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治认同的价值取向及资源整合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政治认同是一种政治实践活动,是社会成员与政治体系之间政治关系的核心范畴。政治体系的存在与维系、社会成员的利益与诉求,都是在政治认同活动中展现、实现的。政治认同是政治稳定的基础,与政治发展互动共进。民主政治是认同的政治的发展取向。政治认同资源整合的主要路径包括意识形态的主导、政治运行的公正、政治治理的绩效和政治文化的培育等。  相似文献   

2.
政治和谐是指宏观层面的整个政治系统、中观层面的政治子系统以及微观层面的政治系统内部各政治元素的协调发展状态。政治和谐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治文化具有政治规范引导作用、政治凝聚整合作用和促进政治稳定发展的作用。政治文化是促进政治和谐的内在动力。加强先进政治文化建设,即建设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富有和谐理念的政治文化,以及政治社会化机制的建设,对促进政治和谐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高校辅导员要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政治引领力、政治影响力、政治研究力,必须认清政治方位,提升政治品位,坚守政治岗位。  相似文献   

4.
政治传播是党的政治建设的应有之义。“党的政治建设”宗旨就是“讲政治”。要“讲政治”,就需要增强党的政治传播意识;能“讲政治”,就需要提升党的政治传播能力;会“讲政治”,就需要建构党的政治传播体系。总之,政治建设需要统领政治传播实践,政治传播活动必须回应政治建设宗旨。换言之,有必要从政治传播的角度来理解和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方能更有效深入地推进党的政治建设,因为党的政治建设本质上是一种政治传播实践形态。  相似文献   

5.
政治观.即指处在社会政治关系中的政治行为主体,在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以国家为中心的社会政治的根本观点。政治观教育是指特定的政治系统(教育者),通过各种途径把社会所提倡的主导政治观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政治认知,从而形成社会所需要的政治品德和政治行为。政治观教育又叫政治社会化。政治观是政治文化的核心部分,政治观教育无论是对于公民个人的政治社会化还是对于推动社会的政治改革和政治文明的进步,都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政治生态平衡,主要指国家政治领导方略的抉择、政治职能的确定、政治机构的设置、政治领导和政治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政治系统运行的机制和方式等与政治环境相适应。政治生态平衡具有相对性、综合性、宏观性、暂时性等特征。政治生态平衡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政治领导、政治管理对政治环境的适应,二是政治领导、政治管理对政治环境的利用和改造。依据政治生态平衡原理,我们得到的启示有:我们必须深刻把握我国的政治环境;必须明确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和主要任务;必须始终坚持政治体制改革的性质和不可动摇的原则;必须明确当代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7.
政治文化与政治意识是政治学的一对基本范畴,中外关于政治文化与政治意识的涵义存在着诸多的观点和看法。政治文化的层次结构有政治意识层次、政治心理层次、政治价值观念层次。在政治文化结构中,政治意识占据着最高层,对整个政治文化起着统率的作用,它决定政治文化的质。政治文化与政治意识的形成是一个历史过程。其作用是多方面的、复杂而广泛的。  相似文献   

8.
我国协商政治的民主性不容置疑,但需要理论和实践的论证。从传统政治和现代政治的关系看,我国协商政治实质上就是现代政治。从民主理论和民主实践发展历程看,我国协商政治实质上就是现代民主政治。从政治本质的角度看,我国协商政治实质上就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我们要深刻把握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看到协商政治的历史性、民族性、阶级性和实践性,促进我国协商政治的理论和实践发展。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政治参与是指高校学生试图影响政府政策和学校决策的活动和过程。从调查数据看,当前大学生中理想主义的政治参与仍占主流,显性的政治参与远多于政治冷漠,自主的政治参与略多于被动的政治参与,制度化的政治参与是主体。大学生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政治参与不足、被动政治参与和政治冷漠。应该积极采取措施,推进大学生自主有序的政治参与。  相似文献   

10.
政治文化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和实践中所形成的各种政治思想、价值观念等的总积淀。政治文化除了包涵政治思想、政治心理等外,还应包括政治制度和政治行为模式。政治思想和政治心理处于潜在和内隐状态,政治行为模式则是政治思想和政治心理的外在体现,处于外显状态。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政治参与是指高校学生试图影响政府政策和学校决策的活动和过程。从调查数据看,当前大学生中理想主义的政治参与仍占主流,显性的政治参与远多于政治冷漠,自主的政治参与略多于被动的政治参与,制度化的政治参与是主体。大学生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政治参与不足、被动政治参与和政治冷漠。应该积极采取措施,推进大学生自主有序的政治参与。  相似文献   

12.
政治认同与政治稳定是政治发展的主要变量,二者之间是双向互动的关系。政治认同与政治稳定本身是动态的,政治认同是一个过程,政治稳定是动态的稳定。政治认同与政治稳定之间的关系表现出相当的复杂性,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应该理性地看待政治认同与政治稳定之间的关系。政治认同的逻辑结构包含利益认同、制度认同与价值认同,其中价值认同是政治稳定的根本支撑,动态理解政治认同与政治稳定之间关系的切入点是加强公民权利保障和公民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3.
政治社会化是一般社会化的核心内容,对大学生个体政治人格的养成有着重要意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重要渠道,考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进程中的地位,不仅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为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提供理论指导意义,且又有利于大学生政治态度、政治情感、政治价值观以及政治认知模式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基本范畴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基本范畴问题,学界看法不一。科学地概括基本范畴,对于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基本范畴应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相统一,与思想政治教育原理的理论体系相符舍,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基本要素相一致。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基本范畴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原则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和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相似文献   

15.
“政治文化”与“政治社会化”同为现代政治学或政治社会学学科的重要范畴和核心概念。本文揭示了“政治文化”与“政治社会化”概念的基本内涵,并讨论了二者的相互关系。政治社会化是政治文化的存在方式,政治文化是政治社会化的核心内容,政治文化的功能通过政治社会化的过程来实现。  相似文献   

16.
现代化容易导致政治的不稳定,反过来,政治的不稳定又使现代化进程发生中断。政治稳定对中国现阶段的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具有重大的意义,而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又推动政治不断向前发展。政治可持续稳定是在政治稳定中进行政治改革,通过政治改革维护政治稳定,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实现政治可持续稳定必须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政治体制改革和加强党的建设作为保证。  相似文献   

17.
政治制度与社会变迁是政治发展的前提,但变迁社会的非常态政治秩序往往引发对非常规政治手段之正当性和风险性的争论。基于马基雅维利对常态政治与非常态政治的划分,归纳了常态政治下受到现代政治价值规约的政治目的与手段之关系。常态政治并非一成不变,在现代政治理论与实践中存在四种典型性非常态政治,即建国之前、制度变迁、宪政变迁与宪政困境、外部威胁。非常态政治是一种不稳定的秩序,在实现其向常态政治的演变过程中往往会以政治目的为名打破常态政治下通过法治秩序对政治手段的约束。本文还梳理并评价了相关学者与学术流派对四种典型性非常态政治下政治手段与政治目的之关系、政治手段运用的正当性和风险性的阐述。非常态政治下的制度创新与持续试错促进了政治发展,规避其中的政治社会变迁风险要遵循审慎原则,在制度层面上以程序正义替代实质正义,以法治民主取代多数滥权。  相似文献   

18.
秦帝国政治模式的主要特征是,唯物化的政治意识,君主至尊的政治心态,权力专断的政治思路。促成这一政治模式的环境条件是国家的统一。这一政治模式产生了双重效果:行政的高效与政治的迅速崩溃。唯物化的政治意识与权力专断的政治思路、高效的政治机制成正比,而与依法行政、社会和谐成反比。  相似文献   

19.
当代中国政治参与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非理性参与的普遍存在。其主要表现有政治盲从,政治冷漠,政治狂热,政治谣言与政治牢骚。这些非理性政治参与的存在,对当代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构成了严重的掣肘。  相似文献   

20.
解决当前突出的社会政治问题需要加快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更重要的还在于培养具有政治理性的青年学生。培育大学生的政治理性具有塑造大学生平民化政治人格、培育大学生理性政治思维、拓宽大学生国际政治视野等重要意义。培育大学生政治理性的有效途径包括改革高校教育目标,抓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加强政治实践,重视网络媒体政治教育功能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