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喝金银花茶     
下午一上课,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了一个"茶"字。茶嘛,当然是有益健康的,也是很可口的。老师告诉我们,茶从颜色上分为红茶,绿茶等品种,又告诉我们不同地方产的茶名称也不同,比如杭州产龙井茶,南京产  相似文献   

2.
制茶的过程是搜集、晒干、清洗、搓茶、炒茶。炒茶,是把“茶”放在锅内用手去炒。我们去东山碧螺春茶场看炒茶,回来后也学着炒。  相似文献   

3.
中国是茶的故乡,大约在四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开始把茶作为日常的饮料了。上至帝王将相、文人墨客、诸子百家,下至挑夫商贩、平民百姓,无人不喜欢喝茶。人们常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由此可见,茶已深入人民各阶层。不仅如此,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为后代留下的茶诗、茶词,更不下数千首。  相似文献   

4.
中国是茶的故乡,自从茶的出现,历代诗人便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唐朝作为中国茶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茶诗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今,当我们再细细地品读这一首首茶诗时,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了唐朝诗人对茶的浓浓情意,充分体现了唐朝诗人与茶的深深情结。  相似文献   

5.
茶味人生     
廖蓓 《高中生之友》2023,(14):38-39
<正>一片树叶,经过水与火的历练,再次投入水中,沉浮之际像极了我们的命运,这就是茶。琴棋书画诗酒茶,文人雅士品茶,品出一种诗意。柴米油盐酱醋茶,红尘过客饮茶,饮出生活百味。茶苦涩回甘之味又像极了人生滋味。中国是茶的故乡、诗的国度,人们用文字、图像、音乐等方式保存茶的诗意——或幽远,或拙朴,或文雅,或恬淡……这一缕缕茶香已融入我们的生命,飘入民族文化之中,成了民族共同的记忆。“中国茶”申遗成功,“围炉煮茶”之风兴起,让我们感受到了茶文化的博大精深与非凡魅力,也让我们意识到了茶的故事没有结束。  相似文献   

6.
茶为民生,健康为本。茶为国饮,不玄不虚。茶之天性,清静雅和。茶之品格,精行俭德。茶之艺术,和合合美。我们应大力弘扬陆羽茶文化,倡导"绿色生活",共享"绿色文明"。  相似文献   

7.
中国茶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茶的品性与儒释道的精义相互融合。王旭烽的小说《茶人三部曲》从写茶人入手,把茶人身上散发出来的美好茶性展示给我们。从茶与儒释道的契合入手,结合茶人的性格特征,阐释茶文化在茶人身上的集中呈现。  相似文献   

8.
美丽的承诺     
敬上一杯茶,你是一个陌生人; 再奉第二杯茶,你是我们的朋友; 第三杯茶,你是我的家人,我将用生命来保护你。  相似文献   

9.
茶乡随想     
今天我来到了中国茶都——安溪,这里茶香四溢。许多来自国内外的游客来这座茶都游玩、品茶。早上我早早地起床,8点半我们就出发了。第一站,我们来到了安溪连连香茶叶公司。店长带我们去参观制茶方法。首先要炒青、摇青、做青,她还介绍了用空调制茶的方法。我  相似文献   

10.
暮春三月,我们走访了休宁县流口茶林中学。学校所在地茗洲,是驰名省内外的“茗洲茶”的产地。茶林中学依山傍水,风光秀丽。然而,茶中的校舍其貌不扬。两幢旧平房,是区政府给的,是二十  相似文献   

11.
茶 英国是一个饮茶的民族。每天我们要喝1亿6500万杯茶,每年要进口大约14.4万吨茶叶。  相似文献   

12.
头苦、二甜、三回味,茶的味道充满人生哲(zhé)理。让我们一起来——3月5日星期三晴爸爸去云南旅游,带回几包云南"三道茶"。我很好奇,拿出一包仔细瞧了瞧。看了说明之后,我明白了云南"三道茶"是白族人喝的茶,指的是苦茶、甜茶和回味茶。我打开一袋茶,发现里面有四个小  相似文献   

13.
人生三道茶     
人生如三道茶。第一道茶:其味甚苦;第二道茶:苦中带甜;第三道茶:淡淡有味。茶如人生,三道茶,代表了三种人生境界。第一道茶:称为苦茶,寓有清苦之意,代表的是人生的苦境。人生之旅,举步维艰,创业之始,苦字当头。面对苦境,我们唯有学会忍耐并让岁月浸透在苦涩之中,才能慢慢品出茶的清香,体味一份生活的原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茶的原产地,也是世界茶文化的起源地。在中国,茶是生活必需品之一,它能解渴、治病,既是人们最好的饮料,而且也是人们陶冶情操的休闲文化生活。我们居住在缙云山,从小就认识茶树。为了进一步认识茶,老师们特聘请西南农业大学的专家为校外辅导员,在我们三年级和五年级中开展了“家乡茶的基本情况调查”的主题活动。首先,我们对茶树进行了实地考察。在学校老师的带领下,先来到缙云山脚下的茶叶种植林认识茶树。这里的茶树多数为“矮子茶”,生长在常绿阔叶林中。接着,我们来到山腰,看到了缙云山的高档特种名茶——缙云毛峰。缙云毛峰全身…  相似文献   

15.
品茶与育人     
李爱庆 《云南教育》2014,(13):48-48
平时喜欢喝茶.一天,到一位朋友家说点事,朋友知道我喜爱茶,特地拿出家中珍藏的上好的茶招待我。我们边品茶,边说事,朋友问我这茶如何,我直言不讳地说:“这茶闻着有股糯米的清香,可一旦茶叶泡开了,糯米味就没有了,也没感觉出这上好的茶有什么特别之处,还不如我常喝的滇红和普洱茶呢!”  相似文献   

16.
《中国茶文化》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中国饮食文化》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茶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引以为豪的民族文化。对于我们北方的孩子来说,"茶"是比较陌生的,在生活中接触到的只是一些关于茶的零散的知识,对茶并不感兴趣。尤其中职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学生学习成绩参差不齐,很少会主动去学习,甚至以消极的态度对待学习,以前平铺直叙的教学方式很难引起学生的注意。应该如何进行《中国茶文化》的教学,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正几千年来,茶一直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所以才有"柴米油盐酱醋茶"之说。但与此同时,饮茶并不只是一种生理需要,它蕴涵着深厚的民族文化,无数诗人、画家为我们留下大量以茶为主题的诗、歌、书、画。茶文化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组成部分,而对"茶"字起源的考证,则是对茶文化研究的基础。"茶"字究竟从何而来,又是如何演变的?"茶"字的来历根据许慎的"六书"分类法,"茶"是一个形声字。但它的最初形式并不是"茶",而是"荼"。"荼"有多重意义,其中一项就是"茶叶"。我们发现,"荼"的读音和"余"相关,后来荼之所以读"tú",是因为这  相似文献   

18.
品茶     
茶是夏日里最好的饮料,品一口好茶能让人忘却烦恼与疲惫,顿时之间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所以我们一家人都爱品茶。说起品茶,爷爷可是行家,如果向他请教与茶有关的东西,例如怎么辨茶、问茶、敬茶,  相似文献   

19.
妈妈说,今天让我给伯父摘茶,我点点头。有几年没帮伯父摘茶,我已记不清了,但只记得已很久。以前,伯父家的茶都是我和姐姐摘的,自从姐姐走后,我便不再摘了。这天,我卖力地摘着;篓里的茶也慢慢地变多,我看了看伯父的篓子得意地笑了。记得小时候,我和姐姐摘的加起来,还抵不上伯父摘的茶。往往到了最后怕丢面子,便将我们篓子里的茶往伯父篓子里一倒,说这茶我们三人平分。而伯父也总是慈爱地看着我们笑……可如今呢?我终于发现我确实长大了,现在即使有两个伯父也摘不过我,但我总觉得我把一件东西给丢了,找都找不到了。晚上,我在伯父家拘束地吃完…  相似文献   

20.
读词四记     
我国是茶的祖国,茶的故乡.距今五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发现了茶的药用价值.所谓“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我国历代大都专门设置了管理茶事的专门机构.一些朝代还有茶法、茶税.至於有关茶的著作,从唐代陆羽的《茶经》算起,丁谓的《茶图》、蔡襄的《茶录》,宋子安的《东溪试茶录》、赵汝砺的《北苑别录》、许次经的《茶疏》等不下一百余种.同时也出现了不少吟茶的诗与词.在宋代,李之仪、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