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论编辑劳动的创造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编辑劳动创造性的评价,理论上关系到编辑学的建立,实践上关系到编辑人员的社会地位和劳动价值,影响调动编辑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意识。所以一直被编辑同仁所重视和研究。在众多有关编辑和编辑学的论述中,由于考虑的角度和层次不同,对编辑创造性劳动的理解和表述不一致,有的还失之片面性。为求教于编辑界同仁,以期促进这一问题的深入讨论,笔者想提出自己粗浅的看法。编辑学的有关术语正处在发展、成熟阶段。概念的界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同一术语可能有多种多样的表述。如编辑的劳动性质的概括就有:(a)编辑劳动是创造性劳动;(b)编辑劳动的创造性表现在创  相似文献   

2.
关于编辑劳动的创造性问题,仍是当前编辑学理论研究和理论建设中的一个重要课题。随着讨论的不断展开,编辑劳动具有创造性意义的观点,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但是,在具体的认识上,大多数仍停留在这样一个层次上,即认为编辑劳动的创造意义主要表现为创造的参与性和创造的二度性,是一种间接创造,或曰再创造,而对编辑创造的主体性、直接性,尚持有不同程度的保留态度。我以为,对编辑劳动创造性的探讨,不应局限在狭隘的编辑工艺流程的圈子里,而应在人类文化建构的宏观背景上来考察编辑活动的本质意义和它的社会价值、社会作用。唯此,认识才可能深入。人类文化建构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编辑创造和作者创造同是这一系统工程中不可缺少而又密切相联的两个环节。任何文化  相似文献   

3.
科技期刊编辑的创造性劳动叶昌林二引言关于编辑劳动创造性的问题,不仅关系到对编辑工作的社会评价,而且关系到编辑人员的社会地位和工作价值,对于指导编辑实践,促进编辑理论的发展,提高科技期刊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编辑人员付出的艰苦劳动不...  相似文献   

4.
20世纪中国编辑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八、关于编辑劳动的性质和作用问题的讨论。这个问题也有几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编辑劳动的性质和作用在于中介性。说在一般情况下,编辑劳动不直接创造文化知识,编辑活动的过程也不是直接创造文化知识的过程。文化知识的创造者,是那些写出了文学作品、学术论著的作家、理论家和科学家,是那些创造着别具风格的画品、乐曲的画家、音乐家。只有当这些人的成果需要向社会公布,划进入大众传播渠道时,才能和编辑及编辑活动发生联系。另一种意见认为:编辑劳动的性质在于加工性和创造性。因为编辑活动是对他人作品和资料进行收集、选择、整理和加工,使之  相似文献   

5.
正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创造价值,价值凝结着劳动者的劳动。作品的价值是作者劳动创造的,作品价值的实现同时凝结着出版者包括编辑的劳动。作者劳动和编辑劳动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作者劳动依托编辑劳动得以增值,编辑劳动依托作者劳动得以实现社会价值,两者共同创造着文化。创造性是作者劳动和编辑劳动的不竭源泉。创造性的劳动才能创造价值,没有创造性劳动的作品不成其为作品,没有创造性劳动的编辑工作不是合格的编辑工作,不仅不能实现社会价值,创造文化,而且会使劳动失  相似文献   

6.
论编辑主体性创造的本质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 编辑的主体性创造问题,是编辑学理论研究和理论建设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关于编辑劳动的创造性问题已有较多论述,编辑劳动具有创造性意义的观点,也为大多数人所接受.但是,由于大多论述仍局限于就事论事的经验总结,况且因不同类别编辑工作的差异较大,即便是在同类编辑工作中,总结对象的异彩纷呈,也使其创造意义呈现较多个性化的色彩;虽有一部分具有理论意义的对编辑劳动创造性的抽象总结,也因仅在编辑劳动的具体过程或曰编辑流程中总结编辑劳动的创造意义,而难以达到理论的一般.  相似文献   

7.
科技期刊编辑的创造性劳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昌林 《编辑学报》1994,6(2):104-106
1 引言 关于编辑劳动创造性的问题,不仅关系到对编辑工作的社会评价,而且关系到编辑人员的社会地位和工作价值,对于指导编辑实践,促进编辑理论的发展,提高科技期刊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编辑人员付出的艰  相似文献   

8.
试论编辑创造性劳动的特征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贾岩 《出版科学》2004,(1):21-23
依据客观事实和有关理论,对编辑的劳动过程进行深入研究与全面考察,认为编辑劳动是一种创造性劳动;编辑的劳动和其他精神生产活动相比,有其特点和规律;编辑的创造性劳动需要编辑具备创造性思维和能力.  相似文献   

9.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出版工作的决定》指出:“出版工作是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又是艰苦的创造性劳动。”编辑工作作为出版工作的核心组成部分,自然更是这样一种性质的创造性劳动。《决定》的这一判断,是对编辑工作劳动性质的科学概括,也是对轻视和曲解编辑工作的种种错误看法的否定。但是,究竟怎么理解编辑工作的创造性,人们仍有不同的看法,即使是编辑界内部,也并没有一致的认识。因此进一步阐发和论证这个判断,深入开展对这一判断的讨论,对发展编辑事业,  相似文献   

10.
编辑创造的时态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编辑创造贯穿于出敝的全过程,从选题的提出到书籍的问世,整十出版链条均由编辑的创造性劳动衔接。但是,由于一部分书稿的最初始因不同,编辑凝结于其中的创造性劳动也便存在差异。编辑的创造按其介入一部书稿的时段,可分为四种形态。  相似文献   

11.
中国少儿出版社温航在《编辑之友》1993年第5期上撰文认为,一个编辑成熟的标志是形成自己的独特的风格,而独特的风格则源于创造性的编辑构思。编辑的创造在构思选题和审读书稿两个环节上表现得非常活跃。 编辑的创造性思维是一种能够提供新颖的、前所未有的、具有社会意义的新概念、新原理,新角度的思维活动,它不是只依靠现成的材料进行抽象和概括,而是要在现成材料的基础上进行想象、推理、再创造、多维面、多角度、多层次地去认识事物,提出独特的见解和新的方法、设想和方案。能否在构思选题中运用创造性思维,除受知识结构、社会经验、思维能力等才能、才气的制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这就是首先要有参与的意识和创造的欲望,而这意识与欲望,很大程度上来自对事业的热爱。 审读稿件中的创造,也需要编辑人员有积极的参与和创造意识。编辑不能把自己的劳动当成一种被动的和无创造的劳动。如果一个编辑在审读稿件时从未冲动过,那么,他是一个不幸的编辑。 说到创造,不能忘记灵感。创造离不开灵感。编辑的灵感应该说就是日常编辑敏感的升华。职业的敏感度越高,触发编辑灵感的机会就越多,如果具有强烈的创造意识,编辑灵感的进发就具有了必然性。  相似文献   

12.
编辑劳动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它直接参与了整个社会精神文化产品的设计、生产、传播、贮存过程。合理有效地使用和管理编辑劳动,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编辑劳动效用和价值创造。当前,我国图书质量为什么严重滑坡?有关人士撰文认为,编辑含量严重不足,编辑责任心不强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提出:“增加编辑含量”,增强编辑责任心是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对于编辑主体的概念,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和标准。但大家都存在两点共识:第一,编辑主体具有自主性和创新性特点。第二,编辑主体的创新性应符合编辑工作的特有规律。在现代信息社会的背景下,编辑劳动的创造性已被人们普遍接受,但对其创造性劳动的特点、编辑主体创新行为的自由度、编辑劳动的独立性等问题,仍需进一步认识。本文分析了编辑主体创新性的三个特点:编辑主体的创新使创新思维变为现实成果,编辑创新的局限性,编辑创新是无形的创新。由各个特点展开对需要编辑主体注意的问题的分析,期望能对时下编辑工作有所启发,对编辑理论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14.
编辑工作是一项典型的脑力劳动.其工作复杂性、艰巨性和无私奉献、为人作嫁的特征已为社会所公认。而编辑工作的全过程都充满了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劳动亦是显而易见,但有些同志对此认识不足,认为创造是对作者而言.编辑工作就是“剪刀加浆糊”,进行一些技术性加工处理,谈不上创造。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5.
罗晓宁 《编辑学刊》2001,(3):30-31,32
编辑劳动是创造性很高的脑力劳动.为了生产具有文化积累和创造价值的产品,一个编辑必须有足够的学术敏感,经常注意收集各学科的学术动态,掌握其发展趋势,并在分析、研究市场的基础上,通过大脑的创意思维,推出创新选题,发现和培养理想作者.  相似文献   

16.
编辑工作是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以选择加工为特征的社会化活动。编辑是化创造的参与,编辑活动具有创造性。从出版物的编辑构思到提出修改意见,具体帮助作改善作品的内容和形式,都包含着编辑的创造性劳动。可以说编辑对一本出版物的影响是重大的。编辑自身素质的高低,常常会直接影响到出版物的质量。期刊由于其杂志的整体性,它对编辑的素质要求尤为高。编辑不仅具有一般的字编辑能力,还要有其他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7.
论科技编辑工作的创造性价值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王玉珠 《编辑学报》1994,6(3):125-128
在科技编辑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中都体现出编辑劳动的创造性价值。编辑家在选题组稿时,择优弃劣,弘扬创造性,引导着科技创造活动的新潮流;在修改稿件时,将自身的创造性融入稿件中,将稿件转变为文献,使信息智化;在总体设计时,构造科技书刊整体,产生创造性价值增量,增大其创造性;在编辑产品流通时,对科学技术中的创造性成果发挥着运载传播、转化促生和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编辑活动以其创造性精神劳动的本质而与编辑风格有着不解之缘。编辑过程各阶段、各环节中的编辑思维与行为均具有极强的创造性和表现力,从中能够显现出编辑的理性与审美追求,反映出编辑特色的差异及编辑的个性,感悟到不同出版物中每一位活生生的个性编辑及其编辑之道。凡进行创造性精神劳动就会有风格。编辑在其创造性编辑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编辑  相似文献   

19.
针对编辑加工存在的问题,从管理的有效性角度出发,分析目前编辑加工工作评价方式中存在的问题,讨论公正、准确评价编辑加工工作的必要性.认为编辑加工工作应当实行有效性管理,加强编辑部的制度化建设,创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对隐含在编辑加工工作中的隐性劳动给予充分肯定,并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20.
孔子是否从事过编辑活动?能否称作编辑家?出版与编辑活动究竟该是什么关系?在影视作品的制作和传播过程中是否有编辑活动参与?这些问题是编辑学理论研究的基本问题,关系到编辑学理论的发展、深入和学科的建立、完善。文章就此展开了讨论,提出了作者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