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邱新生 《物理教师》2001,22(10):13-14
物理公式教学是物理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搞好物理公式的教学,对于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物理规律,以及应用物理规律都是十分重要的.在进行物理公式教学中,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要点.  相似文献   

2.
物理概念是物理知识结构的基础.物理概念教学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基础.中学生在短时间内的概念学习过程中,要正确有效地掌握人类漫长而又艰难的思维活动的产物一物理概念,就必须使概念的认识过程与物理概念的客观发展规律相一致,又与学生认知的心理规律相一致.很显然,知识是基础,能力是表现,而思维是核心.思维是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因此,在物理教学中,  相似文献   

3.
李鸿彬 《中学理科》2007,(12):54-55
在电磁感应中有两类常见问题,一类是滑杆在磁场中运动,一类是线框在磁场中运动.对这两类问题的分析,学生常常出错,暴露出学生对物理规律理解不透的问题,说明物理学习要克服机械式的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真正领悟物理规律的实质,实现知识的意义建构.  相似文献   

4.
物理规律的教学过程中,要重视规律生成,让学生参与形成规律的过程,掌握规律建构的方法,体验学习物理的乐趣.激发学习物理的热情。  相似文献   

5.
物理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通过生活现象提出问题,找出规律,再怎么应用到社会的一个过程.物理学习的过程需要学生不断地思考,不断地探索.传统的物理教学,由于在物理概念规律与实际应用、理解之间产生了一条鸿沟,很多学生遇到实际问题常常是束手无策.这种情况下学生感觉到物理枯燥难学,即使学会了也没有用,导致学生厌学情绪严重.这就是学生在物理学习中没有问题,没有去探究、没有去深刻体会和理解造成的.怎样利用问题帮助物理学习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老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另一方面是学生提出问题自主思索、自主探究.  相似文献   

6.
刘国珍 《物理教师》2007,28(1):24-25
物理图形是一种形象直观的“语言”.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典型物理图形位置的变化,在向学生展示大量生动、具体的物理现象的同时,又可引导学生分析这些错综复杂的物理现象,从而帮助学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通常在物理教学中,我们都十分重视对物理概念及物理规律的分析和理解,重视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应用于各种物理情景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对题中涉及的数据有时并不十分重视,甚至会觉得它们纯粹是数学运算过程的参与者,久而久之容易使学生觉得,在解决物理问题时只要能利用所学物理知识建立起必要的数学表示式就万事大吉了,从而轻视了数据在物理情景中所起的作用.然而笔者在教学中感到通过改变或分析物理情景中的数据可以加深学生对物理概念及规律的理解,更科学全面地分析物理问题,从而增强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在物理学习的过程中,物理教师要不断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如对物理规律的理解能力;对物理过程的认识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获益.  相似文献   

9.
赵恒孜 《物理教师》2000,21(9):8-10
思维定势是人们思维活动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在教学过程中,应扬长避短,因势利导地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努力克服其消极作用,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1 思维定势在物理教学中的积极作用1.1思维定势使学生深刻认识概念和规律 定势思维表现为思维的趋向性和专注性。在物理教学中,被师通过引导、观察、分析,让学生首先获得感性认识,使其思维活动向现象的本质定向,从而达到对概念和规律的深刻认识与理解.教师引导学生掌握以概念和规律为中心的物理知识,实际上就是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定势.学生在掌握新概念、新…  相似文献   

10.
物理实验能给学生提供感性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帮助学生发现物理规律,建立物理理论.  相似文献   

11.
姜炜星 《物理教师》2009,30(12):32-33
物理规律反映的是物理现象中各物理概念间的内在联系,在一定的条件下,物理过程的演变遵从这些规律.对物理规律的有效认识将会使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更深刻、清晰,也能使学生更好地形成具有物理特征的逻辑性和反射性思维,极大地方便了对物理学知识的理解和教学.物理规律在物理教学中扮演的角色毋庸置疑,那么如何使学生对物理规律形成高效深刻的认识呢?下面笔者将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体会与同仁一起分享.  相似文献   

12.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规律都是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和思考得来的.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在教授学生物理知识的过程中,如能正确地演示和指导学生实验,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进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随着新课改的深入,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在教学的全过程中要贯穿实验这一条主线,把握好“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和“课外实验”这三个关键环节,发挥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沈耕福 《物理教师》2004,25(10):6-7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使学生形成概念、掌握规律,并在此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是教学的核心问题,其中物理概念的教学是整个物理教学的基础,又是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如何突破物理概念的教学,可以说是每个物理教师备课、施教时的一个重要着力点.  相似文献   

14.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实验课是物理教学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和内容,它不仅可以用来验证物理规律,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是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都说高中物理难学,实践经验表明,高中物理之所以难学,其根本原因在于学生在学习策略上有所欠缺,导致学习未能切人到物理规律本质,笔者认为,我们在高中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中,应注重学习策略的引导,帮助学生有效提升物理学习的品质.  相似文献   

16.
实验是研究物理的根本方法.成功的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记忆物理规律,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各方面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当学生学完初中物理中浮力、杠杆平衡条件等知识后,笔者曾引导学生自制了一个“密度秤”,使用时,只要将此秤(如图1)的铁块浸没在某种液体中,  相似文献   

17.
演示实验是整个中学物理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学生深刻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掌握研究物理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具有重要作用.在演示实验教学中要遵循其原则,依照其要求.  相似文献   

18.
物理教学的主要问题是教好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物理规律又表达了物理概念间的相互关系。如果学生对物理概念不理解或死记硬背,就不能真正理解物理规律及其公式的物理意义,应用物理规律去解决实际问题就会感到困难。学生经常反映物理概念抽象难懂,关键在于学生对学的物理概念一知半解。认真研究物理概念的教学规律,帮助学生打好基础.是物理教学巾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学习物理的基本方法是观察和实验,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大多是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归纳思维产生的.由于生活中某些感性认识的片面性(实为错觉)导致了学生的思维定势,从而对某些概念和规律的建立起了消极的影响.在初中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中要设法排除思维定势对教学的影响,使学生在克服思维定势纠正错误认识的同时正确地建立物理概念、综合归纳出物理规律.现举几例说明如何克服思维定势对物理教学的影响,帮助学生正确建立物理概念、正确理解和掌握物理规律.  相似文献   

20.
一些物理题由于命题者设计的巧合,学生在解答过程中用了不符合物理规律或思维过程不严谨的方法.却得到了一止确结果”,其解法称为“谬解”,其解题依据应是“歪理”,但为数不少的学生都曾尝试过.究其原因,还是教学过程中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环节处理不到位和不规范所造成的.这就需要在教学中加以重视,以使学生理解、掌握严谨规范的物理知识.以下就从笔者积累的一些典型案例予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