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论述了哲学本体论的历史命运,指出传统哲学本体论已经终结,马克思主义哲学虽然没有独立的哲学本体论,但它科学地回答了传统哲学本体论提出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实践本体论否定一般唯物主义,否定辩证唯物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仅局限于历史观,就从根本上否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真正重视实践,给实践的内涵、地位和作用以科学说明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就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之中,而不在它们之上或之外.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哲学的基本立场与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哲学的基本特征,关键有二:其一,马克思明确地将哲学阐释为改变世界而不是解释世界的哲学;其二,对象性原则、生产性原则和运动原则共同构成马克思哲学的基本特征。因此,马克思哲学虽然没有本体论学说,但是有本体论思想的;马克思哲学不是建立在物质本体论基础上的辩证唯物主义,而是建立在真正属人基础上的历史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3.
一、把握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是正确理解人生观、价值观问题的基础。 1.物质和意识关系在社会中的具体体现,就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物质和意识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对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而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问题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4.
与西方经济学以实在主义哲学价值观为出发点,以科学主义方法和体系为表现形式不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则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出发点,以唯物辩证法为表现形式。由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具有社会存在本体论的研究特点,本体论研究也就成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区别于西方经济学的重要特征。从本体论的角度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不仅有助于理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区别,有助于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的研究,更有助于认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5.
<正>马克思主义哲学由两个基本部分构成: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前者的基本问题是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后者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这种关系直接体现为劳动实践性,然而这种关系却被许多研究者简单地归属于认识论的范畴,他们只关注认识双方的物化形态,而忘却了认识活动本身,其结果是,把马克思的哲学推回到近代  相似文献   

6.
"变换"和"转换"不仅是两种语法分析方法,也可看作两种典型的方法论。本文将从这两种方法论出发,阐释本体论与方法论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变换"与"转换"在基于本体论与方法论上的比较,进一步开展本体论视角下方法论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对苏联哲学教科书的质疑》一文提出许多新论,一些是有道理和有意义的.但作者并未真正理解他所提出的生产哲学和分配哲学的含义和关系,并进而把握住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质,正确地处理它与辩证唯物主义的关系;相反,却在物质论和精神论,甚至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求平等和团结,实际上是在折中、调和、二元论中倒向了唯心主义,并在有关论述和结论上出现诸多混乱和矛盾.实际上,“纯自然”并非与社会厚在并列的一种物质形式,而是思维构想物,是由社会存在所决定的更为抽象的意识形式,这样,以本质上同一的物质和社会存在为基石,可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归结为历史唯物主义.最后对这种哲学新体系提出了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价值是为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这一终极价值确立前提基础。马克思通过对唯心主义本体论意义以及对旧唯物主义本体论意义的改造确立了物质本体论。物质本体论的理论意义在于规范人、实践和社会存在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是当今中国发展的最鲜明的时代特征,是在继承和发扬历史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本体论基础上实现的又一次理论的突破。"中国梦"的提出、现实的发展以及最终所要实现目标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范式有着深刻的理论联系,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宏大叙事体系中抽出"历史观"、"实践观"以及"群众观"三组基本范畴和以上"中国梦"三个发展阶段相对应,说明中国梦是历史唯物主义在当今中国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历史唯物主义有力地论证了中国梦实现的理论自觉,同时也在和中国梦的结合中实现自己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0.
萧笙 《教学与研究》2007,(10):93-95
卢卡奇的思想早已受到了各种不同派别的思想家的重视,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重要的思想资源.但是人们在如何理解卢卡奇思想特别是他的社会存在本体论的历史地位的问题上却存在着分歧.刘卓红教授所著的《历史唯物主义新形态的探索--卢卡奇社会存在本体论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以下简称《探索》)一书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经济学研究中的历史观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在社会发展问题上,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是物质生产方式。因为人们要生存,就需要生活资料,而生活资料只能是生产出来的,所以物质生产方式决定着一个社会的面貌及其历史运动。物质生产包括两个不可或缺的方面,一是劳动者和他用于征服、改造自然的劳动资料,这叫做生产力;另外是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即生产关系。孤立的个人生产是不能存在的,人们不通过一定的形式结合起来,就不会有社会生产。所以生产关系是物质生产中与生产力并存的不可或缺的组成要素。人们谈论物质生产时,往往忽视生产关系…  相似文献   

12.
一、物质、社会存在、意识、社会意识1.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世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而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资料生产方式。2.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从本质上讲,人的一切意识都是社会的意识。3.物质和意识是相对应的,是回答世界的本质问题的两个哲学范畴;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相对应的,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两个基本概念。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表现就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二、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这种相对独立性是指…  相似文献   

13.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研究习近平治国理政实践继承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个方面。其中,对辩证唯物主义的继承与发展体现为以事实为基制定政策与开展工作、统一认识与实践推动理论创新、竭力践行与发展唯物辩证法,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继承与发展则体现为以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原理为依据而全面深化改革、凝聚中国精神以发挥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发挥人民群众创造性作用而不断创新群众路线。  相似文献   

14.
"三个代表"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以唯物史观作为理论基石,是历史唯物主义在新时期的运用和发展."三个代表"思想体现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发展,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人民是历史的主人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成为新的历史时期我党建设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5.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本质和基石。整个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在这个科学思想的基础上建造起来的。所谓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把它引申,就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发展,就是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这个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观点,历史唯物主义所有的原理,都要归到这上面去。研究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研究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只有从这个根本观点出发,才能得到科学的说明。  相似文献   

16.
历史唯物主义把一切社会现象分为两个基本部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怎么发生的?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之间有没有中介?本文就所提问题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7.
古典悲剧理论建立在"肯定本体论"的基础上,而当代悲剧理论则是以"否定本体论"为基础的;作为一种"同一论美学",它们都是对悲剧本质的掩盖.只有将"差异"上升到本体论的高度,通过对精神冲突、灵肉冲突、生命冲突的差异分析,才能使悲剧的审美本质得到真正的揭示.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改革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于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模式,有部分肯定、历史性肯定、总体上肯定、基本否定四种态度.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性质和主题,有实践本体论、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四种认识.关于哲学体系的改革,有重在"叙述体系”的改革、重在方法论而非体系建构、思想体系的严密是成为科学的必要条件三种观点.关于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有立足于社会主义的建设历程、宏观背景、中国特色三种思路.  相似文献   

19.
本通过对唯物辩证法的考察,逻辑地比较,确定实践概念与物质概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指出从物质概念到主体意识概念,再到实践概念是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发展的一贯逻辑(历史),进一步认实路概念与物质概念的内在一致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前提,而这种内在一致的深层根源就是唯物辩证法。  相似文献   

20.
纵观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左翼学者对待历史唯物主义迥然不同的态度和观点,可以归纳出五种历史唯物主义观.哈贝马斯在哲学反思中展开了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建,并试图创立基于交往行为的社会进化新理论.柯亨、罗默、埃尔斯特等人将历史唯物主义看作关乎事实的科学,并尝试运用分析哲学补充历史唯物主义的微观方法基础.奥康纳、福斯特等人提出历史唯物主义的本质是生态唯物主义,全面开启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自然维度.詹姆逊、阿格里塔、哈维等人创造性地将历史唯物主义运用于对晚期资本主义社会文化现象的分析中.鲍德里亚、拉克劳、墨菲等人从后现代主义出发,全面质疑并否定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