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类比”和“比较”是一种逻辑推理的思维方法,是抽象思维的两种基本形式,是两种相似但又不同的思维方法.“类比”是通过联想,把未知的物理问题和熟悉的物理问题做比较,寻找两者在某些方面的同一性,找出两者共同遵循的规律,达到解决物理问题的目的.它产生的奇效就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而“比较”  相似文献   

2.
对"地球自转"类比"电子自旋"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麦裕华 《化学教学》2009,(12):68-69
类比(analogy)又称作类比推理(analogical reasoning)或类比迁移(analogical transfer),是一种常用的逻辑思维方式。类比是将熟悉的事物(称作类比源对象)和较不熟悉的事物(称作目标对象)的某些关系进行比较.并且明确这些关系是否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常见的类比模式可以表示如下:  相似文献   

3.
类比思维是解决陌生问题的一种常用策略.学生一旦具有类比思维,就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将陌生的、不熟悉的问题与已解决的、熟悉的问题或其他相似事物进行类比,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教师可从概念的形成、定理法则的推理、问题解决的探索中、知识的整理中渗透类比思维的培养,体现高中不同知识块的联系和变式教学理论的精髓.  相似文献   

4.
所谓类比,就是根据两种事物在某些特性上的相似,推理出它们在另一些特性上也可能相似的思维形式。类比思维应用到化学学习中,就是将陌生的化学信息与熟悉的相似的化学信息进行比较,即信息对象与熟悉对象比较(或目标对象与信息对象比较),从而揭示出化学过程或化学现象的本质。掌握类比思维,能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石艳 《职教论坛》2002,(2):56-56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陆续发现关于类比论证和比喻论证在某些教科书和参考材料中尚存在一些混乱的认识:或是同一本教科书中自相矛盾,或是两本教材观点不一,有的甚至将二者等同起来。对此,笔者对类比论证和比喻论证试从三方面考析,加以区别,以供参考。一、从属性上区别:类比论证和比喻论证都存在着比,但比的性质有所不同。类比论证是同类事物即属性相同的事物进行比较。甲事物(指客体)具有某种属性,从而论证乙事物(指主体)也具有某种属性。比喻论证则是用人们熟悉的、易懂的具体事物和道理来证明人们较生疏的、难以理解的抽象道理…  相似文献   

6.
比较论证是议论文写作中常用的方法。这是一种是由个别到个别的论证方法,通常分为对比论证和类比论证两类。一、对比论证对比论证是一种求异的思维方式,侧重于通过对事物相反或者相异属性的比较,揭示出需要论证的道理。对比论证法的应用范围很广,中与外、古与今、大与小、强与弱等事物的很多方面,都可以进行比较。在比较中分析、阐明二者的差异和对立关系之后,是非  相似文献   

7.
艺术领域的类比思维是通过比较不同事物或人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形象的思维。它是一种富有创造性和情感性的思维方式,在初中美术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教师要善于给学生"挖"出类比思维的空间:找准定位,抓稳课程的"根",尊重主体的"本";讲究方法,注重具体、形象、想象和情感。  相似文献   

8.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明确要求“能利用归纳和类比等进行简单推理”,“类比是合情推理常用的思想方法”.类比就是一种相似,在研究一类事物时,可通过两个对象类似之处的比较而由其中一类事物的已知属性去推测另一类事物也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属性,类比的思想方法包括“类比——联想——猜想——证明”四个步骤,由此及彼的类比、联想,能拓宽视野、启迪思维.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觉运用方法去类比探索、获取新知识;  相似文献   

9.
类比是将一类事物的某些相同方面进行比较,以另一事物的正确或谬误证明这一事物的正确或谬误,这是运用类比推理形式进行论证的一种方法。在初中的物理学习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较为抽象和容易混淆的物理量.而这些掌握不牢、没有深刻理解的知识一旦作为考查点出现,就很容易成为丢分的“雷区”,  相似文献   

10.
将两个相仿或相似的事物联想比较,从中找出它们之间的类同因素,使陌生问题变得熟悉,这种思维称作类比方法。妙用类比,往往可化难为易,不妨看下面两道题目。  相似文献   

11.
类比,是抓住事物间的相似特征进行比较、对照的一种思维方法。类比与分类有着一定的联系。它是一种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式。利用类比方法可以简化对相似问题的研究,也有利于发现,推广某些性质,它是获得发现或发明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2.
比较法是人们所熟知几种逻辑推理中,最富有创造性的。科学史上很多重大发现、发明,往往发端于类比。此法指在新事物同已知事物间具有相似方面作比较。它首先推动了假说的产生。尽管类比不能代替论证,但可以为理解新知识、概念和规律提供依托。因此,作为一种“从特殊推到一般的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13.
类比是用熟悉的、简单的事物去认识一个类似的、陌生的、复杂的事物的思维方式.初中化学教学中,可以在创设教学情境、理解概念内涵、串联核心知识、突破思维障碍等多个方面,巧用类比方法,化解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悟性,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4.
“类比”即是一种在找出两个不同事物的某些相同或相似点后,把一事物的有关知识推移到另一事物,从而对另一事物做出假定性说明的推理方法。在教学中。它作为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方式,以能帮助学生理解复杂的物理概念、实验和加深学生的记忆而被广大教师视为教学的一大“法宝”。但是,其中也不乏因一些教师对“类比”的“一知半解”或是“不恰当使用”而使“类比教学”走入误区。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结合教学实例,阐述了应用"类比-验证"建构生物学核心概念的方法,通过熟悉事物、已有知识、生活经验和相关材料进行类比,以实验、推理、观察、视频等方法进行验证,从而建构核心概念。  相似文献   

16.
类比是根据两个对象或两类事物间存在着的一系列相同或相似的属性。猜测它们之间也可能具有的其它一些相同或相似的属性的思维方法.由于类比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创造思维及合情推理能力,更能体现高考的选拔功能。近几年来高考试题中出现了大量类比思维题.下面对活跃在高考中类比题的类型作一剖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所谓类比,就是根据两种事物在某些特征上的相似,推理出它们在另一些特性上也可能相似的思维形式。应用在物理学习中,就是将陌生的物理现象与你熟悉的、相似的物理现象进行比较,从而揭示出物理过程或物理现象的本质。根据事物属性之间的关系,类比法常用的有性质类比、关系类比、协变类比等。  相似文献   

18.
对事物进行类比,就是将新的问题与我们所熟悉的、常见的现象、过程、模型进行比较,从个例总结出j共性,从形式挖掘到本质.从熟悉的“老”问题的解决方法中找出解决“新”问题的钥匙.下面谈谈类比思想在电场中的应用,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启发和帮助.  相似文献   

19.
类比思维是一种从特殊到特殊的思维,在供料作文中,它总是借助某种观念或意象为“中介”而实现的。供料作文的要求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多种多样,类比的方式也千姿百态。其表现形式通常有以下六种:一、直接类比。供料作文中的直接类比,就是考生对供料空间形象和大小信息所作的加工和描述,在这一加工和描述中,要把对周围生活的观察和长期积累的经验同供料达到一种“神似”的契合。直接类比离不开对生活的观察,需要流淌着生活的活水,类比才会充分,文采才会斐然。类比的过程应是感性和理性的集合,凝聚着考生的欲望、理想、认识与心灵情调,是欲望…  相似文献   

20.
“类比”是对数学问题之间以及问题本身的条件与结构之间的同与异矛盾的分析和转化.是对类似的程度进行比较,再寻求突破以使问题解决的一种思维方式.以“类比”为探究方式建构数学探究式教学模式,其程序为: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类比猜想,限定推广——探索证明,得出结论——反思总结.拓展延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