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王希 《兰台内外》2008,(1):18-18
中国人对美国的印象正在发生变化,普通市民对美国心情复杂,可谓爱恨交加。 一部分中国人认为美国年轻、有活力、富有。同时,也有一部分中国人将美国描述成为一个试图阻挠中国发展的国家,他们还认为美国的媒体对中国的苛刻程度甚于对待自己的国家和领导人。  相似文献   

2.
不同美国人对中国形象的认知差异较大,相对而言,做严肃政策研究和位居政府要职的美国人对中国形象的认识离真实的中国更近一些,他们关于中国形象的结论往往经过了比较详细的调查和分析.美国在任总统对中国形象的表述是建立在美国主流价值观和美国主要国家利益之上的.本文主要考察最近三届美国总统克林顿、小布什和奥巴马对中国形象的大致看法及其价值.  相似文献   

3.
刘冉 《出版广角》2011,(12):37-38
美国人究竟在看什么书?他们爱看什么书?中国的图书如何更好地进入到美国市场?本文通过对纽约时报最新的非小说畅销书排行榜进行分析,希望能对我国的图书产品走进美国社会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说到中国服装品牌,不得不提以美国为风暴眼的"金融海啸"。服装与金融风暴有何干系?品牌与产业链的关系有这样一个形象的故事:5个亚洲人和一个美国人共同落难荒岛,为了生存,他们决定5个亚洲人负责打猎、捕鱼、烧火做饭,而美国人的任务就是在海滩散步后回来吃饭,然后给5  相似文献   

5.
1949年11月1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宣告成立.不久,朝鲜战争爆发,对于"没有空军的新中国",美国人根本不把中国人放在眼里.美国的飞机对朝鲜狂轰滥炸,直至越过鸭绿江,炸到我国东北.好像朝鲜的天空是属于他们的,中国的天空也是属于他们的.一时间,中国人民志愿军让美国飞机炸得抬不起头来,"我们中国的空军是怎么了?!"就在...  相似文献   

6.
截至2008年2月,我国网民数达2.21亿人,超过美国居全球首位。这是一个巨大而又活跃的群体,他们关心国家大事,有知识,有强烈表达的愿望。美国Netpop报告还显示,67%中国宽带用户至少拥有大学学历,40%中国宽带用户经常写博客,中国25岁以下网民总规模达到近8300万人,占据了总网民人数的半壁江山,  相似文献   

7.
<正>20年前,一帮从美国回来的小孩烧着美国人的钱,干着泡沫经济的事;20年后,这批小孩也开始老了,他们创造了中国互联网的主流,他们有高瞻远瞩的眼光,却也产生了老一代互联网人的焦虑——90后开始成为主流,但是他们真的了解吗?张朝阳一边在经营公司,一边跳在第三界看商业模式,周鸿亢奋异  相似文献   

8.
美国副总统在中国吃的一碗炸酱面,在中国国内媒体上被炒作得热闹非凡.这位美国副总统到北京一个普通的饭馆,吃了一顿便餐,花费不到100块钱,成为中国许多新闻媒体的头条新闻.不明就里的人还以为,中国是一个新闻资源极度贫乏的国家,如此简单的事情,居然能够引起如此巨大的关注.其实他们不知道,中国记者这样做是在用春秋笔法.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中国记者的消费水平大体不过如此.他们之所以对美国副总统的吃饭感兴趣,就是因为他们无法窥探中国政府官员特别是高级官员吃饭的情形.随着国务院各部委公款消费预算陆续公开,许多中国新闻记者愈加感觉到,与中国庞大的公款吃喝相比,美国副总统的一碗炸蕾面才更有新闻价值.从表面上来看,中国记者是在报道美国副总统的炸酱面,但是,从本质上来说,中国记者是想借此新闻事件,表达自己对中国官员消费的不满.  相似文献   

9.
由于美国的加紧防范,对美国本土的攻击越来越难以实施,他们就把目标转移到许多亚洲、非洲国家,只要是有美国人的地方,都可以是他们的目标,都可以去打击美国人的利益。  相似文献   

10.
不只是6个人,中国目前已经有不少70年代出生的亿万富豪。他们大多出身平民、有知识有创意,他们在很短时间便实现了财富的积累。美国《财富》杂志的编辑说:“这些搅乱世界的年轻人会越来越多,尤其在中国。”  相似文献   

11.
美国最大的报业托拉斯——甘尼特报系访华团,一行53人,分乘两架专机和一架包机于5月5日下午抵达北京首都机场。这是新华社第一次接待如此大规模的来自大洋彼岸的美国同行。他们将在今年完成飞访六大洲30个国家的“环球壮举”,在此之前,他们已访问过13国,分别会见过古巴主席卡斯特罗,哥斯达黎加总统桑切斯,澳大利亚总理霍克,埃及总统穆巴拉克,印度总理拉·甘地和以色列总理沙米尔等人,中国是他们的第14站。他们中有不少美国社会知名人士:甘尼特报系董事长、前美国报纸发行人协会主席艾伦·纽哈思,前美联社社长基思·富勒,前美国总统卡特的夫人罗莎  相似文献   

12.
飞花拾零     
世界历史上的最有影响的八位中国人美国学者迈克尔·H·哈特在他的《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一百人》一书中,排列出世界上最有影响的一百位人物.其中我国有八位人物入选,他们分别是——  相似文献   

13.
《中国广播》2013,(3):77-77
中国媒体近年在美国取得不少进步。无论是2012年10月下旬“桑迪”飓风造成的灾难、8月和9月在佛罗里达和北卡罗来纳举办的美国共和党和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还是纽约等地一年多来爆发的占领华尔街示威、各著名智库举办的研讨会以及10月举办的总统和副总统辩论现场,都能见到中国记者的身影。他们提问越来越积极,表现出的专业精神让很多对中国媒体有成见的美国人刮目相看。  相似文献   

14.
开放的中国信息仍然相对闭塞 “在美国有些文凭几乎100%无价值,有的实用价值很小,而美国现在有100多个假认证协会,即便是美国居民也有很多人搞不太明白,当他们(野鸡大学)向亚洲市场进军时,不懂的人就更多了。” 教育部一官员说,在如今这个学习型社会,想要学习是件好事,中外合作办学的目的是为了引进国外的优质教育。但政府要有一定的把关。比如说美国的  相似文献   

15.
中美关系在两国外交中的边角地位发展到今天,互为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并结为“战略合作伙伴”,一个多世纪的发展道路上,有几位美国总统留下自己鲜明的痕迹。麦金利:“门户开放” 1899年,美国政府照会西方列强,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当时中国正面临被列强瓜分的危险,美国人担心他们被关在中国的大门之外。所以要求列强尊重中国的领土完整。美国  相似文献   

16.
美国有一群特殊的人,他们以偷盗为生却受到法律保护,他们的雇主都是银行和零售商。这群人的法定名称是“抵押收回执行人”,但美国老百姓却习惯叫他们“RepoMan”(回收人)。  相似文献   

17.
美国人对中国的电视节目是很不了解的。如果你问美国学生 :你看中国的电视节目吗 ?你知道在北京举办哪一场比赛 ?你能够说出一个中国的奥运金牌运动员的名字吗 ?他们中没有几个人能够回答出来 ,除非他本身就是中国留学生 ,或者他曾经来过中国。美国的电视节目卖到了全世界 ,当然 ,中国也到处都是美国的电视节目。但是 ,美国却很少从别的国家购买电视节目 ,至今为止 ,还没有从中国购买过。为什么我们现在要探讨这个题目 ?我认为 ,中国的电视节目有很大的潜力 ,完全能够在美国电视上播放。特别是中国争取到了2 0 0 8年奥运会的主办权 ,来自中…  相似文献   

18.
美国人认为,在经济大衰退中图书馆对社会的价值变得更加重要。美国人不仅更多地使用了图书馆,而且他们更加相信图书馆是社会的重要资产。三分之一(31%)(6000万14岁以上的美国人)认为,在今天图书馆对社会的价值增加了。而对于那些受经济危机影响的美国人来说,他们认为图书馆的附加值更高,占到40%,相当于1400万美国人。  相似文献   

19.
美国学者对中国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翻译,是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这一领域长期以来未得到重视。美国学者早在19世纪后半叶就在中国民间文学搜集整理方面取得杰出成绩,到1980年代以后更是佳作迭出。早期传教士和学人搜求中国歌谣、谚语、故事的历程多有开创意义,成为西方人认识中国的重要途径。1980年代以来,安东尼·沃克、马克·本德尔、苏独玉等美国民俗学、人类学者构成了美国中国民间文学研究的专业化学术图景,他们的工作在"语言转换""合作研究""文本化"等方面体现了方法论的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最近几天.美国人或许会对他们曾经爱怨交加的中国和中国人.有了一点新的认识。1月17日起.美国纽约时报广场的电子显示屏播出了30秒的《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袁隆平、黄永玉、杨利伟、马云、姚明、邓亚萍、郎朗等一一微笑着亮相。很多海外媒体注意到了这个异乎寻常且意味深长的情境。中国红在纽约最热闹的地方——时报广场的不间断闪烁,这在中美关系史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