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丁涛 《新闻窗》2006,(4):31-32
电视创作是“形象、理念、感情”三者的统一。电视的特点决定它主要是以画面语言即用“形象”说话的,但说什么话,对谁说,以什么方式说,这里就涉及“理念”和“情感”的问题。对此,在电视界存在声画“两张皮”现象的今天,电视新闻画面的“细节”问题就显得格外重要。笔者认为:要拍出令观众满意的电视新闻作品,使电视纪实语言凸现出“人本化”的新理念,就要突出“细节”描写,这是电视新闻创作中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3.
王林 《军事记者》2013,(5):73-73
不少军事摄影爱好者抱怨:和平年代的军事题材单调,难以拍出新意。但只要动脑筋,充分发挥相机的潜在功能,运用一些拍摄技能,再平凡的画面也能拍出不一般的效果。《律动的鼓点》这幅摄影作品,正是借助了慢速快门和巧妙构图产生的虚实对比,让我们看到了一幅颇具冲击力的图片,也从中领略到官兵们的火热激情。  相似文献   

4.
朱金平 《军事记者》2008,(1):I0002-I0002
一幅出色的艺术摄影作品,除了必须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之外,还必须具有丰富的画面语言,能让读者细细品味。《岗位》,就是一幅画面语言非常丰富、深邃的摄影佳作。  相似文献   

5.
新闻摄影,就其反映现实内容看必须是社会性的,就摄影者艺术活动而言必须是个性化的。新闻摄影佳作就是社会性内容与个性化创作形式的完美结合。长期以来,我国新闻摄影作品就存在着个性化不足的偏向。这不仅使我国新闻摄影无法在国际大赛中占一席之地,而且也影响了我们的宣传效果。本刊从本期开始,刊登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与摄影加强个性化相关课题的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中国记者》2006年第1期发表延百亮的文章《新闻照片画面语言的四种表达方法》。 文章说,新闻摄影的可贵之处,在于用画面语言与读者进行心灵对话。在于用丰富的画面语言向人们讲述一个动人的故事。有没有画面语言就成了一幅新闻照片成功与否的质量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7.
陈泰伟 《军事记者》2014,(2):I0002-I0002
这是一幅一眼就能抓住人的军事摄影作品。画面上,围绕着中心区域呈辐射状的大面积动态模糊效果,使观者的视觉神经在看第一眼时就备受冲击,注意力也不由自主地被牵引到画面中心战士的脸上。这是一位趴在丛林中持枪瞄准的战士,那皱起的面部肌肉和鼻梁上挂着的汗珠,暗示着他已长时间保持着瞄准姿势,正在静待着扣响扳机的最佳时刻。黑洞洞的枪口正对镜头,穿过虚化的准心,营造出“惊心动魄”的瞬间,将那枪响前看似平静下的不平静充分而形象展现出来。  相似文献   

8.
江铁成 《新闻世界》2008,(10):73-74
在二维的平面上表现现实生活中三维的物体,使物体的立体感、纵深感加强,是摄影画面处理时力求解决的问题。本文论述了增强摄影画面立体感处理的方法。在实际拍摄过程中,可以根据具体的主题和创作者的构思而灵活运用,加强或减弱摄影画面的立体感。  相似文献   

9.
钱猛 《视听纵横》2002,(5):50-50
电视纪录片作为电视节目中一种独立的表现形式,在创作过程中,声音的创作远比画面的创作要复杂得多。这不仅仅是因为声音成分复杂,更是因为人们对声音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了。纪录片中的声音成分主要有:人物同期声、自然音响、效果音响、解说词、音乐,它们在作品中经常相互配合、相互作用,形成一种综合性的声音效果。关于声音和画面的关系,一直是电视纪录片创作过程中争论不休的问题,而这种声画关系的争论又往往表现在对声音的认识上。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对声音的认识,主要有这样两种偏差:一种是主张以画面为主,声音是为了补充画面的不足,它注重的是画面的冲击力和表现力;而另一种则是强调解说的作用,画面只是图解解说的意义而已,它注重的是解说词的表意作用及创作主观情感的抒发。虽然这两种认识各有各的理由,但从某种意义上讲,它们都忽视了电视本身所具有的表现特点。  相似文献   

10.
11.
作为现代生活必备的交流和沟通媒介,电视的普及给我们的生活、工作带来丰富色彩。同时,电视画面语言的生动形象、摄影技巧的灵活运用给人们带来无限的视觉享受,向人们传达主流思想,这也是其他报刊杂志等媒介无法比拟的。满足不同观众的审美要求是电视工作者制作节目时首要考虑的因素。笔者试探讨如何更好的把握电视的画面语言运用与摄影技巧,以便充分满足不同观众的审美要求。  相似文献   

12.
邹军 《记者摇篮》2009,(6):87-87
作为一名电视摄像记者在电视摄影过程中,应该尽量使人看了很舒服。说白了,大家伙儿的都是唯美的人,对于电视摄像来说,电视构图和运动摄影的美感是比较难以把握的。那么,如何把构图变得更美呢,我在工作中总结了几个小窍门,与同行们共享。  相似文献   

13.
这是一篇专门探讨交响音乐会有关摄像问题的论文。在我们的来稿中,涉及这一命题的文章很少。在如今交响音乐会越来越受欢迎的情况下,希望有更多的摄影工作者来研究这一问题,以提高我国影像制作水平。  相似文献   

14.
编辑老师,您好:我是一名摄影爱好者,周日来到北京崇文门外的明长城遗址公园,看见两位老票友正在有板有眼地练习,抓拍下这默契而又和谐的瞬间。请编辑老师帮我  相似文献   

15.
赵万斌 《新闻界》2006,(3):82-82
画面是电视语言的基本表达元素,是以运动的声画影像为载体,通过记录和表意来再现现实生活场景,并通过编辑依据现场拍摄的素材重新对画面进行加工、组织、选择、编辑成符合生活逻辑或真实再现事件的表意过程。为此,电视画面构成的这种复杂状态形成了它独特的双重性,一是能准确、客观地再现镜头前的现实生活场景,并表现为时间和空间的连续,做到视听结合;二是这种再现和记录又是依据电视创作者的主观意图进行的,是一种价值表现。随着电子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电视业发展到今天,电视画面作为电视语言中存在的基本表现元素,其构成形态越来越新颖和…  相似文献   

16.
摄影作品不只是简单的将具体的事物制作成图片或视频等文件形式,而是有着丰富的艺术内涵与文化底蕴。在很大程度上,摄影作品可以称得上是诗词作品艺术内涵的直观表现。以《指点江山—毛泽东诗词故事》这部摄影作品为案例,从摄影在诗词艺术内涵表现中的具体应用入手,对摄影在诗词艺术内涵表现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
李青 《视听界》2000,(5):10-11,23
随着人类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最主要资源。媒介的信息活动,媒介对信息的开发,在减少能源消耗的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率的提高。电视,作为大众传播的重要媒介工  相似文献   

18.
构图,是电视记者在摄影创作中处理电视画面的一个主要环节。电视专题及新闻节目的选题固然重要,但好的主题也需要好的表现形式。如果是能够引起观众兴趣和注意的好主题,在表现时记者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采取积极的创作态度,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努力选择最理想的角度,用比较完善的构图来表现引人注目的事件,这是一个优秀的电视记者应该做到的事。一、对电视画面构图的态度为了美而美和为了更好地表现主题而美,以及只要  相似文献   

19.
业内被提及频率颇高的一些观点中,"电视画面为电视新闻节目的核心因素"总不能例外。究其所因,无外乎是由于电视画面在整个电视新闻节目中所承担的功能和作用所致。而了解或分析电视新闻画面在叙事时所显现出来的语态特性,则对提升新闻作品报道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电视新闻诸多元素中,画面是第一位的,是电视造型语言的基本要求,作为一部或一条完整意义上的电视片或电视新闻,无时无刻不能没有画面。缺乏优美动人的画面,电视新闻或电视片就失去了其特有的魅力,也就失去了生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