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畜禽养殖废弃物主要有害成份及其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畜禽养殖废弃物中有机质、氮、磷丰富,通常用作肥料。然而,畜禽养殖废弃物中存在的有害物质严重威胁到环境生态健康,需要进行无害化处理。本文就畜禽养殖废弃物的主要有害成份,重金属、盐类、抗生素、雌激素、有害微生物及相关控制技术进行了总结,并对该领域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温州、台州两市主要海水养殖品种疾病的病原、流行情况、危害程度等的调查和研究,分析了当前海水养殖品种病害产生的主要原因,在紧密结合我省渔业发展实际和当前浙南海水养殖品种疾病现状的基础上,从养殖模式、环境调控、养殖品种健康提高、免疫防治、抗病育种、技术培训等方面提出海水养殖品种病害控制对策。提出病害防治应当走免疫防治、生态防治和绿色防控的道路。  相似文献   

3.
水产品是当代人类餐桌上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水产品的需求量也增大。因此,水产养殖业成为当代一大经济产业。不少人加入到了水产养殖的行列。但是他们往往只看重了近期的经济效益,采取大密度的养殖,忽视养殖环境的保护,大量的使用药物,这些都使得水域环境变差,水产养殖病害也逐年增加。这会严重阻碍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给水产养殖户带来经济损失。此外,还会对食用者的健康带来隐患。因此,研究水产养殖病害的防治迫在眉睫。本文对水产养殖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进行阐述,分析当下国内水产养殖病害防治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性的提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4.
黄良柏 《科教文汇》2008,(6):198-198
近年来,我国畜牧养殖业有了较大发展,畜牧养殖产量持续、稳步增长。但是随着畜牧养殖业的发展和养殖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养殖环境日趋恶化,病害发生率越来越高,危害也越来越重,而畜产品的质量相应地不断下降。因此,动物的健康养殖问题已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5.
《发明与革新》2014,(9):44-44
成果简介:养殖水体污染已经成为制约世界水产养殖行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采用微生态制剂生物降解是解决该问题最有效的途径,现已成为水产高密度养殖普遍使用的技术。本项目针对目前该领域的急需关键技术,如氨氮、亚硝氮、COD、BOD、藻毒素的微生物降解、微生态制剂中菌种活力保存技术等进行创新性研究,开发多样化、系列化的有机污染物降解菌和生物毒素降解菌,实现水产环境微生态制剂产品的升级换代。  相似文献   

6.
锯缘青蟹适应性强,生长快,经济价值高,是90年代末海水虾池经受了暴发性虾病危害后虾农普遍认同的较好替代养殖品种。我市(福建龙海)有海水虾池1667hm^2(2.5万亩),其中近1333hm^2(2万亩)混养青蟹。2004年。我市青蟹养殖出现较严重的病害,纤毛虫寄生、白芒病、红芒病以及有柄蔓足类茗荷尔寄生青蟹鳃部造成呼吸不畅死亡,造成较大经济损失。分析原因,去年春、夏季气候异常,温差大,雨量集中、偏多;沿海水质条件降低以及养殖密度过高、养殖环境日益恶化等。青蟹疾病防治应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防重于治,无病先防。有病早治”的原则进行,尽量排除致病因素,从增强青蟹体质、提高自身免疫抗病力人手,合理控制养殖密度,创造优良养殖环境,减少减轻疾病发生,使青蟹养殖能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随着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和对养殖业的扶持,我国的水产养殖业得到迅猛的发展。而养殖过程中由于水域的污染、鱼塘的老化、淤泥的堆积等等原因,导致水产养殖中各种暴发出各种病害,导致水产品养殖受到大规模的损失。本文简单阐述水产养殖过程中病害的防治工作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8.
信息技术对科学研究活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科院微生物所开展了一系列科研信息化的有益尝试。承担了世界微生物数据中心(WDCM)的建设工作,开发了微生物菌种信息挖掘与服务平台,并实施了包括工业生物技术知识环境建设、应用微生物研究网络信息中心建设等在内的一系列科研信息化项目,力求将微生物学研究与学科应用紧密结合起来,以学术研究服务产业应用。文章通过具体案例的实践探索,针对如何利用科研信息化手段推动微生物学研究和的应用,提出了若干意见。  相似文献   

9.
中国湖泊微生物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湖泊数量大、分布广、类型多,被认为是世界上湖泊生态类型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多样化的湖泊环境孕育了丰富的微生物多样性和资源,但迄今人们对其结构和功能尚知之甚少。通过大规模的湖泊微生物组分析和比较基因组研究,可揭示我国湖泊微生物多样性的分布规律、形成机理和维持机制,阐明典型湖泊微生物功能基因的组成,探索极端环境条件下湖泊微生物的适应机制,发现新的微生物功能和代谢途径,并通过比较不同环境条件下驱动地球元素循环的微生物功能基因组、环境转录组成和蛋白组,揭示微生物驱动湖泊生态系统中关键元素循环的过程、机制及其环境调控机理。这些研究结果的获得,将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湖泊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促进地球科学与生物学间的交叉与融合,推动学科持续发展,而且将为我国湖泊微生物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及湖泊生态环境的治理与保护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0.
因病原微生物侵染导致的植物病害对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造成了巨大损失,也对我国的粮食安全构成重大威胁。化学农药能够较有效地控制农作物病害,但其大量施用也给环境带来了巨大污染。植物和病原微生物在漫长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了互相识别、共同进化的机制。深刻理解农作物与病原微生物间的识别与互作分子机制,可以加快农作物抗性品种分子育种,从而减少化学农药的施用。近十多年来,植物免疫识别和病原微生物致病性的分子机理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并逐渐形成了植物与病原微生物分子互作的进化模型,这些成果为农作物的抗病性研究和病原微生物的致病功能解析奠定了基础,也为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改良植物抗病性提供了新的策略和思路。文章综述了植物先天免疫研究的重要进展,并探讨了未来的重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微生物实验教学是医学专科学校微生物学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本文总结了我国医学专科学校微生物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有益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微生物肥料(microbialmanure)是由一种或数种有益微生物、培养基质和添加物(载体)培制而成的生物性肥料。通称菌肥或菌剂,是一间接性肥料。菌肥中微生物的某些代谢过程或代谢产物可以增加土壤中的氮、某些植物生长素,抗菌素的含量,或促进土壤中一些有效性低的营养性物质的转化,或者兼有刺激植物的生育进程及防治病虫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陈福才 《大众科技》2012,(9):102-103
从南美白对虾生物学特性、养殖条件、池塘清理、虾苗选择及放养密度、饲料投喂及日常管理、病害防治等几个方面对美白对虾的健康养殖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4.
唐春秀 《科教文汇》2009,(10):286-286
资源高消耗性生产,导致资源匮乏加剧,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逐渐恶化。发展循环经济,节约资源,净化环境,维护生态已经成为时代关注的焦点。在这个问题上,家禽业首当其冲。本文就如何改善农村养殖环境做了一些有益的思考,并提代了一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施用微肥对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对施用微肥的麦田土壤微生物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施用微肥后,各处理麦田土壤微生物仍均呈细菌>放线菌>真菌>纤维素分解菌和固氮菌,这与土壤微生物分布数量的一般情况相吻合;施用不同种类、数量的微肥对不同类群微生物的影响不一,施用0.025%的铜肥可促进细菌、放线菌的生长,施用0.025%钼、硼肥可分别促进真菌、纤维素分解菌的生长,随着施用浓度的提高则抑制微生物生长,而施用0.05%的锰肥固氮菌数量最高。  相似文献   

16.
微生物发酵产品开发动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界一切有机物,包括废弃物在内,都是一种资源。利用这些资源,通过有益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在人工控制条件下发酵,可以生产人类所必需的产品,如医药保健品、化工产品等等。实现这一点的关键在于选育高效的微生物种子高新技术有效运用对选育微生物种子有着重要意义。 微生物生产“三素”  相似文献   

17.
微生物肥料的特点及研究的技术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微生物肥料以有益微生物为主,配以有机肥养分和无机肥养分而形成的一种融有益微生物、有机肥、无机肥于一体的“三合一”肥料。我国长期以来微生物肥料的研究与发展,主要在根瘤菌肥料方面。这类肥料固体含活菌数2亿个/me以上、液体含10亿个,ml、颗粒1亿个,ml,有机养分含量也在20%以上,还含有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有益成分,营养全面性能优良,无毒无害。它的开发有利促进作物增产,培肥地力,保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8.
日常生活中所吃的食物常带有各种不同的微生物,有些会使我们食物中毒,有些不但能使食物味道变好,同时还能强壮我们的身体。这些对身体有益的微生物统称为"益生  相似文献   

19.
元军民 《今日科苑》2009,(16):35-36
微生物在自然界分布很广,和人类生活息息相关。自古以来,人们在生产与日常生活中积累了不少关于微生物作用的经验规律,并且运用这些规律来创造财富,减少和消灭病害。民间早已广泛应用酿酒、制醋、发面、腌制酸菜泡菜等技术,古埃及人也早已掌握制作面包和配制果酒的技术。这些都是人类在食品工艺中控制和应用微生物活动规律的典型例子。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的淡水养殖业已从传统的四大家鱼养殖步入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原有的水产品种已难以满足人们的需要,对以虾蟹为代表的名优品种的需求日益提高。近年来,水产养殖主要为河蟹、罗氏沼虾和对虾等品种,并使其规模化。但随着一系列生产制约因素的出现(如病害、苗种繁育等),必须对其它品种进行开发研究。而青虾(日本沼虾)则是当前淡水养殖业中一个新品种。它具备了很多水产品种所没有的独特优势,其养殖前景和潜力是极其诱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