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07年6月1日,厦门市政府通过手机短信平台告知市民PX项目停工。2007年4月到5月,"海南香蕉有毒"的短信在全国各大城市流传,导致海南香蕉价格暴跌。一段时间以来,手机短信传播的消息正呈现泛滥之势,考验着政府对于公共信息的管理以及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2.
如果说2003年的“非典”事件开启了手机短信流言传播“新时代”的话,那么2008年的“四川广元橘子生蛆”案则无疑是给这个时代投去了一枚重磅炸弹。美国气象学家罗伦兹的“蝴蝶效应”理论也在手机短信流言传播中被展示得淋漓尽致,由此,手机短信成为流言传播温床的双刃剑性质毕露无疑。面对这种现象.如何理解、分析和合理控制便成了一个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3.
手机短信是手机媒介传播的一个组成部分,一些不法分子同样看到了手机短信的经济利益,致使各种虚假短信泛滥。所谓手机短信诈骗,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手机短信发送虚拟  相似文献   

4.
手机短信这一新生媒介由于具有即时获收、传播快捷、方便携带、信息可群发、高互动性、不需要语音支持等特质,日益成为一种普及率高,广受欢迎的传播手段.尤其在社会突发危机事件中,手机短信日益凸显强大的传播效用.逐渐引起国内研究机构、相关学者以及传媒业内人士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5.
刘娜 《东南传播》2011,(1):60-61
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突发事件,手机短信传播在突发事件报道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功效,在新媒体技术迅速发展的环境中应运而生的手机,其短信传播拥有自身独特的特点,因此手机短信传播在突发事件报道中也产生了特有的表现,本文对突发事件中的手机短信传播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6.
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突发事件,手机短信传播在突发事件报道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功效,在新媒体技术迅速发展的环境中应运而生的手机,其短信传播拥有自身独特的特点,因此手机短信传播在突发事件报道中也产生了特有的表现,本文对突发事件中的手机短信传播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7.
手机短信传播的社会影响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手机短信息服务简称手机短信(Short MessageService(SMS)),是GSM网提供的一种服务。由于每次传输信息的长度受到限制,为140×8Bits=160×7Bits,也就是说70汉字(16Bits编码)或160英文字符(7Bits编码),这样的消息长度很短,称之为短信息或短消息。于1992年诞生于英国的手机短信,在短短十年间以惊人的速度发展。中国目前拥有手机用户1.46亿,是全球最大的手机市场。城镇地区18岁至60岁的手机用户中近四成用户收发过各类短信息,从内  相似文献   

8.
手机短信的崛起与小众化传播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刘瑛 《当代传播》2005,(3):54-56
短信是一种主要用于人际传播的媒介,基于其自身的特征以及它与互联网相生相容的关系,短信的崛起将会加速目前业已存在的传统大众媒体小众化的趋势,并引领人类社会步入到一个小众化传播的时代。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大众传媒的不断发展,信息传播在危机管理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新媒介技术的推动下,手机短信作为新的传播渠道日益彰显出其在危机传播中的重要作用。本文以手机短信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在危机传播中的作用,同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种基于网络和数码技术的新型传播方式,手机短信具有多元传播、社会动员和政治参与的功能。本文通过案例分析短信传播效果,探讨新型传播在信息控制背景下的政治影响。  相似文献   

11.
汤劲 《当代传播》2007,(5):74-75
近年来手机短信开始承担作为一个信息传播媒介所肩负的社会责任,为公益广告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传播平台.手机短信公益广告有着存在的意义和较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2.
从手机短信的发展看大众传播的革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2年,世界上第一条手机短信在英国发送成功,拉开了短信文化的序幕。我国从1998年开通手机短信业务,到2002年,仅中国移动短信用户就已达到1亿多户。据零点调查公司在中国10个城市、9个小城镇进行的最新调查显示,中国城镇地区18-60岁的手机用户中,有40%以上的用户收发过短信息或享受过短信服务。  相似文献   

13.
和立勇 《新闻界》2008,(5):67-69
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手机短信的新闻传播效能,正被日益发展的手机多媒体功能所淹没。现阶段对其新闻传播效能的研究和利用不足,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冒进的功利主义思想,所以充分发挥手机媒体已有功能的效能,亦是对新媒体深度开发的一种表现。因此应充分发挥手机短信传播新闻的优势,尤其在对通讯相对落后地区的新闻传播,及在重大事件新闻传播中,充分发挥其作用。  相似文献   

14.
手机短信的信息传播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媛媛 《新闻三昧》2005,(12):52-53
近年来,手机短信发展迅猛,据中国国家信息产业部2005年1月20日最新统计显示,2004年全国手机移动短信业务量达2177.6亿条,比上一年同期增长58.8%。作为正在崛起的“第五媒体”——手机的主要表现形式和信息传播形式,手机短信几乎集中了以往纸质媒体、广播媒体、电视媒体、网络媒体的所有优点,在信息传播过程中表现出鲜明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图书馆手机短信服务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济南市图书馆为例,分析手机短信服务的特点,对图书馆手机短信系统及实现的服务功能进行具体的介绍。  相似文献   

16.
手机短信的传播学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手机短信是一种基于移动通信技术的现代信息传播手段。作为目前人际传播的流行方式 ,手机短信在运行实践中也逐渐担负起大众传播媒介的角色。相对其他媒介而言 ,手机短信较好地实现了“随时随地传信息”的现代传播理想 ,并对传统传播学理论产生了冲击与突破  相似文献   

17.
收发手机短信,在人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渐渐由原来的电信增值服务演变成一个信息渠道与信息平台。  相似文献   

18.
李洋 《青年记者》2004,(8):32-33
手机短信的出现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而便利的传播渠道,但同时也引发了垃圾短信、涉嫌犯罪短信和强迫广告等负面信息的大量流行及传播负效应的显现。如何预防和追惩手机短信的负面信息传播,净化传播环境和社会空气,是一个值得深思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9.
20.
姜丞 《传媒观察》2006,(9):26-27
自1995年手机短信业务在我国开通以来,全国各种终端间收发短信息数量早已经无法统计。短信已经成了无法忽视的社会、化现象,非常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 短信的个性与优势 手机短信之所以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全面赶超传统的信息媒介,成为人们最喜闻乐见的信息传播模式,与它独特的个性魅力和相比于传统媒介优势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