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文从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结合的角度,探讨一九九四年开始的通货膨胀,通过分析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的寡头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的企业调整价格方式,阐明企业调整价格的行为不仅影响着企业的微观经济行为,而且影响着宏观总物价水平的持续,继而导致通货膨胀的持续。  相似文献   

2.
李磊 《华章》2011,(15)
本文以货币供求及通货膨胀理论为基础,结合我国近年来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分别时物价水平与货币供给,物价水平与固定资产投资理论进行了经验验证,结果证明货币量供给变化对物价指数的影响十分小.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是稳定物价的关键.马克思理论认为,通货膨胀表现在流通领域,根源却在生产领域和分配领域.只有深入到生产过程内部才能探求出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只有从生产领域和分配领域采取调节措施,才能实现稳定通货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涨,出现通货膨胀的迹象.本文通过通货膨胀的内涵、类型、以及影响因素对我国的通货膨胀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4.
治理通货膨胀、保持物价水平稳定是中国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而目前影响中国物价水平的原因十分复杂。研究表明,通胀预期因素、供给因素和货币供应量是中国通货膨胀的主要决定因素。资产价格和外部因素虽然在统计上不显著,但是房价和外汇储备的连续增长使得通胀水平有了上升的动力。为了防止通货膨胀水平的上升,政府应采取以下政策:PPI可以作为CPI的先行经济指标;利用政策积极引导通胀预期;积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改革;规范房地产供给制度,坚持制定并实施房地产调控政策。  相似文献   

5.
开放条件下中国通货膨胀的政策层面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扩展的开放条件下IS-LM-AS模型对中国通货膨胀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外汇储备、外汇占款是导致国内物价上涨最主要的因素;国内经济过热成为导致物价水平加速上涨的主要国内因素;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但不是一种完全货币现象;通货膨胀具有粘性;政府支出对价格水平影响不容忽视。因此,调整对外开放结构,防止经济增长过热和增强政策的独立性,以及提高人民币汇率升值的自主性,将是治理中国通货膨胀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时,普遍的物价上涨问题日益显现。近年来,我国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涨,CPI涨幅持续高于国家增长预期,出现通货膨胀的迹象。文章就这一现象进行了通货膨胀的理论分析,对我国目前所面临的各个方面的通货膨胀压力进行了探讨,阐述了我国当前通货膨胀压力的成因,并提出了一系列应对通货膨胀压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浅谈物价上涨对浙江外贸企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的风险仍然存在,自2007年4月以来我国物价水平逐渐呈上升趋势,我国已处在通货膨胀状态,这不仅给世界通货膨胀拉响了警报,同时也让中国进出口企业面临着生死考验。本文着重分析了当前物价上涨对于浙江省外贸企业的影响,并从中找到解决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中国1952年至2010年的年度数据以及1993年第一季度至2009年第四季度的季度数据,基于AR(p)-EGARCH计量技术手段以及Granger因果检验实证分析了中国的通货膨胀与通货膨胀不确定性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高的通货膨胀水平将带来通货膨胀不确定性的增加,而通货膨胀不确定性增加也会进一步提高通货膨胀水平。根据研究结果,为了降低通货膨胀的社会成本,应该注重保持中国物价水平的稳定。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1991-2010年的数据,通过建立VEC模型分析我固货币供给.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之问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货币供给.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三者之间具有协整关系。长期内货币供给的增加会促进经济增长,短期内货币供给的增加并不会影响物价水平,但在从长期来看,货币供给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因此,我困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应充分考虑到目前所面临的经济环境.  相似文献   

10.
中国90年代末通货紧缩的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1997年开始,中国物价水平持续下降,经济增长速放慢,经济学家和政府官员普遍认为中国出现的通货紧缩。这一现象是在中国经济“软着陆”成功现出的,本从1992-1994年通货膨胀开始分析,联系抑制通货膨胀的“软着陆”政策,探讨通货紧缩的定义及通货紧缩发生的主要原因与前期通货膨胀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2010年以来,中国和其他新兴市场经济体一样面临着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问题,经济明显出现过热现象.为了控制通货膨胀,中国政府灵活运用各种政策工具,终于在2011年末出现经济软着陆的趋势,通胀问题得到妥善解决.经济软着陆为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促进中国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对世界经济的复苏做出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价格总水平上涨的若干关键性范畴进行辨析.首先,讨论了价格总水平上涨与纸币膨胀两个范畴的关系,说明“通货膨胀”一词是过时了近百年的词汇,阻碍着对价格总水平上涨的研究和治理.其次,区分了主动性纸币膨胀和被动性纸币膨胀这两个范畴,说明治理主动性纸币膨胀导致的价格总水平上涨,货币政策是有效的,而治理与被动性货币膨胀相对应的价格总水平上涨,货币政策则是失效的.现代经济所面临的多是与被动性货币膨胀相对应的价格总水平上涨,因此,货币政策往往失效.  相似文献   

13.
以金融政策中汇率、外汇储备、货币供给量和CPI之间的关系以及汇率、外汇储备、货币供给量与shibor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元回归的方法进行处理,采用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等分析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我国经济以生产加工为主体,物价上升是自身经济模式的缺陷导致的,并非输入性通胀;我国的金融市场并不完善,其对国内价格市场和利率市场的影响不是非常合理,金融市场中的人民币-美元汇率和货币供给量对国内价格市场和利率市场的影响过于明显。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通货膨胀现象日益凸显。为验证通货膨胀的主要影响因素,笔者结合大量国内、外相关研究,运用C-VECM模型构建并经验分析了资产价格、国债、货币供应量3个变量与通货膨胀间的动态联系。经验分析结果表明:资产价格和货币供应量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正向且显著,而国债在短期内对通货膨胀并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进入2000年,中国市场价格总体水平增长率由负转正,物价指数走出了持续下降的低谷,民民消费水平逐渐提高,经济增长出现了“拐点”,回顾近几年在中国出现的通货紧缩,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的一面。它在带来消极影响的同时,也存在着某些积极的因素,它并非洪水猛兽,但也不可等闲视之,我们必须理性地思考它、认识它、对待它。  相似文献   

16.
抗战初期大后方通货膨胀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战初期大后方通货膨胀程度比较轻微的原因在于:国民政府为弥补赤字而增发货币,未使得大后方市场流通货币量急剧增加;这一时期信贷的扩张和政府投资的增加,没有引起急剧的通货膨胀;粮食价格平稳,稳定了大后方物价的总体水平,也使得法币较受民众信任;抗战初期,国民政府尚未确立以通货膨胀政策作为解决战时经济问题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7.
票据市场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联系着实体经济、信贷市场和资金市场,是传导宏观调控政策的重要载体.纵观票据市场20多年的发展历程,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也存在信用基础不健全、品种单一、价格机制不灵活、中介人缺乏等问题.本文将对我国票据市场发展的现状、特征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完善票据市场的发展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8.
石克春 《南平师专学报》2006,25(4):86-89,85
随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诸如体制制约、居民观念、收入水平、金融市场、环境保障等因素都会催生和影响居民的间接投资活动,而实际收入、银行利率、物价水平、消费结构、保障制度和存取条件等因素则会对居民的狭义储蓄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居民投资与居民储蓄在整个社会经济流转中存在着既相互区别又彼此沟通的内在关系,二者都可能进展为社会直接投资,并具有共同的终极目标即均是指向消费。同时文中还连带论及了其他相关问题,这些都对加强人们在日常实际经济活动中的理性认识与运作可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大学学费本质上是大学教育服务的价格。在长期内,大学学费取决于大学教育服务的成本水平及其在国家与学生家长之间的分摊比例;在短期内,大学学费还与大学教育需求有关。此外,教育市场结构及教育质量等因素对学费也有重要影响,我国的大学学费有不断上涨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