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那些花儿     
风吹起如花的流年,花瓣弥漫整个空间,融合着美好的回忆,沉淀在心灵深处。当我回头看那些梦的花瓣,它们已散落天涯。  相似文献   

2.
你好,花儿     
《中学生天地》2010,(3):63-63
春天来了,养盆花吧。可是,花儿不是那么容易养的,干了不行,太湿了也不行;不晒太阳不行,晒多了也不行。一不留神,一个美丽的生命就毁在自己手里,好怕怕哟!  相似文献   

3.
那些花儿     
这是朴树的一首歌,很老了,却依旧无法忘怀。那是一种刻在骨子里的哀伤.在淡如水的清风里述着忧情。不知道花儿应在哪个季节衰败.也忘却了它们的初绽。  相似文献   

4.
那片笑声让我想起文心的那些花儿,在我生命某个角落静静为我开着…… 不知为何,文心老师的形象似乎与花儿连在了一起。从舒适可人的温柔阳光,到漫天飞舞的鹅毛大雪;从沁人心脾的鸟语花香,到弥漫苍穹的红色落叶,这个顽童老头,用他“后院”的那些花儿,带领着我们,前行,前行。  相似文献   

5.
记忆像花儿     
你来的时候,我在哭,你在笑;你走了,我仍在哭,你不再露出笑颜……外婆家在农村,她住在小小的砖房里。房子其实并不小,只是被太多的红薯占据了空间。那时我还小,讨厌屋子里暗暗的味道,于是只要有可能,就跑到院子里,靠在院子里的木栏上,  相似文献   

6.
那扇窗外.那些花儿.散发着生命的芳香。 一 天色莫名地变暗.轰隆隆的雷声打破了午后的宁静.瓢泼大雨倾泻而下.破旧的雨棚下迅速聚集了一群狼狈不堪的人.  相似文献   

7.
我喜欢花儿,所以,爸爸让我把窗口外的空地种成了一片小花园。每当我一开窗就可以看这些花儿,真开心!  相似文献   

8.
那屹立悬崖、凌霜傲雪的青松,表现出一种咬定岩壁的坚韧;那顶天立地、俊秀挺拔的翠竹,表现出一种百折不挠的坚韧;那穿越千山、奔流不息的小溪,表现出一种汇聚沧海的坚韧.  相似文献   

9.
晨光中的花池里,春,在开,也在谢。海棠枝间缀着一嘟噜一嘟噜红艳的小花骨朵儿,一个个忍不住就要咧开嘴笑出声的样子。其实,此时海棠叶的美是绝不亚于花骨朵儿的,那一簇簇的叶,恰似一朵朵绽开着的鲜嫩的绿色小花,别有一种清新灵秀的韵致。  相似文献   

10.
晨光中的花池里,春,在开,也在谢。海棠枝间缀着一嘟噜一嘟噜红艳的小花骨朵儿,一个个忍不住就要咧开嘴笑出声的样子。其实,此时海棠叶的美是绝不亚于花骨朵儿的,那一簇簇的叶,恰似一朵朵绽开着的鲜嫩的绿色小花,别有一种清新灵秀的韵致。  相似文献   

11.
花儿     
<正>~~  相似文献   

12.
文章围绕一组由欧阳修所作的散文展开讨论,其主题都是快乐的性质和来源。不同作品对快乐的来源给出不同的答案,其中《丰乐亭记》将其追溯为国家的和平统治。滁州人民大都与世隔绝,忘记了一个世纪以前此地发生的战乱。作为太守的欧阳修认为自己有责任提醒人民:他们的快乐并非自给自足,而是由于他们是天下承平的一部分。二十年后,苏东坡在《喜雨亭记》里回应了欧阳修的《丰乐亭记》。当时扶风可能面临大旱,苏东坡通过命名他的亭子,来纪念持续的雨季这一"恩赐"。他在散文结尾追问这种快乐的赐予者是谁,并得出不知快乐来源何在的结论。文章末尾则讨论将文本置于"家族"中来阅读的方式,这些文本提出共有的问题,并呼应此前的相关文本。  相似文献   

13.
清代剧作家孔尚任的代表作《桃花扇》集合了桃花这一意象的诸多意蕴,作者承袭了桃花意象的传统,既以桃花的娇艳暗示香君的美貌,同时也暗合着香君妓女的身份,而桃花的飘零无疑是香君坎坷命运的再现.作者最终还为两位主人公设置了一个"桃花源".以桃喻人,借桃言情,言桃明旨,作者用生花妙笔展现了香君这支桃花的悲欢离合.  相似文献   

14.
在农耕和畜牧社会条件下,物候对古人来说极为重要。桃花常见,阳春三月开花,花色鲜艳,因而常被人们作为春耕和其他农事开始的信号,古代农书、类书等文献也多以桃花开作为春天的物候。基于对桃花物候的认识,文人在描写春天或者春日节令时,也常常以桃花的盛开或者凋谢为其表征,通过将桃花与李、柳或者莺、燕、杜鹃等组合来描写早春、盛春、暮春之景。与其他春日花卉比较,桃花的物候意义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
对于悲剧的理解不应该只停留在作品的结局处理上。而应全方位把握。《桃花扇》全剧弥漫着浓郁的悲剧氛围,作品从景象层面——情节层面——意味层面,层层深入地呈现悲剧内涵,充分展示作者的悲情,同时也证明了这是一部不折不扣的悲剧。  相似文献   

16.
论画梅     
一剪寒梅、十分神韵 ;百花独先 ,千古风流 ,古往今来不知多少画家为梅花如醉如痴。笔者酷爱画梅 ,将十几年画梅的理性予以论析 ,意在阐述创作中的认识 ,愿与同仁共勉  相似文献   

17.
18.
本文通过对李清照六首咏梅词的分析,指出梅花记载了词人不同生命阶段的人生经历和情感变化,承载了词人一生丰富深厚的情感精神,是词人生命状态的象征。  相似文献   

19.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艺术的顶峰。《红楼梦》中众多的诗词曲赋是全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文章以其中的诗篇《桃花行》的两种英译本的对比评析为切入点,讨论两种译本对其中含有的文化词语的翻译方法,进而探讨有关文化词语翻译方法的选择问题。而且,无论采用哪一种翻译方法,都要尽力使译文保持源文的语言风格,事事处处都要重视源文中的文化因素,才能达到翻译的文化交流目的。  相似文献   

20.
自陶渊明《桃花源记》发表以来,关于《桃花源记》的原型问题一直受到历朝历代文人骚客和地方政府的关注。为了将桃花源属地据为己有,全国先后有30多个地方在“据理力争”。湖北省竹山县武陵峡谷内风景与《桃花源记》中所述十分相近,北京、武汉等地20余名专家实地考察后,认为无论从自然生态特征还是从历史文化底蕴上讲,这里疑似桃花源原型。但拿认定人类自然文化遗产的历史性、自然性、现实性、发展性、人文性和人本性、尊重和保护性等六个原则来考量,可以发现,最后真正认定哪一处武陵源、桃花源究竟谁是谁非并不十分重要,至为重要的应该是对一个地区人民的历史和创造、现实的福利和未来的发展有着起码的尊重和关切,有着长远的深思和熟虑,更应该是在兼顾本地和兄弟地区人民利益、共生共荣和共同发展的前提下,以联手合作为手段,以大力宣传东西南北武陵源、桃花源为契机,同时高歌东西南北武陵源、桃花源,对东西南北武陵源和桃花源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并积极寻求武陵源、桃花源历史文化游的路径,力争实现地区经济社会的共同快速发展,携手并肩,谋求地区人民福利最大化,最终作圆、作美世人千年不醒的桃花源大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