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对网球运动成败归因的科学研究不仅为丰富运动训练学、运动心理学理论提供实证依据,对网球运动训练的科学化也具有借鉴意义。采用质性研究法以男子网球运动员在大赛后的访谈材料为研究对象,对当前优秀男子网球运动员竞赛成败归因进行详细的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优秀男子网球运动员的成败基本归因是一致的。从自由节点和相应的总参考点数来看,国内、外优秀男子网球运动员对于失败归因不同。从相应节点比例来看,成功时,国外运动员的归因更加细致和多元化,而失败时,国内男子网球运动员的归因更多。  相似文献   

2.
归因研究成为目前运动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从归因理论入手,综述了运动中归因研究的现状,分析了影响运动员归因的各个因素以及归因对运动员后继行为产生的影响,为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刘勇 《体育世界》2010,(7):56-57
本文通过对归因理论及归因三个维度对情绪影响的的进一步理解、分析,从而从三个方面:确定归因训练的目标;采用有效地归因训练方法;积极正确归因着手切入分析归因训练在运动领域的运用。  相似文献   

4.
以韦纳"成就归因四因素论"为理论依据,运用问卷调查、文献调查等方法,对大连市中学生体育学习状况进行分析研究.得出中学生体育学习成败归因的原因结构不尽一致等结论,旨在为中学学校体育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体育运动中归因研究的发展及现状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对归因理论来源发展、归因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在体育运动中研究现状进行了文献综述 ,分析了归因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 ,目前已被国内外学者大加关注 ,从理论和实践方面作出大量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文中列举了有代表性的研究结果。指出国内运动归因研究多偏重竞技体育 ;在大众体育中的研究比较薄弱 ,应该扩大运动归因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6.
高师体育系学生考试归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归因理论为依据,探讨了高师体育系学生对考试结果的归因、期望和情感反应的特点。结果发现:(1)学生对考试成败有不同的原因认知;(2)失败后的期望显著地高于成功情境,且极显著地认为失败结果能改变;(3)成功后主要产生感激、自豪、欣慰的体验,失败后主要产生内疚、惋惜的情感反应;成功后的情感反应更强烈;(4)体育系学生的成败归因不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7.
归因训练研究的理论综述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6  
王斌  马红宇 《体育科学》2000,20(3):79-82
归因训练成上前归因研究的重要领域。作者对归因训练的指导原则、研究历程和发民菜方向等做了较为系统和深入的分析评述,针对归因训练的理论发展提出了以下理论构想;在模式;探索新的归因训练方法;结合归因效果论开展研究;检验归因训练效果的保持和迁移性。  相似文献   

8.
归因理论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冯海 《体育学刊》2001,8(2):49-50
在教学中运用归因理论,从学生自我掌握技能的成败因素以及该理论对教师要求两方面,论述了这两相互独立、相互交织的关系,同时强调师生均要善于自我归因,以便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及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实验性的将归因训练引入到体院排球教学中,针对学生个性特点、归因水平,运用相关的归因理论,通过恰当、系统的归因训练来调整和优化学生的归因模式,使大学生的成败归因方式发生了积极性的变化:成功归因于内部稳定的因素能力、努力;失败归因于内部可控的因素努力、方法策略。最终,大学生体育学习中存在的学习动机不正确、学习习惯不良、恐惧、信心不足、焦虑、担心、困惑等学习心理障碍得到了缓解。归因训练后大学生体育学习自我效能、学业成绩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分析体育领域中归因训练理论的研究现状,结果表明国内体育锻炼的归因训练对象主要集中于大学生、中学生或运动员,焦点几乎集中在学生学习成败的自我归因上。今后的研究应将归因训练理论与体育锻炼项目的特征有机结合,构建适合中国实际的归因训练模式。  相似文献   

11.
女篮运动员比赛中效能期望,归因和情感反应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归因维度和效能期望量表问卷对女子篮球运动员比赛中效能期望、归因和情感反应进行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效能期望影响着女篮运动员比赛中的归因和情感反应;女篮运动员倾向于把比赛结果归于个人可控制的、不稳定的和内部原因;归因能预测比赛后的情感反应,但并非所有归因维度都与比赛后的情感反应是显相关;比赛成败结果是影响女篮运动员归因和情感反应的重要因素;比赛的效能期望、归因方式和情感反应均存在着显的主力与非  相似文献   

12.
《体育师友》2018,(2):3-4
归因训练是目前归因研究的重要领域,通过归因训练能够使参加体育课学习的高等学校学生将其成败归因、情感、期望水平和心境等向积极方向转化,继而提高学生的坚持性、成就动机等。  相似文献   

13.
梁平 《体育世界》2010,(4):36-37
自归因理论提出以来,显示了其巨大的生命力。笔者对归因理论的来源及发展,归因理论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体育运动领域中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文献综述。对现阶段体育运动领域中归因研究现状做一个简单回顾并展望对未来运动归因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运用访问调查、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比赛成败自我归因与教练员归因特点进行研究,并比较了两者成败归因的一致性.结果表明,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比赛成功后觉察到的主要原因是努力、身心状态、他人帮助和能力;比赛失败后觉察到的主要原因是身心状态、任务难度、能力和努力.运动员对比赛的归因与教练员对比赛的归因并不完全一致,对于比赛成功的归因,在他人帮助、身心状态和能力上教练员显著性的高于运动员;对于比赛失败的归因,在任务难度上教练员也显著性的高于运动员.  相似文献   

15.
普通高校健美操选修课中实施归因训练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健美操选修课教学为切入点,以学生考试为成败情境的体验,编制<普通高校健美操选修课归因调查问卷>,对山东师范大学2007级健美操选修班施测,并以归因训练为干预手段,对健美操选修班的学生进行了归因训练教学干预实验.结论:(1)在普通高校健美操选修课中实施归因训练可以使学生的成败归因向积极的方向转化;(2)通过归因训练,可以使学生追求成功的动机显著增强;(3)归因训练有助于提高健美操学习成绩,使学生有意识、系统地在大脑中加快动作概念的建立,加速动作技能的形成与巩固,而且还可以提高完成动作的质量和水平,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采用体育成就情景(成功与失败)对因果归因知觉进行跨文化研究。在连续的三个比较研究中,中德受试者之间始终存在差异。中国两组受试者(体院学生与高中生)在成功与失败两种条件下均倾向子把导致结果的原因觉察为更为内部、不稳定与可控制。这种在中国受试者身上表现出来的归因理论设计维度与主观维度的不一致,作者从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两方面因素进行了讨论与分析。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运动技术学习中影响学生的归因的因素以及归因对学生的情感、期望和意向的影响作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学生的归因受学习结果、成绩等级和性别的影响,归因对学生的情感、期望和意向有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曹晖  曹国民 《精武》2012,(2):7-8
归因,不仅因为其较完善的理论在社会心理学占重要地位,更因为在实验操作中取得了巨大成功而十分盛行,但由此也引起一些不顾及个体差异而简单地进行归因指导的现象,没有获得预期的作用。本文便从个体特质的自尊因素与运动归因的关系进行探讨,发现不同自尊水平者具有各自的运动归因特点。由此建议在运动训练中进行归因指导,必须以运动员的个体特质为依据。  相似文献   

19.
运动焦虑水平与成败归因倾向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员焦虑水平的变化在运动比赛中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运动焦虑水平与成败归因倾向,直接涉及运动员情绪变化对归因的影响。结果表明,运动焦虑水平对归因有着直接的指导作用,不同焦虑水平的运动员对于成功或失败的结果有着不同的归因倾向。这些不同的归因倾向有着与运动焦虑水平相关联的激励后效。  相似文献   

20.
运动归因研究的过去、现在及未来(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运动归因研究的四个理论来源、运动归因的研究领域、运动归因本质的研究,运动归因研究的方法学问题进行了文献综述,并进行了运动归因研究的未来发展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