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生活即语文,语文即生活,大语文的外延等同于生活的外延,它关注着社会与人生。应运而生的语文新课程体系打破了学校与社会、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壁垒,将课堂教学、语文活动、综合性学习相结合,学校、家庭、社会语文教育相结合,使语文教学更加开放、创新,充满活力。这就要求语文教学既要不断改进课堂教学,使其更富有活力;又要使教学走进自然、走向社会,探索形式多样的、与自然社会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教学形式。  相似文献   

2.
徐陆军 《教育革新》2007,(11):41-42
"共振"原是物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指的是物体在受振动时,若策动力的频率跟物体固有的频率相等,振幅最大。语文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师生共同参与互相配合的一个  相似文献   

3.
共振是物理学中的概念,是指物体在受振动时,若策动力的频率跟物体固有的频率相等,振幅最大.数学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一个双边脑力劳动过程,是师生之间心灵上的一种交往和沟通,是一个充满动态发展的教与学统一的互相影响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调节师生关系及其相互作用,形成一种和谐的师生互动、学习个体与教学中介  相似文献   

4.
小语专家崔峦老师指出:“语文教学应当凸显语文学科的个性,立足工具,弘扬人文。在这方面,当前倾向性的问题是阅读教学往往‘得意而忘言’,一味注重内容理解、人文感悟,忽视语言的理解和运用,甚至以‘得意’为唯一目标,忽略语言的学习。”那么,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和谐共振的阅读教学课堂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兰祥 《甘肃教育》2005,(6):16-16
作为班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班主任对于学生品德的形成、智力的发展、心理健康的养成和能力的培养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班级管理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如果讲究方法,注意策略,则事半功倍;反之,往往事与愿违。通过多年实践,笔者认为班主任同学生之间信任意识的培养,是班级管理的基础,是良好班风形成的前提。师生只有相互信任,才能使班级管理落实下去,使班集体在实现共同目标的活动中发挥更大优势.  相似文献   

6.
“和谐”一词作为当下高频出现的热词持续已久,反映出人们对“和谐”境地的不懈追求。从“和谐社会”建设到构建“和谐校园”再到“和谐课堂”,折射出学校和教师在追求这一美好境地中寻找自身定位。和谐课堂是师生和谐发展的理想境界,是新课程改革极力倡导和追求的价值取向,寻找构建和谐课堂的途径是每一位教师不断探索实践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和谐共振教学模式坚持“以人为本、全员合作、主体创造、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以课堂教学的整体优化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强调师生互动、平等交往、和谐发展,倡导自主学习、探索学习、合作学习,尊重个性差异,关注教学效益,提倡主体参与,追求和谐共振。和谐共振教学模式的整体结构如下图:图1和谐共振教学模式的整体结构和谐共振教学模式,是按照教学模式的诸要素的整合而形成“共振”的教学效果来命名的。它反映了我校在课堂教学改革中追求师生互动、追求教学合拍、追求学科互补、追求和谐发展的教育效果。一、教学…  相似文献   

8.
和谐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师生和谐发展为本。教师和学生的和谐发展是和谐教育的基本归宿,二者相互促进,共同推动教育和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李改举 《新疆教育》2012,(9):119-120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从本质上来说,不是教师教、学生学,而是教师正确、恰当地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以实现教学过程的积极化。而能否实现教学过程的积极化,关键是看在教师的调控下,课堂教学中能否形成一种多维互动的交往关系。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致力于民主化教学课堂的探索与研究,强化师生互动,激发师生情感,共同努力营造一种开放、和谐、宽松的教育教学氛围。那么,如何在语文新课程中实现师生较好的互动呢?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从四个方面谈谈我的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0.
心理健康教育与德、智、体、美、劳五育共同承担着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重任,没有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的整体功能就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就不可能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目的,心理健康教育对德育工作起着不可替代的促动作用。因此,我们在全方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不仅注重提高学生的心理品质,也注重提升他们的思想道德品质,促进了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地发展。  相似文献   

11.
心理健康教育与德、智、体、美、劳五育共同承担着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重任,没有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的整体功能就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就不可能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目的,心理健康教育对德育工作起着不可替代的促动作用。因此,我们在全方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不仅注重提高学生的心理品质,也注重提升他们的思想道德品质,促进了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地发展。  相似文献   

12.
13.
文章借鉴物理学中的"共振"理论内涵、理念途径对师生和谐共振的课堂教学新模式进行分析,改变课堂教学中处于核心地位的师生双边关系,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以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课堂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头戏,因此强调师生交往,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教师与学生应该是教学过程的平等参与者,又同为受益者.本文结合中学化学教学实践,简要讨论建构师生和谐互动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形式。学生在校学习阶段。获得知识和发展能力的主要场所在课堂。因此,课堂教学的好坏,直接影响教育的质量和教学效果。目前,由于职业学校招生难,生源基础参差不齐,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诸多问题的出现决定了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的特殊性。如果不改变方法,教师要想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已不可能,教学原则已不能很好地进行贯彻,这些问题目前已经引起了广大职业教师的共鸣,课上组织教学显得非常的重要。结合学生特点和实际,在师生之间架设沟通桥梁,使课堂教学变得轻松、愉快,寓敦于乐,是我们教师所要研究和探索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追求的最高目标就是实现师生之间充分的情感交流和融合。笔者认为,要实现情感的交流融合,建立和谐共振的课堂氛围必不可少。本文拟从以下几方面探讨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和谐共振问题。  相似文献   

17.
宋莉 《辽宁教育》2007,(6):14-15
丹东市六纬路小学有教学班43个,学生2700余名,教师106名。多年来,学校坚持以人为本.不拘一格育人才.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走上了一条以打造“书香校园”为目标的特色发展之路。近年来,这所校园处处洋溢的书卷气息和文化氛围,促进了师生和谐发展.促进了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效果.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已成为当今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那么,怎样和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呢?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教师要把自己无私的爱融人工作中,融入师生生活中。  相似文献   

19.
“共振”,足一个物理慨念,是指外力作用频率与物体振动频率相等时,振幅达到最大值的现象同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授课好比给学生一个“外力”,只有当教师传授知识的这种“外力”与学生接受知识的思维活动达到“共振”时,才能获得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率。下面就音乐教学中如何使师生问产生这种“和谐共振”做一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也在积极变革自己的教学方式。同时,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在悄然发生变化。我们发现,课堂气氛开始活跃了,教学形式也丰富多彩了。但是,细细地观察,我们仍能觉察到,在具体的科学教学实践中,存在一些极端现象:重教学形式但轻教学本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