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汝恩 《云南教育》2002,(10):36-37
《草船借箭》记叙了东汉末年孙刘联合抗曹,诸葛亮施巧计,用草船向曹操“借”了十万支箭的故事。课文围绕这一中心,按事件发展的顺序记叙。教学时,在引导学生了解事件背景和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可抓住关键词语,分段精读,按“整体———部分———整体”的教学思路,认真分析事件的起因以及推动事件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而让学生知道事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局,并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就《草船借箭》的起因来讲,从表面上看,是“军中缺箭”,如果仅停留于此,则没有抓住问题的实质。既然军中需要箭,为什么诸葛亮不去造箭,却要冒…  相似文献   

2.
三国时期,周瑜十分妒忌诸葛亮的才能。 一天,周瑜在商议军事时提出军中缺箭,命令诸葛亮十天之内造十万支箭。诸葛亮却说只要二三天就可以做好,还立下了军令状。周瑜命令鲁肃去探听诸葛亮的动静。  相似文献   

3.
董筱苑  付元清 《辅导员》2014,(17):58-59
时间:三国时期地点:军营、曹军水寨人物:周瑜、诸葛亮、鲁肃、曹操【一天,周瑜和诸葛亮在军营中共同商议军事。】  相似文献   

4.
工作二十多年,曾多次为学生执教人教版小学语文《草船借箭》一课,也多次聆听别的老师上这一课,我们大都进行过这么一段“开场质疑问难”——上课伊始,老师指着刚刚板书的课题问学生:“同学们,面对‘草船借箭’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似乎是一“问”激起千层浪,学生们纷纷举手,“疑难问题”接连不断:[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草船借箭》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中的一篇传统课文,讲的是我国著名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课文把“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作为故事发生的原因。其实《草船借箭》的故事还有更深层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草船借箭》是人教版教材第十二册的重点讲读课文。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在民间脍炙人口,也是《三国演义》中最精彩的片断之一。那么在历史上,到底有没有“草船借箭”这回事呢?真实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根据正史《三国志》的记载,公元 213年正月,曹操率军南下,进攻孙权, 双方对峙于濡须。濡须,在今天安徽芜  相似文献   

7.
严文华 《农村教育》2004,(11):45-45
《草船借箭》的故事,在中华大地上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故事,其斗智斗勇的内容,起伏跌宕的情节,尤其受到孩子们的喜爱。教学伊始,可以从课题人手诱发学生质疑。例如:“箭”与“剑”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要借箭?草船借箭,究竟是谁借箭?为什么不用“诸葛亮借箭”作题目?故事写了哪些相关的人物?主要写谁?他们之间究竟是怎样的关系?诸葛亮借箭成功,周瑜心服口服.称赞他神机妙算.那么.诸葛亮“算”了哪些  相似文献   

8.
《草船借箭》是经典名篇。文中,周瑜请诸葛亮前来商议军事,故意问“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成功地从诸葛亮嘴里引出“弓箭最好”的回答。之后,周瑜步步紧逼,给诸葛亮设下三天造好十万支箭的艰巨任务,甚至还迫使诸葛亮立下军令状。  相似文献   

9.
10.
一、目标导读式所谓目标导读式就是教与学的过程始终紧扣师生共同认定的教学目标而自主读悟、合作探究地展开阅读活动。其基本过程为:1郾提出问题。学生自主地感知课文的全部材料,提出阅读本文要完成的学习任务,通过梳理,师生共同认定教学目标。2郾择法自学。学生按照学习目标,选择自己所熟悉的学习方法和策略,通过默读、圈画、思考、批写等来感知、领会课文内容。3郾互动探究。生与生、师与生共同交流学习情况,互议互评,互促互得;再互读互评,让学生独自体会周瑜和诸葛亮的言语态度有什么不同。4郾迁移运用。师生小结整合课文内容…  相似文献   

11.
12.
13.
何捷 《云南教育》2003,(7):32-33
《草船借箭》是一篇老课文,要教出新意,就必须在教学中让学生主动参与,从而获得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我采用“导读”的教学模式来展开教学。具体为“预习反馈——情境导入——读书指导——课外延伸”四个步骤。通过“课外促自主、课内促主动”的双促原则,努力朝“引导小学生学会学习”的教学目标靠拢。下面介绍《草船借箭》第一课时的导读设计。一、课前导充分预习,投石问路,激情引趣预习,确切地说是“预学”。顾名思义,就是预先的自学活动。它决定了学习的尝试性、创造性和主动性,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自主地获取知识的有效…  相似文献   

14.
研读,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研究探索的方式自主地阅读和探究,以获取知识、激发兴趣、陶冶情操,提高阅读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优化语文综合素养的一种教学模式。研读主体部分的构成,一般是在识字学词、初读课文基础之上的深究阶段。本文现试以浙教版第10册《草船借箭》为例,剖析并构建其研读教程。一、主线统领下锁定专题研读无疑应当突出重点,单刀直入,开门见山地集中问题情境(即研读专题)。课文情节总是有线索可循的,《草船借箭》虽曲折繁复,但却也始终贯穿着一条“造箭———问箭———借箭———交箭”的主线。教师在学生通…  相似文献   

15.
重点研读“神机妙算”。《草船借箭》的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当时,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一方。曹操刚打败了刘备,又进攻孙权,因此,刘孙联盟,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儿协助周瑜抗曹。周瑜一直妒忌诸葛亮的才干,以10天内造10万支箭来刁难诸葛亮。诸葛亮与周瑜斗智斗勇,在分析了天时、地利和三国局势的情况下,用妙计仅3天“借箭”成功,挫败了周瑜的暗算。显示了诸葛亮有胆有识、才智过人,刻画了一个神机妙算的诸葛亮。  相似文献   

16.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1.介绍背景,创设气氛。师: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公元208年,建安13年,曹操率军,水陆并进,欲扫平江南,孙刘联盟,决计破曹。且看:用奇谋孔明借箭。2.观看借箭经过影像,初步感知。评:精妙的导语给学生以古典文学语言的熏陶,恢宏的背景、生动的影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拓宽了学生感悟历史、人物的空间。二、紧扣主题,探究性学习1.初读,学生质疑。师:浏览课文,请用文中一个合适的词语概括诸葛亮在借箭中所表现出的才能。生:神机妙算。师:“神机妙算”是什么意思?生:“神机妙算”就是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谋…  相似文献   

17.
从古至今,总有些人会嫉妒别人。看到人家比自己好,不是分析自己不好的原因,而是以嫉妒之心,不择手段地去伤害、嘲讽人家。也有很多人因为嫉妒而失去了很多东西:朋友、家人、信任、尊重、善良……  相似文献   

18.
《草船借箭》是人教版六年制第十二册课文之一 ,对此历史故事的教学 ,可以说深知熟透。为打破框框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 ,我采用“自学——质疑——解疑”的方法使学生读而思 ,思而疑 ,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授课中 ,学生在自学本文后 ,开始质疑 ,一位学生提出 :“诸葛亮明知周瑜暗藏杀机 ,鲁肃又是周瑜的心腹 ,为何还要请鲁肃帮忙 ?”面对学生的发问 ,我欣喜之中笑而不答 ,只是说道 :“这就是诸葛亮用人的高妙之处 ,请你们仔细从课文中寻找答案。”于是 ,同学们在读文之后 ,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有的说 :“这是鲁肃与诸葛亮的私人交情很…  相似文献   

19.
20.
设计思路。根据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及已有学习经验,该设计运用了“自主阅读,点拨方法,品赏感悟,升华情感”的自主学习模式。本设计力求让学生在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能在教师的点拨引导下,科学地搜集和运用有效信息,加深理解和体验,实现自主阅读,展示个性化阅读,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发展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