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小学生语文学习中良好习惯是在长期的养成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养成认真写字、爱预习、使用工具书、朗读、背诵、记日记的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3.
在新课标改革环境下,中学语文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以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需要加强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本文就目前学生语文学习习惯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强化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措施,以便确保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4.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一生受用。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笔者从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小学生应该养成的良好语文学习习惯,主要包括预习、复习、听讲、参与课堂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教育的核心是育人,其最终目的是把孩子们培养成拥有健康人格,能实现自我价值的人。在小学生的眼里,老师是除了父母,陪伴他们时间最长的人,也是他们最为亲近的人。孩子对于老师的依赖不亚于父母。班主任要把每一名学生都看成真正的人,尊重其人格,知道其需要,引导其发展,充分发掘孩子身上的种种潜能,培养他们的种种良好习惯,使他们养成快乐向上的健康心理,为孩子们的幸福人生奠基。培养学生一个好习惯,也许就可以让学生受益终身,这正是老师能给学生的最好的礼物。  相似文献   

6.
习惯是人在生活中形成的固定的、自动化的行为总和。人的日常行为常常受到习惯的支配,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在学习上的若干习惯中,良好的听说习惯是首要的,是值得深入探究的。  相似文献   

7.
习惯是人在生活中形成的固定的、自动化的行为总和.人的日常行为常常受到习惯的支配,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在学习上的若干习惯中,良好的听说习惯是首要的,是值得深入探究的.  相似文献   

8.
低年级学生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的课堂,许多行为习惯都不正确,不会听,不知道如何控制自己专心听,这些都影响了他们听课的效率,阻碍了知识的获取。小学低年级阶段恰恰是养成个人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如果在这个时期对低年级学生进行正确倾听习惯的"养成的教育"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低年级学生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的课堂,许多行为习惯都不正确,不会听,不知道如何控制自己专心听,这些都影响了他们听课的效率,阻碍了知识的获取。小学低年级阶段恰恰是养成个人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如果在这个时期对低年级学生进行正确倾听习惯的“养成的教育”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小学阶段是一个人日常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期,因此,学校德育工作的中心内容便是养成教育,这也是一个学校形成良好学风与校风的关键内容。学生在参与其他活动与日常生活或者是学习时,拥有良好的日常习惯便是前提条件,所以教师要注重对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但是就农村地区的小学生来讲,由于其生活环境以及教育条件的限制,农村地区的小学教育对于养成教育往往是持忽视的态度。本文便结合农村地区小学生生活学习的实际情况,探讨如何加强农村小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相似文献   

11.
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保证,家庭、学校和社会要紧密结合,达成共识,齐抓共管,加强小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  相似文献   

12.
中国是一个具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礼仪之邦。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无论是工作、学习、交际、娱乐,我们都在提倡讲文明,讲礼仪。"礼仪"一词可以说妇孺皆知。本文针对如何加强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礼仪养成教育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3.
"养成教育"是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方法 ,需要学校和家庭共同参与,然而二者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却存在严重脱节。学校应发挥自身在实施"养成教育"过程中的作用,在加强教师对"养成教育"内涵的理解、做好细致的设计方案和管理制度的前提下,通过课程育人、管理育人、文化育人、评价育人等途径,培养小学生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14.
教育家陈鹤琴曾说过:“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人的习惯有多种,主要有学习习惯、劳动习惯、做人习惯、卫生习惯、饮食习惯、阅读习惯、文明礼貌习惯等等。要培养一个人的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必须从培养行为规范做起。为此,学校大胆实践,积极探索,根据《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结合学生实际,细化内容...  相似文献   

15.
所谓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仅包括学习习惯,还包括语言习惯、思维习惯及道德品质等等,而这些习惯是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对学生文化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加强孩子的道德培养,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加强对养成教育的培训。结合教学工作经验,就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的培养进行了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6.
在农村少年儿童中,普遍存在一些不良学习习惯,如作业马虎,拖拉.上课开小差等.而且农村家长的素质普遍不够高,对孩子的学习不够重视,没有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如果任其发展,必然影响学生日后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7.
劳动教育是"五育"之一,习惯养成教育是小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所以特殊学校更应从加强劳动习惯养成教育着手,促进听障小学生自我服务能力明显加强.基于此,本文阐述了特殊学校听障小学生劳动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提出了具体的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18.
在农村少年儿童中,普遍存在一些不良学习习惯,如作业马虎,拖拉.上课开小差等.而且农村家长的素质普遍不够高,对孩子的学习不够重视,没有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如果任其发展,必然影响学生日后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理念明确提出:“要初步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关心集体,认真负责、诚实、勤俭、勇敢、正直、合群、活泼、向上等良好品质和个性品质,养成讲文明、讲礼貌、守纪律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它从行为训练人手,综合多种教育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知、情、意、行,最终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调查中,我们发现农村小学生在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及家庭习惯等方面存在许多偏差,只有加强养成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习惯,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促进其终身发展.培根曾经说过:“习惯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所以,教师必须抓住时机,循循善诱,使孩子们真正做到“好习惯,早养成,益终身”.那么,作为教师,该怎样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成功人士之所以成功,除去天分和自身的努力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们都具有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习惯。如果离开了这些良好的习惯,任凭他们天分再高、个人再努力,终究会"泯然众人矣"。也就是说,一个人只有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才能成为一个成功的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教师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