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作文题目]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有一家英国报纸以“世界上最大的快乐是什么?”为题,作有奖征答。获奖的三个答案是:1.一位艺术家殚精竭虑完成了一件作品,望着作品吹口哨;2,小孩在沙滩上忙了一天,用砂石筑成一座堡垒;3.外科医生完成了一个历经8小时的手术,终于救活了一条命。  相似文献   

2.
首脑与孩童     
这是一件发生在英国前首相威尔逊与一个小孩之间的趣事。有一天,威尔逊为了推行其政策,在一个广场上举行公开演说。当时广场上聚集了数千人,突然,一个鸡蛋从观众中飞来,正好打中他的脸,安全人员马上下去搜寻闹事者,结果发现扔鸡蛋的是一个小孩。威尔逊得知后,先是指示属下放走小孩,后来马上又叫住了小孩,并当众叫助手记录下小孩的名字、家里的电话与地址。  相似文献   

3.
两昼两夜,在满是泥巴味的雕塑间,滴水完成了那件雕塑作品。这是件参赛作品,滴水要拿这件作品参加全国中学生艺术大赛。这也是件赠品,她要把它送给一个病床上的同龄女孩。滴水这个学雕塑的女孩,可不像其他一些学艺术的高中生那样把头发染得五颜六色,或者还在鼻孔上挂个环什么的,派头可足啦!滴水  相似文献   

4.
排列、组合问题的解答策略之基本问题是要区分是乘法还是加法;是排列还是组合.如果做完一件事有几个环节,只有完成了每一个环节才算做完这件事,那么就使用乘法;而做完一件事分成几种方法,而完成每一种方法都能完成这件事,则使用加法.  相似文献   

5.
一件作品的创作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让小学生"埋头苦干"地完成一个作品是很难的。教师可以将这漫长的过程分解成段落式,一个段落一个"小成功",靠一个个的"小成功"来刺激他们去完成一个阶段的作品后仍以饱满的情绪迎接下一阶段的创作。  相似文献   

6.
听的本领     
郭俊彬 《小学生》2007,(2):78-81
故事一 刘浩上一年级了,他觉得自己再也不是个小孩啦,心里总是美滋滋的。可是,有—件事情让他挺苦恼,就是上课总被老师点名或批评,还有好几次因为作业没完成被叫了家长。小朋友,你知道刘浩上课是怎么听讲的吗?[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面对小偷     
我曾经给儿子讲过一件真实的事情。在拥挤的公交车上,一个小孩发现一个小偷在偷一位乘客的钱包,他立刻大声告诉了那位乘客。  相似文献   

8.
三尺讲台、一方教室,是一片小天地,但在这个小小的天地之中却容纳着几十个活泼、灵动的孩子。班主任不妨把自己当成一个雕塑家。雕塑家要完成一件作品,当他选择了材料之后,就会把心锁在这块材料上,心物一体,让手中的物随他的心而变,最后创造出惊世作品,这作品就是雕塑家灵魂的物化。  相似文献   

9.
有一种说法就是:小孩还小,跟他讲道理他听不懂,不该做的事做了,打他一顿,他就明白了做这件事会挨打,以后就不会做了。 这样,也似乎是教小孩懂了一个道理:做这件事与挨打是关联的。但是,马上有个问题,做另一件事要不要挨打呢?还有第三件、第四件、……于是,父母还得为小孩子开出一个清单来,  相似文献   

10.
首脑与小孩     
英国前首相威尔逊与一个小孩有过一件趣事. 有一天,威尔逊为了推行其政策,在一个广场上举行公开演说.当时广场上聚集了数千人.突然从听众中扔来一个鸡蛋,正好打中他的脸.安全人员马上下去搜寻闹事者,结果发现扔鸡蛋的是一个小孩.威尔逊指示属下放走小孩,后来马上又叫住了小孩,并叫助手记下小孩的名字、家里的电话和地址.  相似文献   

11.
雕琢     
曾读过这样一则故事:一位雕塑家成功地完成了一件作品:当别人向他祝贺,并问何以完成如此优秀的作品时,他却说,作品本来就在那里,只不过是去掉了多余的东西而已。  相似文献   

12.
上海青年画家唐天源近日在成都创作了一件巨幅线描人物长卷,这件作品题为《廿八星宿大吉图卷》,全长23米,高1.2米,此巨制作品场面恢宏,人物众多,画作中28个罗汉造型生动,神态各一,线条绵密而飘逸,一些罗汉手中的道具上还绘满各类山水花鸟,罗汉衣着纹样也极富变化。最让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件精美的线描巨作竟然是他纯粹以徒手方式,在四天内完成的。其人物造型之准确,构图布局之巧妙,用笔用线之考究,令人叹为观止。  相似文献   

13.
一位少妇,她的先生在一次车祸中不幸遇难,给他留下一段刻骨铭心的爱的回忆和一个一岁不到的小孩。接下来的日子,这个小孩就是她生活的全部了。她为他准备了十几个各种颜色的小铃铛,起床、吃饭、喝水、玩玩具、学写字——一件事情用一种颜色的铃铛,从培养小孩的习惯开始,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教给小孩学习方法、开发小孩的智力上。此外,她省吃俭用,却还要拼命地工作,为的是给孩子创造最好的学习条件。  相似文献   

14.
秦晓明 《天津教育》2014,(19):54-54
美术社团活动的成果是社团成员的作品,而活动的过程却不应该是制造作品的历程,而应该是学生们利用手中的画笔完成一次次心灵的对话。我们不应该把学生的作品简单地理解成一次练习的成果。美术创作从灵感的到来,到复杂的构思、再到利用各种技法的巧妙运用,是一次很漫长的过程。有的学生完成一件作品可能需要一到两个月时间。社团活动不同于普通的美术课,它应该为学生提供可以思考的空间与时间,留给他们更多的梳理自己内心的空间,来完成一件触动内心深处的作品。所以,我校的美术社团本着这样的初衷,建设学生画廊,建设美术精品社团。  相似文献   

15.
首脑与小孩     
英国前首相威尔逊与一个小孩有过一件趣事:有一天,威尔逊为了推行其政策,在一个广场上举行公开演说。当时广场上聚集了数千人。突然从听众中扔来一个鸡蛋,正好打中他的脸。安全人员马上下去搜寻闹事者,结果发现扔鸡蛋的是一个小孩。  相似文献   

16.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作品解读一直都是变数最大、也是难度最大的环节。因为像字句的解释、段落分析都有基本固定的答案,而一个作品的主题、艺术特点等就不那么确定了。中学语文教材所选大都是文学史上的经典,这些作品内涵丰富,它们在经典化过程中曾被反复讨论,也形成了不同的理解;中学教师自己对这些作品的理解就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在短时间里,在课堂上把一个作品的主要内涵给中学生讲清楚就是一件更困难的事。  相似文献   

17.
树杈状写作思维 ,是在写作系统活动中 ,以第一件创作 (作品 )作为树干 ,截取该树干中的某一段抽枝发芽进行创作 ,形成作品 ;再以这个新枝作为树干 ,又取新树干中的某一段抽枝发芽进行创作、形成作品……一直这样延伸、生发开来 ,完成一次次的创作 ,产生一件件的作品  相似文献   

18.
(一)叙事性作品的尴尬处境“从某种意义上说,叙事的时间是一种线性时间,而故事发生的时间是立体的,在故事中,几个事件可以同时发生,但是话语则必须把它们一件一件地叙述出来,一个复杂的形象就被投射到一条直线上。”兹维坦·托多罗夫的这段话,表明了叙事性作品面临的难题:作品描述的时间与事件发生的时间明显存在错位的情况。中国传统  相似文献   

19.
《快乐阅读》2008,(7):103-103
美国著名心理医生基恩博士常常跟病人讲起小时候他经历过的一件触动心灵的故事——一天,几个白人小孩正在公园里玩,这时,一位卖氢气球的老人推着货车进了公园。白人小孩一窝蜂地跑了过去,每人买了一个,  相似文献   

20.
陶行知先生有一首诗这样写到:“人人都说小孩小,小孩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小,便比小孩还要小。”这说明,在对待孩子时要坚持民主平等,要充分理解、信任、尊重孩子。 记得儿子亮亮两岁多时的一天,我在阳台收叠衣服,儿子也在一旁忙着把衣服上的衣架取出来,还特别愉快地学我的样子叠衣服,一边叠—边不停地问:“妈妈,这件衣服是谁的?”我都态度很好地一一作答了。最后他拿着一件自己的小衣服又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