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17年11月17日,法国伟大的雕塑家罗丹停止了呼吸,被安葬在其巴黎别墅的花园中.各界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一座复制的《思想者》静静地凝视着他的墓地.尽管他的许多作品问世时曾受到种种不公正的评价,但是到了本世纪初,他的辉煌成就所产生的巨大影响,远远超出了欧洲;而今,罗丹的名字成了雕塑艺术的代名词;他的作品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奥古斯特·罗丹,1840年11月12日生于巴黎一个平民家庭.14岁至17岁时受业于列  相似文献   

2.
萧伯纳:干嘛要在一个老头子的脖子上系上一个金铃 萧伯纳(1856-1950),英国杰出的现实主义戏剧家,被认为是继莎士比亚之后最伟大的剧作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有名的幽默大师之一。他用幽默讽刺的手法创作了大量的社会问题剧,代表作有烨伦夫人的职业》、《巴巴拉少栅、(镇相毕露》等。鲁迅对萧伯纳十分欣赏,说他在作品中“撕掉了绅士的假面”。  相似文献   

3.
魏勒夫人     
世上有两种画家,命运截然相反,一种像梵高、莫第里安尼和朱耷,生前尝尽人间的冷漠与穷困,全然不知身后的辉煌;还有一种像罗丹和张大千,有生之年便已坐上宝座。然在幸运儿中,奥地利绘画大师马克斯·魏勒可说是达到了极致。2000年在维也纳举办其个人作品回顾展时,参加开幕式者如同人海,多达5000人;此前(1998年),他作品在其心仪已久的中国展出时,由于他年事已高,难以远行;但奥地利的总理沃尔夫冈·须斯竟乘专机来到北京,为他的画展剪彩。当今画家谁能享受如此殊荣?一位奥国朋友说,除非奥地利的第一国宝——维伦道夫那尊“丰乳肥臀”的维纳斯像…  相似文献   

4.
奥古斯特·罗丹度过了动乱不安、凄楚悲伤的一生,但他为世人创作了一些不朽的杰作。人们对艺术的鉴赏瞬息万变。仅在二十五年前,不少具有高度鉴赏力的人排斥奥古斯特·罗丹的作品,认为它们浮夸、庸俗、毫无雕刻风格。而到了现在,并无显著的理由,舆论的征候又转向了。今天,生于1840年的罗丹又被公认为一位艺术大师,是十九世纪初期伟大的浪漫派艺术的最后一个承袭者,或许,还被说成是自米开朗基罗以来的最伟大的雕刻家。  相似文献   

5.
林肯坐在华盛顿的一把大理石椅子上,一副过于忙碌,不能久坐的神色。他的双手紧握着胳膊,头稍稍前倾,伸着右腿仿佛正准备站起身来。他的面部露出了充分的献身精神。这正是丹尼尔·切斯特·弗伦奇在塑造林肯纪念堂内这座庄严的雕像时要表达的神情。“我所要表达的,”他当时说,“是这位伟大的战时总统的精神与实质力量,以及对于自己有能力将这一事业进行到底,最终取得胜利的信心。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我想可能多半是由于全部塑像的那一姿态和双手的动作;同样,还有面部表情。”弗伦奇对这个栩栩如生的鲜明形象下了八年功夫,才使它成为当代美国人民最喜爱的塑像。雕塑工作  相似文献   

6.
范公祠     
在青州城西郊有一处秀丽的园林──范公亭公园。公园南端有一院落,内有一亭,亭为石柱、砖木结构,六角飞檐,亭顶窗开,与泉井相对,天光下射,水光激能。井亭迎门柱上的刻石对联为:“井养无穷兆尼允赖,泉源不竭奕世流芳”;后石柱联为:“四境著闻行若无声,千年遗址因其自然”。人们称此亭为范公亭。亭周围的唐楸宋槐,枝叶茂盛,荫翳蔽日。树下有数块追思范仲淹德政的碑揭。亭东有范公们,内有范仲淹塑像。每月来此游览和瞻仰范公塑像的人络绎不绝。范仲淹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于皇伤三年(公元1051年)63岁时,以…  相似文献   

7.
在世界画坛上,不乏著名美术家为同代著名作家创作不朽肖像作品的先例。如法国伟大雕塑家罗丹为巴尔扎克、雨果塑像;俄国伟大画家列宾为列夫·托尔斯泰画像等。中国当代著名画家王晖为中国现代文坛巨匠巴金、冰心创作的纪念碑式油画肖像,具备了高度概括的个性形象、维妙维肖的气质刻划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也必将永传后世。这里记述的就是这位著名画家的创作历程和艺术风格。王晖,1943年生,1963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附属中等美术专科学校,1968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是中国著名画家庞薄琴、卫天霖、张计、吴冠中的得意门生。在校期…  相似文献   

8.
1931年,伦敦的坎士塔布出版公司出版了一部被人称为《萧伯纳情书》的集子。这部“情书”的对象,并不是萧伯纳的夫人夏绿蒂·潘旦馨,而是英国著名女演员爱兰·黛丽。在这部两人的通信集里,双方(尤其是萧伯纳)于谈论艺术、戏剧等问题之余,大肆卖弄风情,将爱尔兰人流光溢彩的性情表露无遗。但无论怎么说,这样充斥大量热烈爱情词语的信件发表,必然会引起很大误解。对文坛风气颇为熟悉的萧伯纳,便迟迟不同意该书出版。直到通信一方的爱兰·黛丽去世三年之后,这部书才得以问世。既然是一部热烈的“情书”,双方又非终成眷属的恋人,为何萧伯纳敢于并…  相似文献   

9.
幽默的魅力     
萧伯纳从嘲笑自己开始有一条不成文的法则 ,这就是会嘲笑自己的人才有权利开别人的玩笑。美国人认为肯尼迪总统在遇刺30多年后还长久地活在人们记忆中 ,其奥秘或许来自他幽默的魅力。肯尼迪在竞选时资历很浅 ,但他却大胆地对自己的年轻开玩笑。他曾对别人讲了这么一个笑话 :“我初进参议院参加辩论时 ,不知不觉我的位置移到了前排 ,我发现自己正坐在参议院老前辈卡尔·海登旁边 ,他在40年前就是国会议员了。我问海登这40年来发生了什么变化 ,他说 :‘那时候 ,新议员不说话!’”自我嘲笑 ,一方面表明对自己的缺点有清楚的认识 ;另一方…  相似文献   

10.
作为剧作家兼梵学者、评论家兼才子、哲学家兼社会改革家,萧伯纳是20世纪前半叶的杰出人物。要想了解他,首先必须了解他在都柏林度过的不幸的童年。他是一场畸形的、没有爱情的婚姻的产物——这场婚姻始于1851年,当时,头脑简单的乔治·卡尔·萧正在四处寻找一个有钱的妻子。  相似文献   

11.
张凯 《世界文化》2006,(3):26-27
萨德是18世纪法国重要的思想家、作家,他一生中有27年是在监狱里度过的,原因就是他那种对色情及暴行的极端狂热,甚至到了变态的地步,一个正常的社会是容不下他的。他有许多作品传世,但是里面对色情及暴行的描写使这些作品一直被当做禁书,同时萨德本人也一直被当作一个色情小说家和变态色情狂。他的作品基本上都是以城堡为活动背景的,而且这些城堡里充斥的全是罪恶,可以说对他而言,“城堡”就是“恶”的代名词,文学史上很少有作家对城堡有如此多的关注,当然一方面是萨德的生活经历所致(他一生中绝大部分是在城堡里度过的),不过最重要的是他把…  相似文献   

12.
有一次,巴尔扎克的朋友去看他,在门外就听到他在里面和人激烈争吵:“坏蛋!我要给你好瞧的!”那声音激愤、高昂。当这位朋友推门进去时,发现屋内只有巴尔扎克一个人。原来他正在对他作品中一个人物大喊,揭露那个人物的卑鄙行为。  相似文献   

13.
罗丹与客人     
有一次,法国雕塑家罗丹请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到他家去作客。饭后,主人带客人参观工作室。他们来到刚完成的一座雕像前,掀开湿布,这是一座女像。它的完美使茨威格不禁发出惊叫。但是罗丹沉吟片刻之后说:“肩膀还有些毛病……等我一会儿。”于是他拿起抹刀修改起来。茨威格只见他一会儿上前,一会儿退后,嘴里念念有词,眼睛里闪出异样的光彩。地板在他脚下吱格吱格发响。一刻钟,半小时过去了,罗丹的动作越来越紧张,似乎有点生气。他象是喝醉了酒,行动也越来越迅速了。最后,他的手迟疑一会儿之后停了下  相似文献   

14.
萧伯纳和马克·吐温的书信集在1988年6月出版也同样非比寻常。萧伯纳四卷文集中的最后一部是他在长达76年间所写的书信集,这些信中显示了这位戏剧大师在进入暮年之际对现代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从电影艺术的缺陷到性关系的混乱的看法。马克·吐温在其20卷文集中的首卷书信集用的是他的真名塞缪尔·克莱门斯。他初学写作时期,从汉尼拔出走成为一名水手,接着又成为一名记者,在正处于淘金热的内华达州和加利福尼亚州的边远地区采访。  相似文献   

15.
2008年10月9日,对法国作家克莱齐奥来说,是一个不寻常的日子。瑞典文学院这一天宣布将2008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授予给他。瑞典文学院在颁奖公报中称赞他“将多元文化、人性和冒险精神融入创作,是一位善于、创新、喜爱诗一般冒险和情感忘我的作家,其作品对游离于西方主流文明之外和社会底层阶级的人性进行了探索”,赞誉他的作品是“新的开端,富有诗意的探险,充满感性而忘我;完全超越当今的文明,探索极其深邃的人性”。  相似文献   

16.
名人名言录     
爱情好象是麻疹,每个人都不得不经历它。——塞缪尔·约翰逊不犯错误的人通常不会有所成就。——约翰·费尔普斯居里夫人说:“科学的基础是健康的身体。”因此她很注意锻炼身体,不仅喜欢爬山、骑自行车,而且喜欢野游、善于游泳。萧伯纳(1856—1950)在晚年,特别崇拜“太阳”,整个冬天都进行日光浴。他有一间可以旋转的茅屋,使他每天可以得到充足的阳光。他活了  相似文献   

17.
在中世纪的百年战争中,英军包围了法国的加莱城,法王慑于敌人的强大,放弃了该城。英王爱德华要求加莱全城居民无条件投降。不过,他还是愿意让城里的居民和平地生活,条件是:六个最有声望的居民必须颈上捆着绳索,手持此城和城堡的钥匙,赤脚离开该城,听候他的发落。第一个最富有的居民站了出来,说:“我已准备好为祖国牺牲。”随即,其他五位居民也一个接一个地站了出来,准备献出自己的生命。他们脱下衣服,身上只剩衬衣,将绳索绕在脖子上,手握本城和城堡的钥匙,向敌营走去。他们被押到刽子手那里,但王后的祈求和眼泪终于打动了国王的心,他答应赦免他们。五百多年过去了,人们计划为这些拯救加莱的义民建立一座纪念碑以资纪念。法国著名雕刻家奥古斯特·罗丹接受了这一委托。罗丹希望这座六人群像放置在该城的市政广场,底部稍高于人行道。他不  相似文献   

18.
1993年,罗丹的雕塑作品第一次从巴黎来到中国。时隔21年,2014年11月28日,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的《永远的思想者——罗丹雕塑艺术回顾展》开展,《思想者》再度来到北京,与它一起来到中国的还有《青铜时代》《加莱义民》《地狱之门》和《巴尔扎克》等几乎全部罗丹经典作品。观众有幸欣赏到来自罗丹博物馆的140件罗丹雕塑和部分...  相似文献   

19.
赵强 《世界文化》2001,(2):31-32
美籍华裔大提琴家马友友被赞誉为“世界最伟大的大提琴家”和“一个奇迹”,1978年曾荣获“爱佛瑞·费歇”大奖。马友友1955年生于巴黎。他的父亲马孝骏曾任教授,是一位小提琴家,早年从中国移民到美国。母亲玛丽娜以前是位歌唱家。在马友友的眼里,父亲是个“严厉的家庭教师”。父亲教他法语、中国历史和音乐,还要他每天背诵两段巴赫的曲子。四岁时,他就能够演奏巴赫的组曲。不久,一位给他以很大影响的人进入了他的生活,那就是艾萨克·斯特恩。“第一次听他演奏时,他才六岁,大提琴都比他高。”斯特恩回忆道。马友友一家移民到美国时…  相似文献   

20.
米哈伊尔·布尔加科夫(1891—1940)是一位作家,他度过了艰苦的一生。他这艰苦的一生是和这个国家在1920—1930年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他曾被指控“有错误”、“有反抗情绪”和“误解共产主义”。在生前,他始终未能享受到目睹自己的作品在苏联出版的乐趣。研究布尔加科夫生平与作品的语言学博士玛丽埃塔·丘达科娃说:“布尔加科夫向我们大家表明他是在最困难的环境中坚定忠诚的典范。他提醒我们,意志自由确实存在,并且被认为是一种天赋,因而,人们可以随意行善或作恶。但无论如何他是从不作恶的。”多亏佩雷斯特罗伊卡和格拉斯诺斯特,我们今天才能有机会读到这位世界闻名的作家的主要作品,并且能在我们的剧院舞台上看到他的剧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