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海水淡化装置是船舶上重要的设备,是船舶设备正常运行和船上人员日常生活的基本保障,其性能好坏直接影响船舶的营运情况。在分析船舶余热和现有海水淡化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船舶烟气余热、冷却水余热作为海水淡化装置热源进行海水淡化新型装置设计的新思路,为船舶能量利用及海水淡化装置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提高太阳能利用效率和太阳能辅助空气源热泵供热系统的性能,提出了一种新型太阳能空气源热泵供热系统,并研究了该供热系统的性能和特性.基于自行设计的10kW空气源热泵,建立了供热系统的数学模型,通过模拟得出了不同环境温度和出水温度下供热系统的运行特性和性能规律.结果表明:基于新型太阳能辅助空气源热泵供热系统,热泵的性能得到较大的提高.当环境温度为7℃时,空气源热泵的COP最大可增加26%.这为进一步研究新型太阳能辅助空气源热泵供热系统在供暖季节的性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殷浩 《职业技术》2010,(5):78-79
前言 地源热泵技术是利用大地作为低位热源,通常是利用地球表面浅层水源如地下水、河流、湖泊中吸收的太阳能和地热能,并应用热泵原理,对建筑物进行冬季供暖、夏季制冷。  相似文献   

4.
太阳能供热采暖系统是指将太阳能转换成热能,供给建筑物冬季采暖和全年其他用热的系统。本研究提出了太阳能-空气源复合热源热泵系统,采用辅助加热炉为辅助热源和采用辅助热泵为辅助热源,系统由集热模块、控制模块、采暖模块组成,采用防过热选择性吸收涂层的集热器和防过热旁路散热器,解决了系统过热问题;同时对空气源热泵、辅助加热设备与太阳能集热器结合系统的运行性能进行了研究,优化了系统运行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5.
核电厂的温排水直接排放于环境,不仅大量的余热得不到有效利用,还会引起局部的热污染。鉴于此,在国内外温排水余热利用的参考基础上,提出温排水的余热综合利用模式,主要包括余热养殖、工业及居所供暖、温室大棚供热和海水淡化等模块。文中引入了引水量、散热量等计算模型,对于温排水的有效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地热供暖应用的现状,介绍了一种全新的地热、高温水源热泵的供暖方案。在比较了各种常规的供暖模式的经济及环保效益的同时,为低温地热水、地热尾水及其它各种温度在30~60℃之间的中低品位余热水资源提供了一种高效、合理的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7.
《大连大学学报》2020,(3):24-27
太阳能供暖和空气源热泵是两项重要的节能技术,但是由于其自身的缺陷,两者单独应用无法很好的满足供暖需求,因此,两者联合运行是目前的主要研究内容。本文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在太阳能热泵联合供暖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介绍太阳能热泵系统的一般原理以及直接膨胀式和间接膨胀式两大类太阳能热泵供暖系统的研究情况。在此基础上对联合供暖系统的研究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8.
开发了一套与科研教学相结合的太阳能热泵供暖平台。平台由太阳能平板集热器、变频器、压缩机、水箱、电子膨胀阀、检测系统以及DSP控制系统构成。太阳能作为平台的低温热源,通过热泵转化成高温热源,在此过程中检测工质和环境温度,流量、压力以及太阳能辐照强度,依据检测量通过DSP控制过热度与压缩机功率。实验平台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为学生提供热力系数测定与控制理论实验的同时,既夯实了学生的理论基础,又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9.
太阳能热泵系统综合实验台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热能动力工程专业和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实验教学和科研的需要,设计开发了一套太阳能热泵系统综合实验平台。平台主要由变频压缩机、太阳能集热器、风冷换热器、蓄热水箱、电子膨胀阀、热工检测及控制系统等组成。实验系统综合利用太阳能和空气中的热量作为低温热源,通过控制四通换向阀和电磁阀,它可以实现供热模式和制冷模式的转换。平台采用了温度、压力、流量、太阳辐射强度等热物理参数实时监控的PLC监控系统方案,能够实现系统工况参数的自动检测、监控与存储,从而实现对被控量的智能控制。平台合理地将太阳能热泵系统所涉及的工质流量测试、集热器热力性能测定和系统热力系数测定等实验内容融合,同时还可以开出一系列综合性、研究性实验内容,形成实验教学与科研项目的互动平台,满足专业教学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热泵热水器是一种新型的供热设备,是一种可替代锅炉的供暖设备和热水装置。它通过制冷剂温差吸热和压缩机压缩制热后,与水换热,从而提高了热效率并且能较充分利用能源。热泵热水器必须拥有完善而可靠的控制系统。热泵热水器的控制系统由触摸屏与PLC构成。根据对热泵热水器工作原理、系统控制要求及硬件环境设计了触摸屏界面及PLC控制程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