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选本批评是一种以选寓评或选中兼评的文学批评样式。选编者的主体意识使选本批评显现了审美主体的文学观念;科举考试的实际需要使选本成为揣摩法则的写作范本;选本的历史意识是文学史的独特书写;序、论、赞、评的批评方式使选本呈现出多元话语模式。  相似文献   

2.
解释学作为一种批评话语一直强调其语言学范式。虽然解释学似乎已经是一种学科间的桥梁,但大多数当代批评话语一直对把解释学传统作为一个普遍的文化批评的方法保持警惕性的冷漠。这表明解释学的未来将依赖能够找到把一个遭到抑制但仍然活跃的主体恢复到解释学过程中的方式。与解释学发展历史紧密相关的文学批评——解释学批评、接受理论和文化理论——经历了"奴隶式的阅读"、"主人式阅读"和新近倡导的"亲近式阅读"。当前的文学批评只有在把文学作为传播交流方式的前提下恢复文本/读者范式中被抹杀的作者的维度,才能真正将一个遭到抑制但仍然活跃的主体恢复到文学解释学的过程中来。  相似文献   

3.
中国新时期女性文学批评并未单一地向着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迈进,而是呈战国诸雄分割之态,其中尤以三类批评形态成鼎立之势,并由此构成了新时期女性文学批评的文化批判与审美追求的统一的特点,使女性文学批评成为一种包容性广阔的开放体系,并且具有了中国的生存话语。  相似文献   

4.
文学批评是批评主体按照一定的批评标准、方法,围绕着批评对象而展开的分析、阐释、鉴别、判断的理性活动,它意在表达批评主体的价值取向和观点立场。批评对象是批评主体表达自己意愿和取向的媒介,更是文学批评活动的中心要素。  相似文献   

5.
20世纪80年代的文学批评已成为当代文学批评的“元问题”,小说批评在其中具有极为典型的示范意义。而以80年代的王安忆小说批评为例,梳理新时期文学批评在建立过程中所引发的批评模式、批评话语、批评姿态的转变,这不仅表征了当代文学批评在面临具体作家作品时的共性问题,也意味着新时期的小说评价过程中在评价范式与审美标准上凸显的小说评价史问题。  相似文献   

6.
20世纪80年代的文学批评已成为当代文学批评的"元问题",小说批评在其中具有极为典型的示范意义。而以80年代的王安忆小说批评为例,梳理新时期文学批评在建立过程中所引发的批评模式、批评话语、批评姿态的转变,这不仅表征了当代文学批评在面临具体作家作品时的共性问题,也意味着新时期的小说评价过程中在评价范式与审美标准上凸显的小说评价史问题。  相似文献   

7.
20世纪后半叶开始,后殖民理论由西方蔓延到全球。在中国语境下,后殖民批评存在的理论述误成为不可忽视和回避的事实。它具体体现在:以情绪化的“西方主义”取代后殖民批评;认为我国的文学批评患有一种“失语症”而产生的过度焦虑;后殖民批评实践中令人尴尬的悖论处境。由于“西方主义”那鲜明的意识形态性和强有力的挑战性与破坏性,它的兴起阻碍了东西方文化学术交流事业的顺利进行。“失语症”的提出,体现了提出者的拳拳爱国之心。然而,笔者认为,其存在的前提和相应的对策都值得商榷。至于后殖民批评中的理论悖反,这是我们在操持后殖民理论话语时无法回避的事实。关键是要考虑我们在操持这一话语时,我们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上。我们要超越东西方等级制度和人为的冲突模式,不仅要摆脱殖民地、半殖民地心态,而且要排除那种狭隘的民族情绪。  相似文献   

8.
修辞批评的价值和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修辞批评作为文学批评最重要的一种形式,它在当代的复兴,对文学批评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意义,这可以从两方面看:一是从西方现代修辞批评角度看,对修辞本性的哲学反思,将修辞看成是一种话语实践,看成是对真理的认识和表现,有助于人们重新认识文学和文学性问题;另一方面则可以从修辞批评与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关系看,认识到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更靠近修辞批评这一特色,以更好地发掘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作为“百代诗话之祖”,《诗品》集大成式的批评方法是它成为诗学经典的重要原因。从理论与批评的分野看,《诗品》既是一部理论著作,又是一部批评著作,这就把文学批评的广、狭二义融为一体,使诗学理论成为批评实践的升华和总结,又使具体的批评受理论指导,成为诗学理论座标上的交叉点。在集大成的批评方法中,“比较批评和历史批评以外,“摘句批评法”、“本事批评法”、“知人论世批评法”、“形象喻示批评法”也是其中重要的四种。以下对这些批评方法试加分析。  相似文献   

10.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李健吾的早期文学评论,以印象主义批评和散文鉴赏式批评话语独树一帜,在主流的现实主义社会人生批评话语语境之外,获得了独特的存在。一方面,李健吾早期文学批评坚持人性批评,着重于作家创作主体论,坚持批评的独立性,从而力求批评的公正,同时,李健吾较多地采用比较的方法,构筑自己的批评世界。另一方面,他以左翼作家、革命色彩作品为批评对象,关注社会责任、时代历史,表明了作者文学批评开始转型,而这种转型也是值得思考的文学现象。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媒介批评文体是媒介批评历史内容长期积淀的产物,它反映了批评文本从内容到形式的整体特点,属于形式范畴。不同的媒介批评文体各有其适用性和局限性。批评家们认识各种批评文体的特点并恰当而自如地选用来构成自己的批评话语方式,以使批评产生良好效能。中国现代媒介批评的文体形态多种多样,主要有新闻报道体、时评杂文体、学术研究体、文学艺术体等四类。  相似文献   

12.
女性主义文艺批评是运用女性批评理论来解释和解剖文学作品的一种批评。换句话来说,它是用以女性意识为中心,来解释文学现象和文化现象的批评模式。女性主义批评家重视自身拥有的思维习惯和责任,体现了女性主文艺义批评的创造性及其在理论上的一马当先。西方文论对女性主义文艺批评的发展起到重大影响。女性主义文艺批评始终跟随者女性主义运动及其而发生的女性主义文学。本文简要论述女性主义文艺批评及其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3.
目前审美批评的状况不容乐观,审美批评的主体多丧失自己的文化品格,自恃清高而缺少宽容、因循守旧而缺乏创新、盲目随性而素养欠佳等问题充斥着审美批评场域。审美主体应该从兼容并包的胸怀、立足文本的角度、勇于创新的魄力等方面来提升自己的审美品格。  相似文献   

14.
超语言学将人的存在看作是交际中的对话性存在,强调话语的社会-历史性、对话性和未完成性。因此,翻译是翻译对自身存在价值的确证;翻译是翻译带着自己既往的全部社会-历史性与原作的对话;新的语境产生新的理解与对话,于是有新的译本。本进而提出:翻译的本质并非话语意义的对等置换,乃是跨化语境下对话语意义的揭示与追寻;翻译批评的标准当是能否提供、促进新的沟通与理解,推动化的交流与传播。  相似文献   

15.
自"五四"以来,中国文学一方面在破旧立新中企图重新定位自己,同时又不可避免地卷入世界文学的大潮当中去,因此从世界语境中解读中国文学以及从中国文学中寻找世界性成为文学批评的一个重头戏。汉学家顾彬教授在访谈中认为,批评家应该将中国文学纳入世界语境中予以观照,而中国作家在保持自己特色的同时也应该多吸收外来营养以丰富自己的创作,而实现这种转变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翻译。  相似文献   

16.
胡适以科学为人生观的基础,以科学的态度、精神和方法来对待自己的文学批评活动,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究其原因,乃是杜威的实验主义对胡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具体而言,杜威的实验主义对胡适的文学批评所产生的影响主要在两个方面:其一,思想独立,敢于质疑文学批评界的定论,并在大胆假设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看法;其二,尊重事实,小心求证,孜孜寻求文学活动中的真理。  相似文献   

17.
李健吾和沈从文是现代有影响的文学批评家,作为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他们的文学批评,既有共同的特征,又有各异的风采.通过比较分析得出二者在"人性"的旗帜下的对于文学批评有不同的言说:都强调"人性",但内涵不同;表达方式不同;批评原则不同;语言的使用不同,从中可以看出"京派"文学批评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Mis)Understanding underachievement: a response to Connolly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In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of Education Volume 29 number 3, 2008, Connolly presented what he termed a ‘critical review’ of some of our previous work on the relative attainment of male and female students in UK schools. He proposed three general areas for criticism – our use of attainment gaps, our consideration of outcomes other than at specific thresholds, and our querying of the idea of student ‘underachievement’. These problems, he claimed, have ‘given rise to a number of misleading conclusions that have questionable implications for practice’. However, those of his ‘criticisms’ with any merit are actually the same as our own conclusions, transmuted by Connolly from our papers that he cites, while his remaining ‘criticisms’ are based on faulty elementary logic. In case readers have not read our work and were somehow misled by Connolly, we give here a brief reply to each criticism in turn. This matters, because a greater understanding of patterns of attainment and of the nature of underachievement is a precursor to the design of successful initiatives to overcome inequalities in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and reward. This is both a practical and an ethical issue.  相似文献   

19.
Criticisms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key topics and levels of analysi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article is an exploration of the meanings and worthiness of criticism as a significant phenomenon in the evolution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during the 1990s. While drawing on an overview of the vast amount of documents expressing criticisms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in the UK, western and eastern continental Europe and the USA, it summarises the findings of a study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som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texts that criticised educational research in the UK during the mid‐1990s: Hargreaves (1996), Tooley and Darby (1998), Hillage et al. (1998).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targets, sources, solutions and actors that are characteristic of the recent criticisms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is proposed, together with an exploration of the rhetorical devices employed in expressing criticism and of some of the philosophical themes that underpin the recent debates.  相似文献   

20.
The field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cognitive and learning style has been constantly criticized for conceptual confusion, contested definitions, poor measurement and lack of validity. This study reports the findings from a global e-survey of 94 style researchers who were asked to comment on the state of the field and their own understanding of the phenomenon being studied, including areas of criticism. Our findings highlight considerable agreement over the value and future direction of style research. However, while there is also strong awareness of criticisms and concerns over terminology and measurement, there appears to be little resolve to address the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