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资讯     
《圆明园四十景图卷》入藏国家图书馆100多年前被英法联军掠走的"国宝"《圆明园四十景图咏》,"重回"北京了。日前,凝聚了"国宝"所有精华的21米绢本《圆明园四十景图卷》,  相似文献   

2.
《大观周刊》2006,(42):16-16
主要展出现藏于法国国家图书馆的《圆明园四十景图咏》,圆明园西洋楼二十景铜版图,历经康熙到乾隆三朝的意大利传教士、宫廷画师郎世宁的人物、花乌、走兽绘画欣赏等,使国人犹睹完璧。  相似文献   

3.
段伟  周祎 《北京档案》2022,(4):54-56
<正>乾隆三十九年(1774),样式雷奉敕仿宁波天一阁营造皇家藏书楼四库七阁,其中圆明园文源阁于乾隆四十年(1775)落成。文源阁内先后有《四库全书》《古今图书集成》等大型工具图书入藏。咸丰十年(1860),文源阁及其庋藏图书在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浩劫中被焚殆尽。文源阁从建成到被焚仅存世85年,其废墟遗存已成为全世界人民共同的记忆遗产。  相似文献   

4.
最近,一套长达21米的绢本《圆明园四十景图卷》入藏国家图书馆。国图副馆长陈力代表国家图书馆接受了捐赠,并向捐赠方北京印刷技术研究所颁发了荣誉证书。  相似文献   

5.
清代皇家苑囿藏书寻踪静明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明园即玉泉山,位于北京西山东麓、颐和园西侧的玉泉山脚下,也是以自然山水景色为主的皇家园林之一,殿阁楼台的建造多借助山势、泉流、林木构筑而成。玉泉山在辽代就有行宫,金代在此地建有芙蓉殿行宫,元世祖忽必烈在此建昭华寺,明英宗建上下华岩寺,清顺治二年(164)更名为澄心园。康熙十九年(历脱)开始修建行宫,三十一年(1692)定名为静明园。乾隆时加以扩建,成有名的玉泉十六景。园中诸景,乾隆皆有题咏。静明园有多处景点,以玉峰塔影最为著名。塔在玉峰峰巅,共7层,仿金山妙高峰塔建造,造形优美,是当时的重点工程,并成…  相似文献   

6.
正从乾隆十二年(1747年)到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乾隆皇帝在圆明园中长春园北部引进了一组欧式园林建筑,俗称"西洋楼"。入皇家园林尚属首次。尽管西洋楼在圆明园的整体规划中无足轻重,就全园而言不过是局部的点缀,但它毕竟是欧洲建筑和造园艺术传播到中国以来的第一个具备群组规模的完整作品,在中西方文化交流方面有一定的历史意义。为什么要在圆明园中修建西洋楼?按照传统的说法,乾隆十二年(1747年),乾隆帝偶见西洋画中喷泉  相似文献   

7.
圆明园自康熙四十八年(1790)始建,至乾隆中期达到鼎盛。道光以后,伴随着清王朝的衰落,圆明园也进入了多事之秋。咸丰十年(1860),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城,圆明园这一“万园之园”化为历史陈迹。清文宗咸丰是一位贪求淫乐、无所作为的皇帝。他因为紫禁城内规矩太多,不能为所欲为;加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搅得他心神不宁,所以一年中大  相似文献   

8.
一宁 《津图学刊》1993,(1):96-96
北四阁是指紫禁城内的文渊阁、圆明园的文源阁、热河避暑山庄的文津阁和盛京(沈阳)故宫的文溯阁。在决定建阁之前曾派专人赴宁波了解二百年前建立的范氏天一阁建筑情况,并“烫成准样,开明丈尺”,以便取材。北四阁是仿天一阁建造的。文津、文源、文渊建成于乾隆39年至41年间,文溯建成于乾隆47年。乾隆46年12月,第一份《四库全书》告成,先贮于文渊阁。  相似文献   

9.
乾隆朝武举进行了明显的改革,掀起了两次改革高潮,一为乾隆前十年,一为乾隆中期,乾隆二十到四十年期间。但是到乾隆朝后期,武举改革乏力,已经不能适应清朝后期社会的紧张局势。  相似文献   

10.
承德避暑山庄有康熙三十六景、乾隆三十六景,而且每景都有一首御制诗,合称康乾七十二景或康乾七十二景诗。康熙三十六景多以四字命名,如烟波致爽、芝径云堤;乾隆三十六景多以三字命名,如丽正门、春好轩等。然而避暑山庄苑景区之“戒得堂”、宫殿区之“四知书屋”虽是三字或四字题名,却非康乾七十二景范围。但从“戒得堂”、“四知书屋”题名可反映康熙乾隆为政之道。  相似文献   

11.
李宏为 《历史档案》1999,(2):118-125
这是一位曾在圆明园从事建筑绘画并受雇于乾隆皇帝的法国传教士F·阿蒂赫 特(F·ATTIRET)1743年11月1日(乾隆八年九月十六日)写给他在巴黎朋友 的一封信,信中较为详细的描述了他在受雇期间的所见所闻,特别是对圆明园内一 些建筑的设计、结构布局和重要活动等。并以一个外国人的眼光,对当时圆明园里 发生的事,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此信由哈里·博蒙特(HARRY BEAUMONT)爵 士自法文本《耶稣会士书信集》译成英文。 美国耶鲁大学历史系教授白彬菊(Beatrice S. Bartett)女士将此信复印件提供 给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研究馆员鞠德源先生。现予译出,以飨读者。标题为译者所 拟,译文标题与译文后注释均译自原件  相似文献   

12.
熔新闻的严格忠于事实与散文的不拘一格于一炉,这是美联社驻北京记者采写的《修复圆明园》一文的主要特色. 1984年9月,北京召开了圆明园学术讨论会,决定部分修复被帝国主义分子焚毁的圆明园.圆明园在国外素有“万园之园”的美称,因此这一决定在世界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当时,不少外国记者采写了这方面的报道,《修复圆明园》是笔者读到的几十篇中较有特色的一篇. 《修复圆明园》忠实地报道了圆明园被毁的经过,并以生动的事实解释了中国为什么要修复圆明园.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是一篇新闻作品.作为一  相似文献   

13.
近年较为集中地阅读清人诗文集,积累了一些有关清代戏曲家的资料。目前,有关清代戏曲专著出版不少,但涉及曲家生卒年时,往往众说纷纭。现就学术界争议未定及长期湮没无闻的某些清代戏曲家的生卒疑年,略作考证,以就正于专家学者。姚康姚康著《太白剑》传奇,王国维《曲录》卷五列于附录。乾隆四十年六月初九日,安徽巡抚裴宗锡奏缴禁书二十五  相似文献   

14.
历代帝王都修苑囿,或盖别院,或建离宫.这种风气,清代尤盛.西山一带,连绵二十里,逶迤着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修建起来的圆明园、畅春园、万寿山的清漪园,玉泉山的静明园和香山的静宜园等一大片皇家园林.康熙以来各位皇帝都常年居住在圆明园和避暑山庄,既处理政务,又游燕逸乐.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焚烧了经营百年的西郊林苑,使得惯于奢侈享受的清朝皇室在北京附近竟无处避暑消夏.  相似文献   

15.
王铭珍 《北京档案》2010,(10):48-49
圆明园是清朝五代皇帝历经150余年、集中无数能工巧匠倾心经营的大型皇家宫苑.它始建于清朝康熙四十六年(1707).最初是康熙给皇四子胤祯(即雍正)的赐园.雍正即位后,在园南部增建正大光明殿、勤政亲贤殿,以及内阁、六部、军机处诸值房.乾隆在位六十年,又对圆明园继续进行扩建、改建,使之形成了圆明园的基本格局.他曾以其宏大的地域规模、杰出的造园艺术、精美的建筑、丰富的文化收藏和突出的政治地位而闻名于世,被誉为"万园之园"和"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在世界园林史上占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清代皇家苑囿藏书寻踪:热河行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河行宫即避暑山庄,是清代最大的离宫型苑囿,距北京约250公里。它是康熙帝北巡围猎时,在沿途中修建的行宫之一。初建时为36景,乾隆时又扩建、改建,增加36景,称72景,占地564万平方米。行宫内分宫殿区、苑囿(亦称湖区)、山区三大部分,有建筑120余组。周围山川秀美,景物天成,风清日爽,气候宜人,是清帝避暑颐养和从事政事活动的重要场所,康熙、乾隆、嘉庆三代皇帝经常光顾此地。正宫的依清旷、万壑松风、莹心堂,清舒山馆的含德斋,颐志堂的学古堂,沧浪屿的双松书屋,香远益清的依绿斋,宁静斋的图书自娱、澄观斋等殿堂,都是皇…  相似文献   

17.
户部银库,是清朝的国库。银库每年存银的多寡,在某种程度上是与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国家财政收支情况相关联的。本馆所藏军机处《上谕档》中,载有一件乾隆四十年军机大臣遵旨查明康熙、雍正至乾隆三十九年户部银库存银情况的奏片,及所附历年存银数目清单。这件史料,即便当时就因档案“霉烂不全”而造成康熙朝部分年份库存银数佚漏,但雍正至乾隆三十九年的存银数,则一一载明。这对研究“康乾盛世”的社会发展和经济状况是有一定价值的。现予公布,供研究清史和清代社会经济史参考。  相似文献   

18.
清初,在中国南方,如扬州等地的一些私家园林中出现了带有西式园林艺术特色的建筑和装饰,乾隆年伺的皇家园林圆明园中的西洋楼建筑群,更是对西洋园林全面、完整的模仿。虽然西洋园林对中国的影响到清代早期才达到高峰,而西洋文化的影响在明代末年就开始了。  相似文献   

19.
<正>圆明园是皇家园林三山五园中的重要一园,又是清代皇帝园居理政的政治中心。圆明园特殊的社会政治地位,决定了清王朝对其安全保卫工作甚为重视,除了加强兵力部署外,管理也很严格,由此形成一整套严密的护卫制度。一、内外结合的安保体系圆明园刚兴建时,朝廷就对其安保工作进行周密部署。雍正皇帝即位后,进一步开创了清帝在圆明园园居理政的机制,这使得圆明园的重要性更为凸显,安保护卫工作自然是重中之重的事务。  相似文献   

20.
乾隆二十五年(1760)十月初六丑时,京郊圆明园行宫内“天地一家春”传出婴儿阵阵清脆的哭声,乾隆帝第十五个儿子出生了.母以子贵,母亲魏佳氏清秀苍白的脸颊上顿时浮起了幸福的红晕.乾隆帝将襁褓中的儿子轻轻抱在怀中,望着他红润可爱的小脸,一种幸福和喜悦油然而生.按辈分这位皇子应是“永”字辈,取名永琰.这就是后来的嘉庆皇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