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一次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革命运动。在辛亥革命前后的三年时间里,孙中山先生曾十次来上海。上海是孙中山进行革命活动的重要基地。他在这里为中国革命进行了一系列艰苦卓绝的工作,对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作出了丰功伟绩。今年是辛亥革命七十周年纪念,又是孙中山先生诞辰一百一十五周年纪念,为此编写了这份“纪事”,以示纪念。  相似文献   

2.
一、“永远的革命者”孙中山鲁迅为纪念孙中山逝世而写的《孙中山先生逝世一周年》一文(载1926年3月12日《国民新报》)中写道:“中山先生的一生历史具在,站出世间来就是革命,失败了还是革命;中华民国成立之后,也没有满足过,没有安逸过,仍然继续着过向近于完全的革命工作。”“他是一个全体、永远的革命者。无论所做的那一件,全是革命。不管后人如何非难地的缺点,究极他的全部是革命。”就是在日本,孙中山毕生的同志宫崎滔天在谈到孙中山时,也认为:“他是身着自由、平等、博爱甲胄的革命化身、革命战士。”[1]我所尊敬的前辈竹…  相似文献   

3.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是为我们祖国的独立和自由而奋斗终身的战士。”孙中山先生在中国民主主义革命历史上占着一个极为重要的位置:中国的民主主义革命,在此较完全的意义上来说是从孙中山瓴导的辛亥革命开始的;当中国的民主主义革命进入了新的阶段、即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时,孙中山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勇敢地制订了联俄、联共、扶助工农的三大政策,从而推动了革命运动的迅速发展。伟大革命民主主义者孙中山一生的奋斗道路是漫长的曲折的,其中“不知道经过几多困苦的经验,几多  相似文献   

4.
本文是一篇有关历史人物的评论性的短文。命题为“纪念”,立意在评沦,目的则在回顾总结历史以展望中华民族革命事业的未来。全文分三段第一段(1——5小节)阐述孙中山先生伟大的历史功绩。“纪念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一言点题,并对中山先生先作总的评价。然后,从革命斗争和思想贡献两方面肯定中山先生的功绩。三个“纪念他”分述了三个历史阶段中他对革命所作的巨大贡献,之后又以简洁的一句概说了他在政治思想方面对后人的深远影响,自然过渡到下文。  相似文献   

5.
章开沅 《云南教育》2011,(20):17-18
编前语“百年锐于千载”。这是孙中山先生在《民报》发刊词中对19世纪的描述。而20世纪初由孙中山直接领导的那场革命及革命后至今的100年,更何尝不“锐于千载”?  相似文献   

6.
有足够的资料证明孙中山先生曾遇到“黄祸”论的挑战和困扰 ,对此他也有所考虑和回应。他的回应态度可分为三个阶段 ,集中起来就是 :中国和亚洲大多数国家一直受欧美列强的欺凌 ,而“黄祸”论正是列强分割中国、争霸亚洲的借口。他强调中国爱好和平 ,革命成功后会实行“开放主义”;而开发富源和发展经济 ,不仅能养活自己 ,还会为人类造福。晚年他坚决主张反对帝国主义 ,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 ,与一切受压迫的民族和国家互相扶助 ,维护人类正义与世界和平。他关于未来的战争不是“人种”之战 ,而是“受屈者”与“横暴者”之战的观点尤其精辟  相似文献   

7.
孙中山被中国国民党称为“国父”,被毛泽东誉为“革命的先行者”。早在1912年4月27日,《展望》上刊登的一篇英文文章就称赞孙中山为“革命之父”,作者Kim Tong-ho。Kim Tong-ho是谁?本文通过对不同资料的解读,最后证明Kim Tong-ho实际上是Kim Tong Ho之误,而后者是孙中山革命的支持者何宽之子——何锦棠。何锦棠自幼目睹孙中山的革命活动,具有强烈的中国文化认同,反对美国的排华政策,1920年曾随美国国会议员团访华,在上海见到了孙逸仙博士。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黄兴的教育救国思想进行了全面评价。文章认为,黄兴的教育救国思想是为实现孙中山先生的民生主义服务的,是孙中山建国、救国政治方策的一部分,具有争取民族独立的强烈爱国主义内容和革命民主主义色彩。黄兴把实业,教育和政治三者联系为一起的思路,体现了孙中山先生的把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溶为一炉”的总方针。  相似文献   

9.
在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华侨的作用显得十分突出。孙中山将华侨誉为“革命之母”,冯自由在《华侨革命开国史》序言中说:“中华民国之肇建,从海外华侨协助之力为最巨。自孙中山先生甲午年首创兴中会于檀香山,以迄革命成功,几无一役不倚赖华侨之资助。近人有警语云,无华侨即无革命,诚确论也。”孙中山的哥哥、檀香山华侨资本家孙眉,为革命捐助资金,以至于倾家荡产;  相似文献   

10.
陶季邑先生把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社会革命”等同于毛泽东领导的无产阶级“社会革命” ,混淆了“社会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两个不同概念的内涵  相似文献   

11.
孙中山先生被迫于一九一二年四月一日正式辞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职务,让位于袁世凯。袁氏窃取了革命果实,建立起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反动统治。由此人们得出的结论是:“让位”是革命党内妥协思潮的胜利,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不坚定”“不彻底”的表现。此种看法在史学界似乎早成定论,不容疑义。但笔者以为,“让位”不等于“让步”。把“让位’与“妥协”,“软弱”等同起来,有很大的片面性。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出发,任何事物都是复杂  相似文献   

12.
前言众所周知,1924年孙中山在访问日本时曾作了被著称是“最后的狮吼”的题为《大亚洲主义》的讲且近年来,对孙中山该讲演的关注度在提高,有关的资料集出版闻世[1],并出现了新的研究成果[2]。以往,对孙中山的《大亚洲主义》的讲演意图的解释,存在着两论之争,即现其为“反帝国主义”,还是视其为“日中合作”或“日中亲曾’。在此,笔者提请各位注意的是,它存在着第三种解释,即在该讲演的基本思想中有着日中苏合作论的观点[3]。例如,野泽丰先生认为,孙中山的状亚洲主义》的真髓在于“以日中苏合作为核心,.推动被压迫民族的解放…  相似文献   

13.
论孙中山在武昌起义后“先致力外交”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孙中山得到武昌起义的消息后,没有马上回国而决定“先从外交方面致力”的主要原因,是他对武昌成为革命的“首义之区”没有思想准备所致。 美国学者薛君度在《黄兴与中国革命》一书中引用孙中山本人的话,得出结论说:“孙中山后来把这次革命的成功说成是纯粹的偶然事件。”①当时孙中山的确有此认识,他在《革命原起》中说:“武昌之成功,乃成于意外,其主因则在瑞澂一逃。倘瑞澂不逃,则张彪断不走而彼之统驭必不失,秩序必不乱也。”②孙中山这一看法曾受到一些人的批评或不赞同。张难先在《湖北革命知之录》中批评说:“这种看法,既低估了革命力量,又低估了群众的反清激情。”③李廉方则认为:“革命爆发的时间和方式诚然带有一定的偶然性,但这次革命的成功决非偶然。”④可是现在的学者,为维护孙中山的形象,往往对此采取视而  相似文献   

14.
辛亥革命失败后,孙中山先生曾说:“本党在辛亥革命,能推翻满清,创造民国,何以十二年来,不能一气呵成,建设民国呢?……因为大多数人民不了解木党的主义。”(《国民党党员不可存心发财》)后来又说:“我们从前做革命事业农民参加进来的很少”(《耕者有其田》),使革命失去基础而失败。毛泽东进一步指出:“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农村大变  相似文献   

15.
孙中山倡导“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以振兴中华,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明,但坚决反对全盘西化;主张通过发展要商业以富国强兵,但设想通过实行“社会主义”以避免资本主义弊端而后来居上,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孙中山的“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虽然具有很大的空想性,但不乏真知灼见,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同志的这篇纪念文章不过七百字,然而内容丰富,气魄宏伟,可称为短小精悍的典范。文章开始就提出:“纪念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开门见山,中心突出。在“孙中山先生”之前加上“伟大的革命先行者”这个修饰语,准确、鲜明,给人以强烈的印象。接着,作者用三个排比句,三个“纪念”,  相似文献   

17.
黄埔军校与中国共产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一度荣获“革命先驱”崇高荣誉称号、领受了“东方的红军”灿烂锦旗的黄埔军校,以其先进的思想、崭新的制度和人才辈出、战功显赫而闻名于世.但这一切无不与中国共产党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黄埔军校的酝酿、筹备与中国共产党孙中山先生毕生致力于国民革命30余年.在辛亥革命之前,他曾举行过十多次武装起义,但每次起义都以失败而告终.辛亥起  相似文献   

18.
北伐是孙中山先生的一贯主张,他多次强调北伐统一中国的重要意义。在1922年5月和1924年9月,曾先后进行两次北伐,但都因广东发生了反革命叛乱,后方安全受到威胁,而不得不中途回师广东。孙中山逝世后,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和国民党中央为实现孙中山先生的夙愿,再度举行北伐。对这次北伐方针的确定,现行的一些论著中有“国民党第二次代表大会确定了北伐方针”一  相似文献   

19.
在孙中山领导的推翻帝制、建立民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程中,华侨起了很大作用,为辛亥革命胜利,作出了宝贵的贡献。孙中山曾说:“华侨是革命之母。”  相似文献   

20.
也论孙中山的“以俄为师”——兼与邱捷先生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认为,孙中山的“以俄为师”,不是如邱捷先生所认为的那样,仅只是“停留在革命方法、革命精神这个层面上”,而没有“涉及苏俄的政治制度”①。实际上,孙中山后期的政体设计,在一定程度上使“俄化”渗入到了制度结构之中。他后期的政体观,包括政党观、政权观、党政关系乃至党军关系诸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均仿效了苏联模式。但他的仿效是有选择性的,在仿效的同时,坚持和保留了他认为有益的、本土的东西。他的主张,是既非全盘“俄化”,亦非完全的本土化,而是二者的结合。作为革命先行者的孙中山,一方面本土化思想明确,另一方面,也不可能不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