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发展性学校评价在我国的顺利实施和推广,需要从氛围保障、体制保障、人员保障、技术保障和动力保障五个方面提供支持.即:营造广泛参与的外部环境和促进发展的评价文化;构建政府、市场和学校共同参与的开放性的发展性学校评价体制;加强内外部评价专业人员的素质养成和互动;开发和利用发展性评价的工具和方法;形成激发学校参与发展性学校评价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在关于教育改革和学校发展领域的研究中,发展性学校评价已经成为各国和地区新的重点和热点之一。国外有关发展性学校评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发展性学校评价的缘起、内外部评价的关系、发展性学校评价的主要内容、发展性学校评价的实施过程、实施效果和如何促进发展性学校评价的实施等六个方面,许多专家学者提出了富有价值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试论发展性学校评价的内涵与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性学校评价是在学校发展的整个过程中进行的,以学校发展的基础为评价起点,以学校的发展为评价内容,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相结合,旨在促进学校不断发展的评价活动。本文首先详细辨析了发展与学校发展、评价与学校评价、发展性与发展性学校评价几个概念的关系,然后从评价方向、评价目的、评价内容、评价主体、评价方法、评价指标设计、评价过程、评价标准、评价结果九个方面阐述了发展性学校评价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发展性学校评价是以促进学校发展为目的的评价。本文依据发展性评价的特点,提出了中小学学校评价中的多元主体参与、多元标准兼容、反馈机制、事实支撑、学校评价与学校发展规划共同体创建等五项实施策略,明确了实施发展性评价的采集分析、结果解释和结果应用三个基本阶段,并通过中小学开展发展性学校评价的实际案例。分析阐述了评价结果在学校实践中所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通过四所个案学校的实践历程发现,发展性学校评价在我国的实施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具体表现在:政府督导室的支持和外部评价组的权威性有助于发展性学校评价的实施,但大部分学校自身参评的动力并不是很强;大多数学校均能组成自评小组,开发自评工具,进行自我评价,并形成了内容相对丰富的自评报告,但自评人员的参与面较窄,自评报告的"迎评化"色彩较浓,大多数教师和校长亦缺乏相应的评价知识和技能;外部评价组的专业性和投入度有力地保障了外评的效果,但也存在着评价时间较短、评价过程过于紧凑、评价队伍的构成不够多元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学校组织变革的绩效评价,是事关学校组织变革能否可持续、常态化和自主地开展的关键。本文从学校组织变革的目标、学校的“有效输出”两个方面阐述了学校组织变革的绩效,认为绩效评价的主要内容为发展性评价和评价性评价,其主要方法包括档案袋评价法、真实性评价法、增值评价法、指标评价法等,并对研究不够深入、评价标准笼统、评价方法薄弱三个方面进行了讨论,提出了相应对策,如,评价性评价委托外部评价者组织实施,发展性评价由学校自己组织;评价标准要注重一般性要求,要考虑学校间的差异,更要具有导向性和可操作性;建立发展性评价和评价性评价有机结合的评价机制,通过“实践-反思-完善-再实践-再反思-再完善”的途径优化指标体系,等等。  相似文献   

7.
增值评价:一种绿色升学率理念下的学校评价模式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增值评价以学校教育活动对学生预期成绩的增值为教育评价标准,用来判定学校对学生发展的影响,是一种绿色升学率理念下的发展性学校评价模式。与传统的学校评价模式相比,这种评价模式具有综合考察学生发展影响、强调发展性评价标准、重视起点关注过程、促进学校改进等特点,对推进我国教育的均衡发展、促进学校特色发展、实现教育教学公平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实证研究得出的一系列结论进一步证实了增值评价应该作为学校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家长和社会要重视运用增值评价的结果来客观分析和评价学校的作用和效能,使增值评价在促进学生和学校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学校评价改革是当前中小学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随着学生评价改革和教师评价改革的实施,学校评价改革也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有效的学校评价会促进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改革向纵深推进,不当的学校评价不仅无法促进学生评价与教师评价改革,相反可能会在不同程度上导致学生评价与教师评价改革的倒退,进而影响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程。新课程背景下学校评价改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发展性学校评价基本理念的确立学校评价一直以来都是教育行政部门为了更好地对学校实施统一管理而开展的以督导为特征的…  相似文献   

9.
发展性教育评价思想,是80年代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关于教育评价的理念。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对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需要和学校需要的融合,对于促进教师的心态与学校氛围的融合,促进教师现实表现与未来发展的融合等都具有十分重妻的意义。本文结合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教师发展性评价的现状和作者实际工作体会,提出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构建发展性教师评价体系的操作性思考。  相似文献   

10.
基于对发展、发展性、学校发展、评价、学校评价等基本概念的辨析,发展性学校评价可以界定为:在学校发展的整个过程中进行的,以学校发展的基础为评价起点,以学校的发展为评价内容,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相结合,旨在促进学校不断发展的评价活动。  相似文献   

11.
近三年,根据我校的教师发展性评价实施方案,每学年学校都组织各相关职能部门对全校教师进行全面、公平、公正、细致的评价。在评价过程中,我们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以教师为本”的发展性评价理念。以教师自我评价为主,坚持评价主体多元化,形成学校、学生、家长、同事共同参与的评价体系。从评价的结果和效果看,实施教师发展性评价,大大促进了我校教师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有力地促进了我校教师的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专业性组织,学校的专业性是影响其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通过对发展性学校评价提升学校教学、管理专业性的路径进行分析,提出发展性学校评价应建立合作组织以展开评价活动,活动过程分为综合分析、反馈形成、发展提高三个阶段;在评价实施过程中,评价者应注意学校管理者态度、相关资源支持度、评价对象反思能力等对评价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曹飞 《教育导刊》2009,(12):11-13
中国教育学会基础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第一次专题研讨会以“发展性学校评价”为主题,研讨了当前学校评价理论和实践中的若干问题,交流了以北京、上海和江苏为代表的三种评价模式。研讨的问题本质上涉及三个基本概念:“发展性学校评价”、“发展性学校评价的结构”和“学校自我评价”。而重视学校自我评价是理论研究和三种评价模式的共同关注点。  相似文献   

14.
发展性学校评价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我国教育评价领域里越来越受到认同并产生广泛影响的评价思想,发展性、主体性、个性化、过程性、反馈性和理解性是其基本理念。而学校发展性督导评估是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正在研究和实施的一种新型学校评价模式,其核心是通过政府督导方式的变革,促进学校内涵式、可持续、个性化的自主发展。透过学校发展性督导评估的运行机制,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发展性学校评价思想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5.
从学校教育的社会功能、工作宗旨、发展基础、育人目标、社会意识、评价方式、师生关系、人环境、教育策略、发展条件等十个方面,提出了优质学校教育应该具备的服务意识、以人为本、学习型学校、发展个性、开放办学、发展性评价、师生合作、校园化、辨证施教、研究性教育等十大现代特征,并且分别从概念内涵、问题提出的背景及实现途径等三个方面出发,初步探讨了创建优质学校教育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学校是课程实施的基本单位,建立发展性学校评价观是新课程成功实施的关键所在。本文试从新课程视野的角度对发展性学校评价观的原则、特点、功能进行探析,以期对学校评价工作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7.
发展性学校评价是在学校发展的整个过程中进行的,以学校发展的基础为评价起点,以学校的发展为评价内容,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相结合,旨在促进学校不断发展的评价活动.包含学校绩效的提高、能力的成长和良好学校文化的形成的学校发展是发展性学校评价的主要内容,而发展性学校评价的顺利实施则需要有效结合内外部评价,综合运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来进行.  相似文献   

18.
发展性学校评价作为一种新的评价理念和实践,具有自主发展性、动态建设性、评价的针对性和超规范性等特点。在具体开展发展性学校评价时应着重把握好学校自评与教育督导的关系;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关系;“同一性”与“差异性”的关系;规范性评价与超规范性评价的关系;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阐述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它在高等学校运用的可行性,认为它对青年教师成长、纯化学术道德,以及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需要和学校需要的融合,促进教师的心态与学校氛围的融合,促进教师现实表现与未来发展的融合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并尝试构建了高等学校发展性教师评价体系,然后结合具体的评价者探讨了高等学校发展性教师评价体系的实施。  相似文献   

20.
当前.在关于教育改革和学校发展领域的研究中.发展性学校评价已经成为新的重点和热点之一。在我国,实施发展性学校评价顺应了学校变革和评价变革的国际趋势,能有效纠正我国中小学校评价中存在的偏差。同时.我国当前的教育改革也为发展性学校评价的实施提供了机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