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快递专业是高职院校新办专业,目前高职院校快递专业在发展中存在着课程体系建设难、理论教学与实际工作对接难、专业师资缺乏、实训场所较少等困难和挑战。在发展中,高职院校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积极探索工学结合订单培养方式;引入职业标准,推行"双证"制度;加强师资培训,鼓励教师前往快递企业挂职和学习;拓展实训基地,给学生提供更广泛的实习机会;做好多渠道、全方位的宣传工作,提高社会对快递行业和快递专业的了解和信心。  相似文献   

2.
我国网络购物的迅速升温促进了快递业的迅猛发展,随之各种有关快递的投诉量也直线上升。我国快递业顾客满意度不高的主要原因为快件延误、快件丢失、短少或损毁、索赔难和快递人员专业素质与服务态度较差。快递企业应当加强信息化建设和企业整合,实行包装分类并加强监管,建立快件到达时间分类机制以及加强快递业员工培训等改进措施提高顾客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随着快递行业的迅猛发展,传统快递投递率低下,出现了大量积压订单。基于Android平台,设计了快递抢单系统,手机快递抢单系统有助于订单信息实时更新和订单信息动态的及时掌握,实现有选择性地抢单、取货并投递,加快了物流运转速度。  相似文献   

4.
随着当前网络购物的普及和发展,网络购物市场的用户规模、交易规模及快递业务量急剧增加,对快递业务中的快捷称重和物品丢包/掉包现象的监测尤为重要。基于App Inventor 2平台开发了一款适用于安卓系统的快递称重APP,可扫描快递单条形码获取快递单号信息,可从蓝牙电子秤接收快递重量数据,可实现管理快递的重量信息、扫描时间、快递单号等功能,人机交互界面友好,降低了快递员的工作负担,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5.
一、校园快递服务点现状(一)网上购物促使校园快递业的发展电子商务的发展使网上购物的人越来越多,如今,年轻人吃、穿、住、用、行等都离不开网购,因网上购物和实体店购物相比,网购价格更低廉,选择的方式更便捷、种类范围更广泛,区域选择物品的局限性缩小,这是大学生选择网购的主要原因。当下大学生群体网购已经越发成风,一部分学生还会在网上完成食品、充值、购票等服务。这样促进了校园快递业务的大量需求并迅速发展。(二)邮寄物品的增多促进校园快递的发展北京高校的在校学生大部分都是来自全国各地,一些生活必需品、生日礼品、旅游特产等物  相似文献   

6.
丁锋  崔昊 《现代企业教育》2014,(24):205-205
随着快递物流和网上支付逐渐被用户熟悉和接受,电子商务行业进入爆发期,各类购物网站的订单最逐年快速增长,各类垂直行业电子商城网站不断涌现.诸如酒类、生鲜类等品类的电子商城网站往往都能在极短时间内吸引大量的客户流量,这些都表明用户习惯一旦被培育起来,传统的零售模式就面临极大的冲击,但是很多电子商务企业却很难盈利,其中占用成本最大的是物流渠道,也就是说,物流是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以及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导致人们的消费习惯发生了改变,网上购物成为主流。高校师生更是将网上购物作为主要消费形式,高校快递量与日俱增,优质的校园快递服务成为广大师生的需求。本文以天津农学院为例,通过校园快递现状及问题,借助国家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政策支持,依托微信公众平台,探讨大学生自主创业下的校园快递服务模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快递在当今世界,作为一种方便快捷的运输服务得到迅速发展.随着网络购物迅猛发展,快递行业运单得以高速增长,但快递服务在给予网购消费者方便的同时也产生种种负面问题,投诉居高不下.通过本次调查研究,了解我国当前消费者对各大快递公司服务的满意度现状及投诉情况,并对投诉行为和原因等作具体分析,从而为快递行业的投诉管理及情况改善提出具体可行的方法,从而提高快递行业的服务质量,逐步改变以往顾客对快递行业的负面印象,提高我国的物流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9.
大量网络购物订单被取消,引发争论.订单是要约还是合同成为争议焦点,司法实践中多将其认定为合同.但依据合同法相关理论和法律规定,网络购物订单应当是消费者向商家提出的订立合同的要约.而这一结论会引发新的问题,使法律逻辑无法自洽.问题的症结在于网络购物合同成立时间的决定权完全掌握在经营者手中,从而使交易处于不确定状态.建议立法规定网络商品经营者对订单予以承诺的期限.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共享信息的迅猛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网络购物已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主流购物方式。高校学生作为国民消费大军中的一支重要队伍,带动校园快递员这一职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文章以河北省A高校为切入点,简要概括了A高校快递员的职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并从不同角度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从哲学--思辩研究范式经科学--实证研究范式到人文--理解研究范式的历程.范式的转换不只是方法的更替,更是哲学理论背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研究过程等的变更和创新.本文以众多学者的研究为基础尝试作多方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14.
15.
16.
"吏"与"史"     
很多同学容易将"吏"与"史"写混,今天和大家说说怎样区别这两个字. 先说"吏"字吧.在《新华字典》中,"吏"字解释为"旧时代的官员".大家想一想,旧时代的官员们不都戴着一顶官帽吗?在古代,什么身份的人戴什么样的帽子可有讲究了,在官场中这讲究可就更多、更复杂了."吏"字上的一横不正像是那一顶帽子吗?记住这一横,不仅能分清两个字,还把"吏"字的意思记住了,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17.
18.
19.
从史铁生的两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与《我的丁一之旅》的文本出发,重点分析《务虚笔记》小说人物性格,从而通过文字表面的映像,来了解史铁生现实生活经历,发现史铁生最内里的“自我”与“印象”,阐述史铁生小说中的“质疑真实,推崇自我”的哲学思想,发掘文学与哲学的重合方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