉及招生计划制度、专业设置、教学管理和经费来源等许多方面,在学校外部要求同劳动人事制度和财政制度的改革配套进行,它涉及各行各业、千家万户,关系到青年学生的切身利益,牵动着整个社会。要对毕业生分配制度进行改革,实现双向选择、平等竞争的目标,必须转变观念,改变教育机制,采取有力措施,使改革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5.
现行高考制度的弊端及改革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我国于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高考制度改革一直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由于高校毛入学率不是很高,高考还属于一种选拔性的考试,考生十年寒窗苦读就为了能够考出好成绩,得到更好的高等教育机会。人们也一直用“指挥棒”来形容高考,认为就是高考在左右着中国的基础教育。近年来,我国的高考制度在全社会的关注之下,一步一步的在持续、稳定地进行着各种改革,并且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比如,招生规模的扩大、高考科目的改革、各省市高考命题的自主化,以及正在试点的春季高考、自主招生等多种尝试,都给考生带来了实际的优惠。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高…  相似文献   

6.
实现毕业生的合理分配,首先要从分配制度上给予保证。我国的毕业生分配制度,为了适应计划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转化,正由“统包统分”向“双向选择”过渡,在这项改革过程中,如何保证它的顺利进行,完成为经济建设服务的重任,是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一、“统包统分”分配制度之我见  相似文献   

7.
目前,中师毕业生的分配仍由国家“统购包销”。虽有毕业生质量的合格标准,但是,主管部门和用人单位并不参与毕业生质量的验收工作,而是由“生产单位”的师范学校单独把关。只要学校认定“产品”合格,主管部门就“包销”无误;用人单位既没有检验“产品”质量的权力,也没有选择的余地。如果在使用中发现师范生的质量不合格,用人单位只得自行处理。  相似文献   

8.
9.
改革开放二十年来,各高校在分配制度改革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基本上还是沿用了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管理模式,管理观念、方式、手段还相当落后,不利于调动广大教职工教学和科研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那么高校的分配制度到底该如何改革呢?一、当前高校分配制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国家现行的工资分配管理体制与以往相比拉开了一定档次,对克服平均主义、奖勤罚懒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仍然存在以下问题:1.高校办学自主权限制多,分配制度改革乏力。分配制度改革步伐总是迈不出去,考核评估办法滞后,缺乏有效的激励竞争机制,分配上平均主义色…  相似文献   

10.
李鹏总理在全国高教工作会议上指出:“高等学校毕业分配制度的改革是国家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师生最关心的事情。要为用人单位和学校创造在一定范围相互选择的机会。”这项改革的实施,有利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人才市场的形成以及人才的流动与使用,对于促进高校内部机制的调整,密切高与校社会的联系,促使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都是很有益处的。当前从总体上看,高校毕业分配制度改革后的社会效果是好的,但是,在改革中也出现了不少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1.
本文篇幅较长,主要内容是,通过对我国现行课程弊端的分析,提出了一个改革的粗略想法。全文共分四个部分:一、现行课程存在的主要弊端,二、我国与各国课程的对比,三、改革课程的结构和课程制度,四、新一代教学计划的构想.  相似文献   

12.
中语难教,难学,特别是在高中师生中,厌教、厌学已十分普遍。语文科在学生中没有什么吸引力,根本不能和数、理、化、外语竞争,甚至连政、史、地、生,也比语文更能吸引学生。最近出版的语文课本以及近年来种种关于教法、学法改革,探索的努力,都治标而不能治本,不可能扭转这严峻的形势。彻底改革现行中学生语文教材体系,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 中学生学习系统知识有几个基本规律: 一、由浅入深,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环环相  相似文献   

13.
1985年国家对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工资制度进行了改革,废除了1956年以来沿用的等级工资制,实行了以职务工资为主要内容的结构工资制,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职级不符和工资标准过多过繁等问题。新工资制度无疑比原来的等级工资制要优越,其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但是,几年来的实践表明,现行的结构工资制还有不少  相似文献   

14.
高等教育的最大职能是努力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大量社会急需的专业人才,推动社会发展。在研究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时,不能孤立地看待高校分配中的各种现象,必须将其纳入社会改革的大系统中,运用系统的观点,系统的方法研究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的改革。  相似文献   

15.
毕业生分配问题,历来是师专各年级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不仅应届毕业生极为关注,即使是刚入学的新生也是很注意的。它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也对师专的教育和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较大的影响。现在之所以学风不好,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目前所实行毕业生分配制度的不合理性,因此,改革原有不合理的分配制度,值得我们认真对待和研究。  相似文献   

16.
自从去年广东在全国率先宣布自当年招收的大学生开始,实行大学毕业生国家不包分配,由学校向用人单位推荐就业、定向就业,逐步实行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双向选择的改革以来,大学生毕业分配的问题成了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事实上,大学毕业生分配制度的改革,这几年一直在探索着、尝试着。这里我们发表了华南师范大学学生工作部副部长陈瑞莲等同志的三篇文章,希望有更多的同志为促进、完善这一改革而出谋献策。  相似文献   

17.
我省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分配从1985年开始实行“供需见面”的分配办法,即由学校与用人单位直接联系,提出建议分配计划,报省综合平衡。毕业生分配计划编制办法的初步改革,密切了学校同社会的联系,增强了学校主动适应社会需要的紧迫感,同时也给用人单位创造了选择学校和毕业生的机会,为人才效益的充分发挥创造了条件。从5年的实践中,我们看到,师范院校现行的这种指令计划和建议计划相结合的分配办法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统分统配”中的盲目性和主观性,但是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大致有以下5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关于我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的问题,当前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主张从国情出发,坚持以国家计划调配为主,劳务市场调节为辅的方针:另一种主张放弃计划调配制度,发挥竞争机制的作用,实行劳务市场导向,仿效西方一些国家实行“自由择业,自由招聘”的制度。究竟沿什么样的方向进行改革才适合我国的国情呢?现提出一些粗浅的见解,与同志们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9.
高师毕业生分配制度的改革,它作为我国整个人事制度改革的一个组成部分,究竟哪些需要改革?如何改革才能符合经济发展的要求?这既是一个科学性很强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关系复杂的实际问题,切不可盲目主观,冒然从事。这种改革,应建立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之上,必须认真探究我国高师毕业生分配  相似文献   

20.
我国每年有数十万的大学毕业生走向工作岗位,他们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合理安排和使用好这支力量具有重要意义。从1978年以来的十年间,我国的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大学毕业生分配出现了一些新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成绩是显著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