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以部分古今诗为例,谈谈“通感”这一特殊修辞和描写方法的特点、形式和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2.
通感在文学研究中更多的是作为语言学和修辞学研究的对象,但仅从这个角度对通感作研究是不充分的。研究通感要在对传统的定义内容作理论批评的基础上,从文艺心理学和文艺美学的角度出发最终突破通感的修辞阈限。  相似文献   

3.
诗歌创作利用通感这种感觉的挪移进行形象思维,创造了很多"不合生活常理"的句子.而往往正是那些"令人费解"的字眼,使诗句顿时神灵活现、含义隽永,给人以无穷的回味.通感与比喻有很多相似之处,但通感是在两种或更多种感觉之间打比方.因此,它比一般的比喻表意更加痛快淋漓,更能揭示事物的本质.  相似文献   

4.
李贺是中国古代诗人中通感艺术运用得最具个人的特色的一位。为了表达自己激愤压抑与迷惘感伤相交错的愁苦心情,他往往通过描写个人的直觉和幻觉,将内心的体验进行综合、变形、转换和重线,并在视、听、触、味、嗅诸种感觉之外加入自己强烈的主观感受和情绪,以构造瑰奇冷艳、虚幻荒诞的诗境。在这个意象重组的过程中,通感艺术的运用起到了重大作用。本拟对李贺诗歌中通感艺术的广泛运用,作一些初步的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历岗 《小学语文》2007,(9):36-36
问:“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四年级上册第3课《鸟的天堂》)对于这个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有的老师说叫做“通感”,这个术语我们还是第一次听说,请问:什么是“通感”?[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7.
英语文学作品中的修辞手法使用,对于文字形象化和作者写作意图以及情感的表达有着明显的凸显作用,文字更加生动与可欣赏程度更高,让文学作品更加的丰富,在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的时候,又能够加强读者对文章中心主旨的理解,让读者有着身临其境的直观感受。英语文学作品中修辞手法的类别众多,本文主要以常见修辞手法为主线,分析其在英语作品中使用以及对作品产生的意义,侧面表现修辞手法对文学作品艺术提升的直接作用。  相似文献   

8.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选编了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其中出现了“通感”这种修辞格,由于教材及教参上对这一修辞解释的过为简略,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学生甚至一些教育工作者对此概念也是不甚明了。并且由于通感与比喻、移就等其他修辞非常近似,经常会产生混淆。笔者试图从定义、分类以及其与比喻、移就的区别等几个方面来对通感这一修辞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通感是现代汉语中一种非常巧妙的表达方式。在文学创作和生活中,通感都被大量的应用。通感是指人们在表达过程中利用不同的内容进行修辞,并在其中加入隐喻以及概念的成分。通感将不同的感觉联系起来,使两种互不相关的感觉融合相通,并相互感受,以此加强对感觉的描写,使其可以更深层次地进行表达。通感在现代汉语的表达中有力地强化了对感觉的认知,使人可以从一种较为简单的感觉中突破局限性,体会到另一种更加奇妙的感觉。  相似文献   

10.
视错觉是指人眼由于某种原因而产生的对空间对象的错误感知。它作为一种心理现象,也是某些修辞现象赖以产生和存在的基础。研究视错觉描写中的辞格运用,有利于提高我们的描写能力和鉴赏能力。一、视错觉基础上的相似可以构成比喻。有些视错觉的产生,是由于客观事物的某一特征极为突出地反映到人的直感中,使人误以为是  相似文献   

11.
艺术创作与鉴赏有其共同的机制,即共同的生活经验和较为一致的艺术情趣。据此。得出艺术鉴赏中的三点“通感”。从蓄势、空白和时间性三个层面给以分析探讨,试图抽象概括出艺术鉴赏中客观存在的某种规律,从而指导艺术创作和艺术鉴赏,提高人们的鉴赏能力和鉴赏水平。  相似文献   

12.
艺术专业的教学,不是简单地让学生学习艺术技能,还必须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艺术素质,使学生可持续发展.本文在分析"通感"与艺术活动交叉点的基础上,试图运用"通感"的方法改善艺术专业传统的教学方式,介绍了运用"通感"后新的教学形式,以期提升艺术教学效果,达到艺术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诠释一条广告词入手,试论了通感修辞方法的定义、种类、作用、特征及该修辞方法的形成产生等。  相似文献   

14.
范文赏读只听得一个女子低低应了一声。绿竹翁道:"姑姑请看,这部琴谱可有些古怪?"那女子又嗯了一声,琴音响起,调了调弦,停了一会儿,似是在将断了的琴弦换去,又调了调弦,便奏了起来。初时所奏和绿竹翁相同,到后来越转越高,那琴韵竟然履险如夷,举重若轻,毫不费力地便转了上去。  相似文献   

15.
谈“通感”     
“通感”(Sytiaesthesia)是一个心理学上的术语,但又常作为一种不大为人注意的修辞手段出现在诗、中。探讨通感的概念及其在学上的运用,以及作为修辞格的“通感”与“移就”的异同,有助于对古今中外学作品的欣赏。  相似文献   

16.
以部分古今诗文为例 ,谈谈“通感”这一特殊修辞和描写方法的特点、形式和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17.
“通感”又叫“联觉”,是把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沟通起来的一种修辞方法。通感现象是有心理依据的。一般情况下,人们的五官各司其职,但是人的大脑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对某一事物感觉十分强烈之时,大脑皮层就会产生感觉神经的相互沟通,使人超越某种感觉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另一种感觉印象,这是通感的生理基础。正如高尔基所说:“你一面读,一面想象色彩、气味、声音、感觉,非常鲜明地想象这一切,在一首诗里体味活的形象。”(高尔基《论文学续集》)。通感的手法,古而有之。最早提出我国诗歌中存在通感修辞手法的是钱钟书先生。他的《通…  相似文献   

18.
网络新语汇就是网民们为了适应网上交际的需要而创造的一种颇具特色的语言.网络新语汇的产生及其修辞手法的多样运用丰富了修辞的表现手段,拓展了修辞的自由度,为修辞开辟了崭新的境界.本文就从修辞的角度来分析当前网络新语汇修辞手法的运用及其成因.  相似文献   

19.
在语文教学中,人们往往把移就混同于通感,把通感混同于比喻。如此简单地认识通感现象,怎能深入体会修辞的魅力?笔者不揣浅陋,撰文谈谈对通感的一己之见,以就教于大方之家。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