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李焕之立足大众的审美追求体现在其不同时期的音乐创作中。他以精致、凝练而又平易的音乐语言、鲜明淳朴的音乐形象,创作了大量深为群众喜爱的大众品格声乐作品。通过他的几部流传特别广泛的作品,我们可以理解他是如何实践"生活是创作的源泉"的格言,如何努力将自己置身于所处的时代,努力了解人民的需求,如何探索着用相应的创作手法来满足这种需求。  相似文献   

2.
莫扎特作为著名的音乐大师,他是欧洲古典主义音乐界的典范。对于他的音乐才华我们可以从他所创作的歌剧作品中得到印证。从他所创作的众多音乐歌剧中,不难看出他对于歌剧音乐形象的塑造以及人物心理的刻画是非常重视的,而这方面表演上最有力的女高音咏叹调,这种演唱法可以更为贴切丰富的表达出歌剧人物的形象和性格。据此本文就以莫扎特个歌剧作品为切入点,对女高音咏叹调的音乐特点以及演唱风格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施光南先生是我国60年代后期著名的作曲家,一生创作了近千部声乐、器乐作品。他的作品很多主要有:《打起手鼓唱起歌》、《洁白的羽毛寄深情》、《祝酒歌》、《周总理,你在哪里》、《祝酒歌》等等,他的作品题材广泛,形象丰富,意境隽永,民族风格浓郁,笔法凝练,雅俗共赏。其中声乐最能集中体现他的艺术成就,也是最能展示他的创作风格。施光南先生的艺术歌曲创作能够获得如此巨大成功一方面跟他早年的音乐积累和独特的创作风格有关,另外一方面,即他独有的创作特征。  相似文献   

4.
阿希尔·克劳德·德彪西是音乐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是西方音乐史上不可磨灭的神话,他是当之无愧的"印象主义"音乐的鼻祖,以鲜明的音乐个性、革新性的创作特色影响了欧洲音乐的发展。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具有印象主义美的作品,这也是他钢琴创作中美学思想的独特性。通过对德彪西钢琴音乐创作中美学思想进行梳理解读,不同阶段的具体思想体现与创作分析,从音乐本体、内容、形式、艺术表现力等方面来诠释其美学思想,在历史脉络的分析基础之上,来说明德彪西的音乐美学思想形成并不的偶然,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以此彰显出德彪西印象主义音乐美的传奇与神话。  相似文献   

5.
十九世纪浪漫派后期,瓦格纳音乐中的半音化和声手法是极为重要的手法之一。瓦格纳以传统的半音化色彩性手法为基础,并将作品以他富有特色的处理手法把半音化和声发展至调性和声的极限。他依据传统的和声手法,在大小调体系范围内,最大限度的刻画了和声在塑造音乐形象方面的表现意义。瓦格纳作品中音乐半音化手法的广泛应用时他继承古典主义时期和浪漫派初期作曲家传统和声上进一步发展而来的,这些作曲家的成果对瓦格纳以后的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将其作为自己的创作风鼻各。在根本上扭转了十九世纪音乐的发展方向,使欧洲音乐向着现代化迈进。半音化是瓦格纳音乐作品的着力点、轴心点,这个点对瓦格纳音乐作品中调性的拓展与音乐表现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张力作用。  相似文献   

6.
钢琴组曲《东山魁夷画意》是一首中国风韵与异国音调结合,运用创新技法创作的成功作品,作品以鲜明的音乐语言将视觉形象复活,同时又饱含了作者的真切感情。这首组曲在中国作品中加入了日本音调,创作技法的不同,创作思维的独特,表现出一种含有哲理性的意境。通过对作曲家的创作技法及特色,以及中国钢琴作品创作的民族性特点的了解,将有助于欣赏者和演奏者更好地了解中国钢琴音乐文化。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是中国的古典诗词与音乐相结合的一种声乐体裁,它最显著的特征是歌词大多以古典诗词为主。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黎英海选取了古诗《登鹳雀楼》创作整理成艺术歌曲,这首歌曲以独特新颖的艺术构思和形象的表现手法,诠释了古诗词艺术歌曲的艺术魅力。文中主要通过对这首作品的创作技法和演唱分析,充分展现作品内涵与音乐形式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8.
<正>肖邦第一叙事曲(g小调叙事曲),是他四首叙事曲中的第一首,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肖邦叙事曲的创作中有着民族性和时代性的结合。这首作品表现了作曲家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对祖国命运的关心,使得这首叙事曲更具有代表意义,因此我们需要更加详细的分析这首作品。一、肖邦简介以及第一叙事曲的创作来源肖邦是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音乐的杰出代表,也是民族乐派的奠基人之一。肖邦的钢琴音乐个性鲜明,他的作品优美细腻,和声  相似文献   

9.
歌唱的二度创作是指演唱者在表演过程中保持曲作者的基本要求,同时对音乐形成自己理解、处理和自己的风格特色,准确而完美地揭示作品的内涵与风格,塑造鲜明的音乐形象。本文对歌唱二度创作的几个方面进行简单论述。  相似文献   

10.
伟大的"西方音乐之父"巴赫是一位多产的作曲家,他的作品为后世的音乐创作奠定了基础,对于西方音乐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巴赫的音乐贡献主要集中在他的三个创作阶段,文章以巴赫的创作阶段为切入点,具体分析其在每个阶段的音乐创作,并列举具体的音乐作品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在近现代手风琴史上,佐罗塔耶夫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的创作综合了他天才般的创作灵感与奇妙的作曲手法,极大得丰富了手风琴音乐的表现力,这使他的作品几乎每一首都成为近现代手风琴作品中的经典,从而提高了手风琴的历史地位。佐罗塔耶夫在近现代巴扬手风琴作品的创作与发展方面的突出贡献,使他在手风琴艺术史上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他的作品在国内手风琴演奏者中广为流传,常常被选为音乐会的演奏曲目。其中,佐罗塔耶夫的《儿童组曲》更是久演不衰。  相似文献   

12.
虽然贝多芬已经去世 170年了 ,但他的音乐却闪耀着永恒的光芒 ,这源于其独具魅力的创作风格———崇高、庄重、宏伟和富有个性化的特色。崇高。贝多芬的音乐充满积极进取的热情 ,斗争和胜利主题贯穿在他整个创作中。贝多芬总是勇敢地面对现实的黑暗与不幸 ,以“扼住命运的咽喉”的气概 ,跃入如火如荼的战场 ,在胜利的欢笑中迎来普遍的欢乐 ,这在他的《第三交响乐》(英雄 )、《第五交响乐》(命运 )以及《爱格蒙特序曲》等一系列作品中 ,都有极精彩体现。比如《第三交响乐》 ,乐曲的第一乐章是bE大调 ,热烈的快板 (奏鸣曲式 )由两个坚决果断…  相似文献   

13.
以自律论代表汉斯里克"音乐的美在于形式"为切入点,通过对斯特拉文斯基有关音乐本质的观点及部分创作实践的研究,可以把握他不同风格作品背后的创作理念与美学思想,并从中探寻到其创作的本源:在斯特扭文斯基作品中,极富时代感与创造性的音乐元素都是植根于他的音乐美学观--对音乐"形式"美的捍卫.  相似文献   

14.
弗雷斯克巴尔迪是巴洛克早期意大利重要的作曲家、古钢琴家、管风琴家。他一生中创作了诸多体裁的作品,其中,托卡塔这一体裁是其创作的核心。他的托卡塔创作体现出巴洛克早期典型的音乐风格,为巴赫等人提供了诸多经验,也为巴洛克音乐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秦简夫,是元代中后期的杂剧创作家之一,此人作品虽少,但个个精良。他善于抓住时代的特征,敏锐的洞察力让他在他的作品中标新立异,他的作品,没有关汉卿大气磅礴的用词和华丽的语言描述,崇尚戏剧语言返璞归真,贴近百姓生活,他笔下的人物每个都个性十足,塑造出了人性化的丰满形象。虽然他的作品流传甚少,但后人的评价甚高,在元代这个杂剧创作辉煌的时代里留下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30年代是我国音乐创作的一个重要阶段,特别是在声乐创作方面,可以称得上是繁荣阶段。在歌曲创作中,不论是专业音乐工作者还是左翼音乐工作者都创作了大量的作品。他们的创作不仅对抗战起到巨大的影响、鼓舞和发动群众的作用,而且还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的优秀声乐作品。在大型声乐体裁创作的领域中,音乐工作者们在创作中不仅将形式与内容完美地结合,而且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对今后这一体裁的创作起到了典型示范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费德列克·法兰西斯·肖邦(Frederic Francois Chopin,1810-1849)在所有浪漫主义乐派的音乐作曲家中都是最令人欣赏的作曲家,同时也是十九世纪初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键盘作品,其音乐地位之高可谓浪漫主义音乐时期的代表。首先以"夜曲"之名进行创作的是英国作曲家约翰·菲尔德,而肖邦吸取了他的夜曲创作的思路与经验,并将夜曲这一风格带入到一个更高的境界。肖邦共创作二十一首夜曲,并运用了多种技巧与音乐元素,结合作曲的曲式、和声及主题旋律,本文针对肖邦的创作手法进行分析与探索。  相似文献   

18.
舞蹈作品中人物形象占据重要地位,舞蹈作品创作的关键在于舞蹈作品中的对人物形象的刻画与塑造。在舞蹈作品的创作过程中,人物形象是舞蹈作品中的主体,它可以表达作品的思想,是传达感情的重要媒介。而音乐是舞蹈必不可少的伴侣,在一部舞蹈作品当中舞蹈语言和音乐语言共同承载着情感的传递,让观众进入人物的情感氛围,把观众带入到主要人物形象的情感氛围,与人物共同分享喜怒哀乐。音乐塑造听觉形象,舞蹈动作塑造视觉形象,两者有机结合统一,才是舞蹈形象塑造的全部。一部完整的舞蹈作品,它的舞蹈艺术形象与舞蹈音乐形象应完美匹配,这样才能使得人们对舞蹈作品达到更深层的了解。舞蹈作品《孔乙己》中人物形象的塑造鲜明生动且深入人心,本文将以舞蹈作品《孔乙己》为例,浅析其创作过程中对"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与音乐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作为音乐表演艺术的钢琴演奏,要准确而完美地揭示作品的内涵与风格,塑造鲜明的音乐形象,就必须通过对钢琴作品的深刻理解,领悟作曲家的思想意境,通过认真读谱、把握节奏、乐句处理、听觉培养及演奏的歌唱性等全面技术进行钢琴作品的"二度创作",将作曲家"一度创作"的意念与乐想再现给听众。钢琴演奏中"二度创作"是钢琴演奏的重要环节,它是美的艺术,包含着丰富而宝贵的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20.
桑德海姆是 2 0世纪 80年代美国歌剧著名作曲家 ,他的歌剧往往以反映现实社会生活为题材 ,音乐创作极为出色 ,因此而获得纽约戏剧评论界最佳音乐剧奖和美国的格莱美大奖。他在歌剧领域创作出了具有开拓性的作品 ,对美国歌剧的创作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