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学校体育深层次的目标——文化传承 教育作为一种文化,既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进行,又对文化进行传承和创新。教育的过程实质就是文化的价值判断和选择,传承与创新的过程。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传授知识和技能,却往往忽视了其深层次中蕴含的文化的传承。从文化和教育的关系的视角来审视,人在其生物人变成社会人的教育过程中,教育对人的影响本质就是文化对人的影响,即符合社会和人性的文化价值对人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现代技能开发》2013,(9):54-54
课程评价改革的深层桎梏是已走过千百余年生命历程且延续至今的考试文化.我们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两种视角加以论证。从理论视角看:改革的实质是文化变革,改革的深层桎梏是文化。故而。探寻改革的桎梏.要以文化为切入点。而当我们基于文化视域加以思考时.课程评价改革的深层桎梏就无处遁形了.它就是弥漫于中国大地千余年之久且早已凝结成为一种生存方式的考试文化。从实践视角看:考试文化是我国自古以来诸多教育改革的深层桎梏。考试文化既是古代学校教育改革走向失败的深层原因.又是当代诸次课程改革的深层桎梏.  相似文献   

3.
生存形态可以理解为生存样式或面目。学校道德教育的生存形态,是学校道德教育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和高度概括,反映一定社会环境下学校道德教育的生存价值取向。生存形态总领着学校道德教育的功能、内容和方法,是一种范式而不是范畴。从这一视角出发,有利于考察学校道德教育的时代性特征和风格。  相似文献   

4.
学校管理的儿童视角指的是从"儿童"的立场和角度出发去审视学校的管理工作.可能会有人疑问,学校本来就是"儿童"的场所,以儿童的视角看待学校管理不是理所当然的吗,其实不然,因为在传统的学校管理中,我们已经习以为常地以成人的视角来看待问题了.  相似文献   

5.
"对学生是什么"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在教育中的地位,生存论哲学将人的生存作为哲学的根本问题.为我们提供了更根本的、更关注人的视角.在生存论的视野里,我们可以从三个侧面来理解学生,即学生是知识的探究者、学生是意义的创造者、学生是学校民主生活的参与者,从而确立学生的知识与体验在教育中应有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建立现代学校制度,首先是构建并实施学校的文化特色。文化是学校存在的标志和本质的反映,其内核就是学校的教育理想和教育价值追求。实践启示我们:没有文化底蕴的学校,不是真正意义的学校,更谈不上是现代学校;追求卓越并富有特色的学校,如果没有卓越并富有特色的学校文化,永远不可能实现自己的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说.建立现代学校制度不是技术问题、战术问题,也不是方法问题、策略问题,核心是学校办学理念和思想问题,也就是学校教育理想追求和学校教育理想实现的最佳结合。  相似文献   

7.
学校文化建设是摆在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特别是校长面前必须深入思考和回答的紧迫课题,可以说每一所学校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学校文化,办学校就是办学校文化!我们只要认真考察各个学校之间的差异,就会发现,这些差异其实就是文化的差异,或者说是办学理念的差异,所以,一个学校的生存与发展,主要取决于学校文化。凡是名校,其学校文化必然是先进的、优秀的且具有与众不同的特色,越是具有优势文化的学校就越具有生命力。学校是产生文化生产力的地方,是文化创新的地方。不断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童年视角和女性视角对苏童的两个小说系列进行分析。少年系列小说中,存在着对人的本性的探索和思考;女性系列小说中,作者引导我们审视的是一定文化下的女性生存意识和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9.
高职教师终身教育体制建设要凸显以人为本的理念,同时要把教师的自我发展同学校的高职教育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其指导思想,从高职教师这一视角来看,就是要满足生存和竞争的需要,满足自尊和荣誉的需要,满足精神文化素养的需要;从学校及社会这一视角来看,就是要满足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海南教育》2013,(2):40-41
<正>学校文化建设是摆在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特别是校长面前必须深入思考和回答的紧迫课题,可以说每一所学校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学校文化,办学校就是办学校文化!我们只要认真考察各个学校之间的差异,就会发现,这些差异其实就是文化的差异,或者说是办学理念的差异,所以,一个学校的生存与发展,主要取决于学校文化。凡是名校,其学校文化必然是先进的、优秀的且具有与众不同的特色,越是具有优势文化的学校就越具有生命力。学校是产生文化生产力的地方,是文化创新的地方。不断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  相似文献   

11.
人不是已经预成的存在,而是持续生成的存在。生成性是人的基本特性,它要求人与文化不断整合,从而补偿自身缺陷并追求完满人生。人与文化整合的本体,正是人的学习活动。学习活动中稳定的生存与发展方式,则凝结为学习文化。立足历史视角观照学习文化,人类原始文化孕育出生活学习,其后的文化调适生成了学校学习,而学校学习造成的文化悖论开始呼唤学习文化重建。当下学习文化的重建强调人与文化的无限整合,吁求文化学习这一学习文化新形态的明确凸显和系统构建。  相似文献   

12.
春燕 《河西学院学报》2011,27(4):119-123
本文选择从文化的视角来研究学校制度的建设,认为教育管理者要保证学校制度良好运行,仅仅依靠外在约束是不够的,还需要道德等非理性因素的辅助作用,既要用合理的规章制度规范人,又不是简单机械强迫的管理,而是通过调动人的积极性,使刚性的制度内化成组织成员的行为准则,在学校制度的制定和实施中贯注仁道、平等、正义等人文色彩,赋予它一定的文化关照。期望本研究可以为学校管理者建设和完善学校制度文化提供理论基础,拓宽教育管理者的视野,以促进学校教育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徐晨岚 《儿童音乐》2008,(12):48-48
一、文化的多样性人的世界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文化的世界。著名哲学人类学家蓝德曼指出:"文化创造比我们迄今为止所相信的有更加广阔和更加深刻的内涵。人类生活的基础不是自然的安排,而是文化形成的形式和习惯。正如我们历史所探究的,没有自然的人,甚至最早的人也是生存于文化之中。"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课程文化重建渐渐成为学校教育改革与研究的一个新的热点。人们围绕这一主题从多元文化、课程改革和学校发展等不同视角展开研讨,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建设性意见。当学校变革逐渐走向结构性的整体转型之时,则需要一种综合的视角来理解课程文化,这就是:“以校为本”是课程文化重建的重要基点,打造教研团队成为课程文化重建的核心任务,重塑教学文化则是丰富和提升课程文化内涵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5.
文化是在人们生存和发展历史中形成并通过各种活动表现和传承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知识体系、语言符号、风俗习惯的有机体。学校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个子系统,以学校价值观念为核心。当我们从文化的角度来考察学校的时候,就会发现,其实学校的一切场所,一切活动无不包含和表现  相似文献   

16.
从文化的视角对人的生存状况进行审美观照、审视和体验,以艺术形式进行形象的“显现”,马明奎的长篇小说《归》就是这样一种新的探索。《归》所反映的是我国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前这一历史阶段中以乡村农民和城镇知识分子为主体的生存状况、文化心态。“文学是人学”这一传统的命题站在世纪之交的今天重新审视。会有一种更切实更深途的体味。而现当代兴起的文化人类学所研究所关注的也恰好和文学一样,是人。于是,从文化学的视角以学者型的眼光审视人生,以作家式的体验和表现手法“显现”人生,这就是《归》的独特之处。一那是…  相似文献   

17.
大脑战事     
"不是这样做的!" "是这样做的!" "不是!" "是!" "不是!" "是!" …… "啊,我的头疼死 了!"阿米大叫起来。由 于他一个人在家,所以 根本没人理会。 阿米从床上坐起 来,头疼逐渐消失,他仔细思考刚才 所发生的事情。 阿米思索着:"每次我做作业, 只要一闭上眼睛,就会出现如此奇  相似文献   

18.
摘编     
《今日教育》2011,(10):39-39
孙家正:文化与人生 文化是一定历史、一定地域、一定人类种群的生存状态和愿望的反映,反过来又对人的生存和发展起着能动的作用。从这个角度讲,文化即人。研究当代的中国文化,其实,就是为了更好地认识我们自己——  相似文献   

19.
正北京市朝阳区花家地实验小学一直坚持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将尊重生命作为尊重人的思想根源,以理解教育的本质和审视教育的实践。我们认为,尊重生命的教育,是"为人而教育"的教育,不是"为教育而教育"的教育。学校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环境、教育行为等,都应当从尊重人的发展需要出发,遵循教育规律。教育不仅是生活经验和生存技能的传递,更是精神文化的传承。在实践中,我们特别关注学校生成性文化和创新性文化的积淀。任何文化的延绵与繁荣,都要经过积淀、传承、创新。因此,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课程改革这一核心,坚持科研引领、实践检验原则,走内涵发展、文化育  相似文献   

20.
就学校而言,体现教育竞争实力的是学校实施教育的主体——教师,而决定于竞争力强弱的是学校文化、教师文化;就文化视角而言,学校教育推进的过程就是新旧学校文化碰撞、融合的过程,而教师文化最先进入我们的研究视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