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传统法学教学方法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法学是应用性学科,注重法律思维、法律语言、法律伦理、法学知识、法律信仰及实务能力的养成。法学教育是法律职业教育,没有法律职业教育便没有法律职业,法学教育培养和提升了法律职业素养,法律职业决定着法律教育的发展方向。法学教育培养目标和模式要求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手段或方法,案例教学法在上述法律能力或构成要素的养成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高质量的法学教育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和法律全球化的国际背景所提出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国内背景的当务之急。当代中国法学高等教育应以培养高素质法律通才为目标,在知识、法律思维、实践技能和法律信仰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  相似文献   

3.
民族院校是我国专门为民族地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而设立,各民族院校普遍设有法律专业。法学是应用性很强的综合学科,案例教学法是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水平应用型法律人才的重要途径。刑法学在法学科目中的应用性首屈一指,它在整个法学教育中起着前提、基础、范例的作用,关系着学生学习法律的兴趣和热情,民族院校的学生状况有其特殊性,有必要对案例教学法在民族院校的刑法学教学实践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模式的转换与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智晔 《情报科学》2007,25(7):998-1001
目前我国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是不健全的,大部分高校只侧重于对学生的信息知识和技能培养,并不注重大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工作和实践的能力培养。本研究试图从信息社会对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基本要求出发,来探寻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基本结构,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三层次四年一贯制”培养模式,并对不同层次所对应的信息能力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与概括。  相似文献   

5.
城市轨道交通类专业对实践技能要求高,学生在校学习侧重于理论知识,实践教学受到实训设备和使用环境的限制,效果不是很理想。基于此,文章从企业订单班培养模式、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和“1+X”证书培养模式等方面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类专业人才培养现状,探讨了高职教育校企协同育人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学校与企业协作,共同培养应用技术人才的模式,以期解决学生实践技能匮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我国现行的法学教育模式轻视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而注重向学生传授法学原理和法律知识,因此对我国现行的法学教育模式必须进行改革。在研究我国现行法学教育模式的缺陷及学生职业能力培养采用实践教学的可行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法学实践教学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李超 《科教文汇》2010,(32):35-36
法学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应用科学.法学课程内容体系包括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大模块.理论知识是培养开展法律实务能力的基础和前提,实践教学的设计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与创新,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因此,在法学课程教学中,既要运用讲授法将理论知识部分讲解得清楚透彻,也要用案例教学法等进行能力训练,注重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开展法律实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法学教学法要经过理论--实践--理论这样一个过程,即从理论中来,到实践中去,到理论中升华,再到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8.
实践性法律教学与法学教育目标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高校法律的教学"重理论轻实践"的状况依然没有得到改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法学专业学生就业的难度。因此,我们要对法学的教育目标进行反思,分析法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使法学教学与学生学习实践化、学生职业化相结合,确立实践性法学教学的重要地位。我国法学教育应当培养具有法律知识,并且有较强的实践能力的法律职业者为目标。在这个目标的指导下,提出实践性法律教学应当成为法学本科教学的主要内容和手段。  相似文献   

9.
当今社会尤其需要大批既精通专业知识,又熟悉相关法律制度的复合型人才,因此,法学便成为了经济学和管理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但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不同于法律专业学生,因此在法学教学方法上应该有所调整。加上法律学习本身涉及很多条文法规,单纯讲解只会造成课堂气氛沉闷。如何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激励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学习呢?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结合苏格拉底式教学法,提出法学课堂教学上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0.
试谈苏格拉底式教学法在法学课堂上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今社会尤其需要大批既精通专业知识,又熟悉相关法律制度的复合型人才,因此,法学便成为了经济学和管理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但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不同于法律专业学生,因此在法学教学方法上应该有所调整。加上法律学习本身涉及很多条文法规,单纯讲解只会造成课堂气氛沉闷。如何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激励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学习呢?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结合苏格拉底式教学法,提出法学课堂教学上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1.
王哲 《科技风》2015,(2):251
随着社会的不断的进步,各个企业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这个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学生必须具有较强的实践技能。这门课程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具备信息管理学、管理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等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组织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针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学生的就业创造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2.
微观经济学是经管类本科生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经济学入门课程,其课堂教学效果如何对于学生专业技能培养至关重要。当前微观经济学传统讲授教学模式偏重知识灌输,忽视经济学思维的提炼和展现,学生缺乏思维训练,师生互动少,总体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应当以经济学思维方式提炼为支点,思维展现为重点,思维内化为目标,立足微观经济学学科特性,推进教学模式创新,着力将经济学思维方式"内化"于学生思维结构之中,提升学生专业素养。  相似文献   

13.
邓路遥 《大众科技》2010,(5):169-171
诊所式律师实训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科学的教育方法。它打破了以教为本的传统教学理念,对法学教育的培养目标、价值设计、课程构建、教学模式等进行了全面反思和全新的定位。其价值不囿于传授了某种法律知识或培养了某种技能,而在于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潜能,职业意识,培养了一种终生受益的学习方法。实践证明它可以弥补传统法学教育的不足,拉近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距离,使法学教育更完善,更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法律教学模式的选择是法学教育的一个核心问题.关系着法学教育的目标定位.反映社会对法律人才的培养所提出的要求,开展此类问题的研究对于深化我国法学教学改革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新课改背景下应用型本科商科人才培养的现状和问题,采用调研分析方法对上海商学院商务经济学人才培养创新与实践进行调查分析。调研发现上海商学院对商务经济学专业人才创新与实践方面的培养取得了一些成效,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在对上海商学院商务经济学专业176名参与调查的学生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商务经济学人才培养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对策,即从学生层面、教师层面以及学校层面入手,落实创新应用型本科商科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以适应时代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16.
彭凤莲  苏旭 《科教文汇》2008,(4):124-124,139
法学教育具有教育和法学的双重属性,司法职业则以法律实施和应用为特征。两者在活动性质、侧重的内容、包容的范围、主体等方面多有不同,但两者具备共同的法治理念、知识背号、基础能力和目标。在法学本科阶段处理好法学教育与司法职业的关系上,要做到:对能力和技巧的有限重视,对职业道德的现实关怀,对意志、动机、兴趣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建立法学教育与司法考试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7.
作为核心课程的法理学在法学本科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目前法理学本科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认识上的偏差、师资力量缺乏与教材建设落后.只有提高对法理学作用的认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优化教学方式、推进教材建设,才能适应法学知识创新与法学教育创新的时代要求,为培养法律人才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翁英英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3):138-138,139
实践教学作为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智能、技能的重要手段,其作用至关重要。在介绍实践教学内涵、管理经济学性质与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结合管理经济学的特点,分析了管理经济学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着重阐述了管理经济学实施实践教学的方法和手段:理论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理论与企业模拟实验相结合、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教学等。  相似文献   

19.
陈梅 《科技创业月刊》2021,34(2):140-142
法学专业创新创业有着不同于其他专业的特点与要求,除法律基础理论知识外,更重要的是需培养学生法律实践能力."双师型"法学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探讨当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的问题,提出加强法学"双师型"教学队伍建设建议,优化"双师型"教师考评机制.  相似文献   

20.
周君华  于军 《内江科技》2013,34(1):67-68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专家咨询和问卷调查等方法,从学科发展、社会需求和学生个体发展三方面入手,揭示了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学科发展与社会需求,构建了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教学改革与发展及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