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超可爱的话     
王芳 《山东教育》2007,(7):91-91
世纪之交,我们迎来了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新出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强调了以审美为核心,提出了“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的新理念。因此,我们应切实转变音乐教育思想,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在学习中使孩子们树立自信。  相似文献   

2.
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和鉴赏能力是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音乐兴趣、扩大音乐视野、发展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使学生感受和鉴赏音乐呢?最好、最基本的办法是“听”。苏霍姆斯林基指出:“我们的音乐教育既不是为培养作曲家,也不是为了培养演奏家,而主要是培养合格的听众。”如今新课程的实施使我们的音乐课堂教学焕然一新,不再是枯燥乏味的知识讲解,[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探索音乐心理培养音乐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必须教会学生怎样学。以心理学为依据,“注意”音乐听觉的训练,是培养音乐能力的基础:“统觉”的积累,使音乐知识的学习变得轻松、容易,在一定条件下能转化为音乐能力;评价,则是提升音乐能力的有效渠道。本透过以上三个角度,探索运用心理学培养学生音乐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黄梅英 《中学文科》2005,(12):35-35
受传统教学观的影响,现在还有不少教师在音乐教育中沿袭传统的音乐教学方式方法,教学中只注重音乐知识技能的传授与训练,而忽视音乐课程最核心的目标——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如果以“情”引学生走进音乐,一定比以单纯、枯燥的说教更能让学生接受音乐、理解音乐、喜欢音乐、爱上音乐,从而在音乐中受到熏陶、感染、净化、震惊、顿悟,也就达到了音乐课程最核心的目标: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也培养了学生学音乐的兴趣。闪此,在音乐教学实践中,我特别注重以“情”引导学生走进音乐。  相似文献   

5.
世纪之交,我们迎来了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新出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强调了以审美为核心,提出了“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的新理念。因此,我们应切实转变音乐教育思想,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在学习中使孩子们树立自信。  相似文献   

6.
我校重视开展“现代课堂教学”理论学习及学科实践。我们从激、导、练、演、评等几个环节的音乐活动教学中,以培养人为核心,提倡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式教学,尽量做到玩中学、乐中学,在活动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发展创造能力,提高心理素质,使儿童健康地成长。  相似文献   

7.
一、实施音乐新课程应着力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 《音乐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提出:“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引导学生走进音乐,在亲身参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喜爱音乐,掌握音乐基本知识和初步技能,逐步养成鉴赏音乐的良好习惯,为终身爱好音乐奠定基础。”把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树立终生学习的愿望作为目标提出,  相似文献   

8.
音乐教育要运用新的教育理念,突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参与合作、探索能力,建立平等互助、民主和谐、愉快合作的师生关系,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轻松、合作、有趣的课堂环境中学习音乐、体验音乐、表现音乐和创造音乐,在音乐课堂中能够主动参与,积极配合,在音乐课堂中“动”起来,使音乐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度过每一节愉快的音乐欣赏课.  相似文献   

9.
针对低年级学生的音乐感受力的教学应更加具象化和“接地气”。本文以“水族馆”一课为例,从理解低年级学生的语言、建构具象的感受场和选取合适的表达方式三个方面论述了在欣赏课中培养低年级学生音乐感受力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0.
秦静 《华章》2012,(20)
音乐教学在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多方面能力方面,具有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优势.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学生学习音乐的途径完全是建立“一唱一随”的基础上,这种教学模式只注重了唱歌技能和技巧训练而忽视了音乐艺术形象的趣味性和完整性,结学生学的没劲,渐渐的学生就失去了学习兴趣.针对这种局面,我们要把能力的培养作为一个重要的任务纳入到音乐教学之中.以“情”感人,以“美”育人,强调歌曲教学中的听赏作用.  相似文献   

11.
音乐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最具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以声音来表达内心情感的。音乐是情感的艺术。著名美学家苏珊·朗格在《情感与形式》一书中指出:“音乐是情感生活的摹写。”“情感、生命、运动和情绪,组成了音乐的意义。”美国著名音乐教育学家贝内特·雷默认为:音乐是人类内在情感的外在符号表现,因此音乐教育的本质就是情感教育。我国《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提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指出“在教学中,要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根据音乐艺术的表现特征,引导学生整体把握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音乐鉴赏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在音乐鉴赏中强调学生的情感体验,能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感受音乐美。如何在音乐鉴赏教学中让学生更好地获得音乐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12.
《音乐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为音乐教育改革增添了浓重的一笔。新课程代表着新的教育理念,突出一个“新”字。“新”是素质教育的灵魂。音乐是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学科,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音乐教育工作者必须研究和努力实践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3.
音乐是听觉艺术。新课标指出:“感受与鉴赏是整个音乐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享受音乐奠定基础。”我们所用的人音版教材依据“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抓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将聆听、表演、编创与活动三大版块的教学内容以画面精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图形谱形式加以呈现。  相似文献   

14.
龚卫芳 《辽宁教育》2005,(10):51-52
新《音乐课程标准》提出了音乐教学应“以学生的兴趣为动力”的理念。指出:“音乐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  相似文献   

15.
《音乐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使音乐教育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新课标》指出,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因此,我们探索研究音乐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以审美为核心,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发展”的活动教学。  相似文献   

16.
林晓丽 《广西教育》2011,(10):57-57
音乐欣赏课是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欣赏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力。但是,一些教师却在音乐欣赏课中对学生进行音乐知识的灌输、音乐节奏的训练,把欣赏教育的本质“异化”了,使学生在课堂上不能产生审美体验。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要以学生对音乐的审美感受为前提,但每个学生对音乐的审美感受又是富有个性化的,因此,我们应当奏响小学音乐欣赏课的“个性乐章”。  相似文献   

17.
孙丽娜 《学苑教育》2023,(33):91-93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音乐能让人身心得到舒缓,欣赏音乐能培养人的情感,提高人的审美能力,给人带来心灵上的愉悦。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的乐感和欣赏能力的培养,循序渐进地提升他们的艺术素养,以实现新课程标准下的“音乐欣赏”教学目标。本文通过对初中音乐鉴赏能力培养的意义及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措施进行详细论述,希望能够为初中阶段音乐课堂教学水平提升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音乐欣赏课可以说是音乐教育中,设法引起儿童对音乐的爱好,并使这种爱好更深、更有智慧的一种力量。”它既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觉能力和音乐记忆力,又能够丰富学生对音乐的联想力和想象力,还能增强学生对情感的体验能力及音乐直觉能力,从而培养学生音乐兴趣、开阔音乐视野、丰富情感世界。正如达尔克洛兹说的:“欣赏是艺术中最令人神往和欣慰的,我们可以在其中体验人类创造音乐的共同情感。”  相似文献   

19.
周敏 《中国教师》2023,(5):115-117
奥尔夫教学法以“人”为本,并以趣味学习的方式贯穿于音乐技能学习中。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运用奥尔夫教学法,通过有趣的音乐活动,让学生从感受音乐到表现音乐,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音乐学科的知识,还可以激发其音乐潜能,为培养音乐综合素养夯实基础,也可以为学生提供全面、完整、综合的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20.
音乐课堂是音乐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阵地。因此,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音乐课充满活力,让教师充满魅力,让学生充满动力,应该是音乐教改的首要任务。在音乐教学中,只有摒弃陈旧的模式,培养学生敢于“求异”、善于“思辨”、勇于“探索”、乐于“创造”、富于“幻想”的精神,才会在音乐学习中进发出创新的火花,萌发出创新的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