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逋(967—1028),字君复,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他一生过着隐逸生活,不仕不娶,结庐西湖之孤山,二十年足不及城市,日以种梅养鹤为乐事,因而有“梅妻鹤子”之称、后人称之“和靖先生”。喜为诗,长于五七言律,其诗风格淡远,尤以咏梅诗著称。《梅花》与《山园小梅》就是他的两首七言咏梅名作。诗如下: 一、梅花 二、山园小梅 吟怀长恨负芳时,为见梅花辄咏诗。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雪后园林才半树,水边篱落忽横枝。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人怜红艳多应俗,天与清香似有私。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相似文献   

2.
咏梅话意象     
意象是经过诗人选择并融入了主观情感的客观事物。林逋生前隐居在西湖孤山,死后被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他独爱梅花和白鹤,因而又有"梅妻鹤子"之说。他的《山园小梅》妙在摆  相似文献   

3.
梅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自古以来,多少文人墨客不惜笔墨写下了大量咏梅的诗篇。有一首相当著名,那就是北宋诗人林逋的《山园小梅》。尤其是诗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更被誉为咏梅之绝唱。梅花象征坚忍不拔、不屈不挠、奋勇当先、  相似文献   

4.
考证林逋《山园小梅》,可明确林逋所写“山园”的清寂幽绝,所写“小梅”乃一棵孤株白梅,立在林逋隐园清浅天然的开阔溪流处,枝桠尚小,疏花初放,清幽淡远。  相似文献   

5.
林逋是宋初晚唐体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高尚隐逸情操备受后世景仰。这种思想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方面,就是他接受了东晋“隐逸诗人之宗”陶渊明的影响。陶渊明崇尚自然,不爱官场、富贵,安贫乐道的思想,为林逋所继承,并成为其后来长期隐居孤山的精神支柱;同时林逋种梅、饮酒、抚琴等情趣,也明显受到了陶渊明隐逸时生活情趣的影响;在诗歌创作上,林逋也吸收了陶渊明创作手法,形成了“平淡邃美”的风格。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林逋的《山园小梅》为个案,通过文本细读的方式,从感觉到知觉,从错觉到幻觉,从直觉到统觉,层层深入,分析诗中的艺术知觉。  相似文献   

7.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是我国东晋末年的著名诗人,因为他在诗中多歌咏隐逸,描写田园,所以被称为“隐逸诗人”或“田园诗人”。陶渊明的诗在艺术上具有独特的风格,恬淡自然而又富于真情实感。其中《饮酒》之五,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艺术上都称得上是他的代表作。诗的原文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相似文献   

8.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这是林逋写的一首咏梅诗,诗的题名又叫做《山园小梅》。林逋(公元九六七年——○二八年),字君复,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是宋代初年的著名人士。他为人清高,  相似文献   

9.
我们熟知北宋诗人林逋的《山园小梅》中的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其实这两句是借鉴了五代南唐江为的诗句:“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唐朝王勃《滕王阁序》中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其实是借鉴了庾信的名句“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青旗一色”。元代王实甫《西厢记》中有一支曲子:“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相似文献   

10.
沈婧 《新读写》2014,(3):10-11
自古关于梅花的诗句、典故数不胜数。“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作者陆凯借梅花比喻他和范晔之间的真挚友谊,并以此寄语范哗美好将来。“梅妻鹤子”的主人翁林逋则隐居孤山,以梅做妻,写下了不少咏梅诗词,《山园小梅》中的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就是梅花的剪影写照。  相似文献   

11.
论林逋之隐     
林逋的人格以传统儒家文化为底色,体现了儒家精神的真谛,他对儒家文化的践行正是通过隐逸来完成的。林逋的隐是真正的生命、心灵之隐,那份豁达和逸致超然不凡、与众不同。在林逋眼里,文学作品不具有政治的严肃性.而是个体生命意识的承载,从其隐逸诗中可以感受到林逋恬淡旷远的襟怀和惬意潇洒的生存状态。林逋在独处和思考中安于孤独、品味孤独、静享孤独,生命追求和思想层次都提升到了较高境界。  相似文献   

12.
论林逋之隐     
林逋的人格以传统儒家文化为底色,体现了儒家精神的真谛,他对儒家文化的践行正是通过隐逸来完成的。林逋的隐是真正的生命、心灵之隐,那份豁达和逸致超然不凡、与众不同。在林逋眼里,文学作品不具有政治的严肃性.而是个体生命意识的承载,从其隐逸诗中可以感受到林逋恬淡旷远的襟怀和惬意潇洒的生存状态。林逋在独处和思考中安于孤独、品味孤独、静享孤独,生命追求和思想层次都提升到了较高境界。  相似文献   

13.
陶渊明并非“在主体上是属于无倾向的诗人”,“应属于非倾向诗人之列”,他的作品与行藏出处无不证明:他不仅是个有倾向的诗人,而且是个倾向相当鲜明的作家。尽管陶渊明有隐逸思想,但他却不是对人生十分空漠、高逸放浪的“隐逸诗人”,更不是如钟嵘在《诗品》中所称的“古今隐逸诗人之宗”,而是关心时政、注目现实的伟大诗  相似文献   

14.
林逋《山园小梅》“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之句。以“霜禽偷眼”、“粉蝶断魂”来表现梅花景之美、香之幽。让人不禁心驰神往,拍案叫好。这便是侧面烘托的妙处。侧面烘托是文学创作中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能状难写之景,写不尽之意。既可以弥补正面描写的不足,又给读者以无限的想象空间。  相似文献   

15.
论陶渊明思想性格的矛盾性曹丽环陶渊明是我国古代的伟大诗人,他的诗对我国后代诗人影响很大。一提起陶渊明,人们就会把他和“隐逸”“淡泊”“脱略世故”等联系在一起,钟嵘《诗品》说他是“古今隐逸诗人之宗”,历代陶诗论者大多也认为了是“闲适的”“浑身静穆”的田...  相似文献   

16.
在《饮酒》(其五)中,陶渊明将情、思、理巧妙地结合起来,通过诗中的反差、矛盾,直接抒发心远之情;同时,诗人情动于中,在意脉转折中融入南山之景,借客观之景抒主观之情,其隐逸之坚定、心远之情感、悠然之境界自然呈现出来。从这首诗中亦可窥见诗人融合儒、释、道三家的思想,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隐逸思想。在情思结合的基础上,诗人还将其升华到哲理的层面,探讨了“言”“意”之关系,展现了追求自由本真状态之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17.
<正>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林逋在《山园小梅》中写到“疏影横斜水清浅”。他热爱遵循自然原貌的梅花枝干:或横直或欹斜,展现梅花最美的一面。现实中也有些人对于梅花枝干以曲、斜、疏为美,这又促使许多卖花木商人曲意逢迎,对梅花枝干刻意扭曲、修剪,靠“摧残”梅的枝干来赚钱。此现象,引发你怎样的联想、思考与感悟?  相似文献   

18.
试论初唐诗人王绩的隐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绩是隋唐之际的著名诗人,他一生中大部分时间是在隐居,所作诗文也大都反映他隐逸的生活和思想感情,所以在当时和后世人心目中他都是一位不折不扣的隐士。如新、旧《唐书》将他列入《隐逸传》,《四友斋丛说》称他为“唐时隐逸诗人第一”。 综观王绩生平事迹和创作,极易使人联想到被钟嵘称为“隐逸诗人之宗”的东晋诗人陶渊明,这不仅是因为王绩在诗文中屡屡提到陶渊明,还因为二人确有不少相似之处。 譬如他们都有足以自矜的显贵的家世,自幼都有成就一番事业的幻想,陶渊明是“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 (《拟古》)、“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杂诗》),王绩也是“弱龄慕奇调,无事不兼修。望气登重阁,占星上小楼。明经思待诏,学剑觅  相似文献   

19.
《归去来兮辞》(下面简称《归》)是我国古代“隐逸诗人之宗”陶渊明的传世名篇,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曾对这篇作品评价甚高:“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读此诗,扑面而来的是一缕中国古代圣洁、飘逸、浪漫、悠游的隐士遗风,让我们寻根到一种恬淡的隐士文化。  相似文献   

20.
诗意地栖居     
“人类诗意地栖居在这个星球上。”荷尔德林曾这样格调高雅地描述我们的生活。然而,生活在这座喧嚣而慵倦的小城里,时代的步伐和城市的节奏让我们越来越感觉到呼吸异常浑浊,脚步格外疲惫,心情莫名浮躁,生活中那种朝气蓬勃、生机盎然的绿意渐行渐远。我们不禁时常感叹:我们的家园还有诗意吗?于是那记忆里一泓叮咚的甘泉流水、一缕袅绕的炊烟清风、一声婉转的鸟啼蝉鸣、一个温馨的绿色家园,便成了我们内心深处最奢侈的呼唤和深情的期待。昔日,宋朝诗人林逋的《山园小梅》,很是为其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所蕴涵的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