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从根源上说,就是为了促进人向健康方向发展。时下,“追求幸福”成为很多人不懈努力的目标。认真思考,我们会发现,这种生活态度,仅把幸福当作追求的目标,而漠视了当下对生活的幸福感受。这将意味着,追求的过程可以不幸福,现在可以不幸福。  相似文献   

2.
谁懂我们     
我们很幸福? 大人们常说,“你们生在福中不知福”。我们很幸福吗?的确,相对于“70后”乃至“80后”,我们有了更充盈的物质生活,我们被所谓的“幸福”笼罩.但在我们的感觉里,幸福却离得好远,如同镜中花、水中月,我们只是一群游走在幸福边缘的孩子。极度缺乏精神生活的我们只看了灰暗的天空。  相似文献   

3.
每个人都知道爱的感情是一种特殊的、能解决一切生命矛盾的东西,它能把人的生命所追求的那种完全的幸福给予人。“但这种感情只是偶尔产生,持续的时间也不长,结果还常常是更大的痛苦。”不理解生命的人这样说。  相似文献   

4.
玉林北流市为提升“教育竞争力”,从2010年8月起,全面启动“幸福教育工程”方案。方案提出,要把“幸福”作为本市教育发展的理想和追求,在“十二五”期间,全市的教育工作紧紧围绕“将北流打造成幸福教育之城”这一目标展开,把“教师幸福与否、学生快乐与否、家长满意与否”作为“幸福教育”的三大衡量尺度,把“幸福教育”打造成北流市教育的一个特色品牌。  相似文献   

5.
教育是生命的活动,生命关怀是教育的核心。生命关怀的最终目的是使人幸福。幸福的教育是“生命在教育中的诗意栖居”,这里的生命不只是学生的生命,也包括教师的生命。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强调教育要关注学生的生命,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幸福,而忽视了教育是师生共同的生命活动,忽视了对教师生命幸福的引导。实际上,幸福教育不仅要追求学生的幸福,而且要追求教师的幸福,要创造师生共同的幸福生活。  相似文献   

6.
近日参与一个关于幸福课堂的研讨,其间有教育者认为,幸福课堂不能全凭感觉,应该有一些具体的标准和要求;也有教育者认为,幸福是一种心理体验,因此幸福课堂不需要具体量化。笔者以为,适当量化也未尝不可,但量化之前更重要的是提炼梳理出幸福课堂有别于其他课堂的基本特质。幸福课堂有哪些特质呢?我以为核心特质当是“幸福”。曾几何时,课堂上教师“传道、授业、解惑”涵盖了教育的全部,但随着社会和教育科学的发展,追求人生幸福逐渐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共同愿景。人,生则为幸福而来,为了生存不再是学习的唯一目的,学习应该是为人生幸福而为;学习也不只是为未来生存作准备,而是为当下的幸福而学习。因此,苏霍姆林斯基说:“理想的教育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人都能幸福的度过一生。这就是教育应该追求的恒久性、终极性价值。”这对传统的“教育是为未来的幸福作准备,学生当先苦才会后甜”等观念作出了严重的颠覆。幸福课堂正是追求学习过程幸福的具体落实。那么,幸福的课堂具体有哪些特质呢?  相似文献   

7.
对“幸福教育”这个概念可能产生两种理解,一是把幸福作为一种有待教、有待学的情感内容,这样“幸福教育”就是“教幸福、学幸福”;二是把幸福当作教育过程中师生双方的情感体验,把教育当作一件幸福的事情来做,这样“幸福教育”就是“幸福地教、幸福地学”。这两种理解都是可以成立的。但是,把幸福作为教育的内容,是一种较为肤浅、更加危险的理解,它有可能允许以不幸的方式进行“幸福”的教学工作,很容易使“幸福的内容”蜕变为学生的沉重负担;把幸福作为教育过程的根本性情感性质,使幸福与教育在本质上统一起来,则是更为深刻、可靠的理解。当然,只有把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在幸福的感受中进行幸福内容、幸福观的教育,“幸福教育”才能取得完整的意义。幸福教育是为“人”的幸福的,教育不是主要与教师或学生某一方“人”有关,它是师生双方的实践,所以没有教师方面“幸福地教”,也就无法真正给学生“教幸福”;反之,不能教学生幸福,教师实际上也不存在幸福地教。有一种说法:教育的过程是苦的,但果子是甜的。这如果不是骗人的,就是对幸福有误解。幸福既是教育的最终目的,也要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目的与过程总是内在统一的。我们无法设想不幸的过程会突然推演出幸福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对于幸福,父母心中总是存在一种固有的模式,并把这种模式强加给孩子,如果孩子在父母给予的所谓幸福的生活中没有感觉到幸福,父母会认为那是孩子的问题,不认为自己有责任。其实,孩子的幸福在某种程度上很简单,只是你是否掌握了其中的要害。  相似文献   

9.
幸福其实只是一种感觉。我的一位朋友,他很富有,又风流佣傥,追求他的女孩子很多。像这样的男孩,应该是很幸福了吧?可是不然,他脸上并没有幸福者应有的快乐,而是愁眉不展,抑郁寡欢。有天我好奇地问他何以不快乐?他说自己太不幸了,因为生活总是千篇一律,日子过得特空虚,虽然有那么多女孩子爱自己,却没有一个是为了情而真心爱他。  相似文献   

10.
读过《中学语文》2005年第10期“教学大参考”上倪修山先生《是懦夫的屈服,不是智者的和解》一文,很有想法。倪文试图从海子“幸福的闪电”的一瞬中参透海子,并进而由这“幸福的闪电”的一瞬对海子进行宣判,加给海子如下错误:“海子居然把自己的死考虑得这样简单”;“《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表现的是想与这个世界彻底地和解的智者,而留给我们的印象是一个屈从于这个世界的懦夫”;“海子的思想和行为是自私的和不负责的”;海子“给陌生人祝福,自己不去追求这种幸福的方式,反而让所有热爱海子的人陷入一种痛苦。但海子并不考虑这些,他在精神的…  相似文献   

11.
绍兴读者小许来信:“由于家里人性格都较内向,家庭气氛不太活跃,儿子常常闷闷不乐。我明白快乐对孩子成长很重要,只是不知怎样才能让儿子快乐起来。”主持快乐学习、快乐发展是我们追求的教育导向,因为对孩子来说,只有快乐的才是主动的,只有主动的才会是充分发展的。所以,当我们聚集在父母茶座时,又一次聊起了怎样使孩子快乐的话题。观点一快乐的性格以幸福的家庭为土壤如果把快乐因子视为一颗种子的话,那么美满和谐幸福的家庭就是使快乐在孩子身上生根、发芽并茁壮成长的土壤。我有个朋友,本来夫妻志同道合,家庭非常和谐,他们的女儿从小活…  相似文献   

12.
幸福是什么     
风帆 《老年教育》2013,(11):20-20
似乎是在悄然之间,“幸福”成为大江南北最走红的词,以至于许多人见了面,不再问“你好吗?”而是问“你幸福吗?”凭心而论,我辈普通人,平时兢兢业业,早出晚归,为生计奔波,很少有时间考虑幸福不幸福的事,就是有个病呀难呀,也只是嘴上抱怨一下,大不了痛苦一时,然后该干啥干啥,很难把这些事和“幸福”与否挂起钩来。  相似文献   

13.
声音     
《陕西教育》2008,(10):5-5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认为,儿童的学习不应该只是“为将来的工作与生活作准备”,教育本该是生活的基本方式,儿童今天在学校里所接受的教育,在为长远的人生与社会理想服务的同时,本身就应该是幸福的生活。新教育强调“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这既是对教育终极意义的思考与追求,也是对当下畸形教育提出疔治的愿望与计划。在素质教育成为越来越多人共识的同时,学生的童年和青春却充满失败.许多学生已失去了追求理想的冲动,失去了淳朴的情怀和感恩之心……新教育实验提出“教育幸福”,首先针对的就是这些畸形的教育而言的。  相似文献   

14.
大人们总是很努力地追求他们认为可以得到的幸福,其实真正的幸福是由很多看不见的东西组成的,只是这种幸福我们只能在童年里拥有。  相似文献   

15.
教育是创造幸福、为学生终生幸福奠基的事业;追求充满幸福的教育、追求教育生命“诗意地栖居”,恰恰是班主任的理想与信念。有了这样的理想与信念,班主任就会创造性地进行工作,就会发挥自己的智慧潜能,面对工作中的一切艰难与挫折,不畏惧、不退缩,勇往直前,创造出一个个生命的奇迹,把自己的专业角色演绎得精彩纷呈。  相似文献   

16.
有人说,这个世界只有两种工作:一种是你爱的,它可以是生活的全部,一种是你不爱的,它只是谋生的手段。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把爱好当工作只是一个理想的状态。能做到的人,很幸福,但也很少。吴嘉之就是少数幸福者之一。  相似文献   

17.
感悟幸福     
每个人都在追寻着幸福,渴望着幸福,但并非每个人都能感受幸福. 我曾经以为,幸福如天上的彩虹,美丽却遥不可及.后来,我读到了海伦的那句话:“我一直在哭,一直在哭,哭我没有鞋穿.直到有一天,我看到有人竟然没有脚……”那一刻,我读懂了幸福的真正内涵.其实,幸福就是一种拥有、一种追求、一种对生活的审视和发现.每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幸福,很多时候,幸福就在我们手中,只是我们没有经意而已.  相似文献   

18.
研究通过运用词汇联想技术,描述大学生对幸福的内容、主体及买现途径三方面的社会表征内容。研究发现,大学生对幸福的社会表征词语丰富,呈现出生活化特征。具体来看,大学生对精神幸福的表征多于对物质幸福的表征,对个人幸福的表征多于对社会幸福的表征,对享受幸福的表征多于对创造幸福的表征;反映“小我”的追求多于反映“大我”的追求;个体情感追求是个人幸福的主要内容,“社会和谐”、“助人为乐”是社会幸福的主要内容。总体而言,大学生幸福观的核心是幸福的内容,并且呈现出注重个体精神生活追求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时钰鹏  陈宁 《文教资料》2010,(2):130-131
人的任何一种追求,都是对幸福的追求。幸福是人所追求的生存状态与存在方式.现代意义上的幸福就是一种生活得更好的能力。本文从解读幸福的基础上对“幸福——教育对生命的关注”这一观点进行分析,揭示了幸福是教育的本质,在批判教育相关异化表现的基础之上提出对幸福的教育的构建。  相似文献   

20.
幸福     
宛如荆棘中的一朵鲜花芬芳美丽然而不经过针的刺痛你就摘不到它宛如烈火中的一块金子耀眼夺目然而不经过火的灼烧你就得不到它宛如高山上的一缕阳光温暖和煦然而不经过岩的攀登你就感受不到它魏梅老师推荐[议一议]这首诗很有灵气,也很有哲理。作者写幸福,并没有具体去写幸福是什么,因为幸福因人而异,但“幸福”二字是人人追求的。作者重点写怎样去撷取幸福之花,那就要经过生活的磨砺、经过不懈的努力才能获得。诗歌语言简洁,节奏明快,铿锵有力。幸福$江苏省无锡市第三高级中学文学社@张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